中美短期谈判机会渺 香港厂商会料须长期作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香港最新动态!美国以关税组织「围堵中国联盟」,日益融入大湾区的香港虽是自由港,仍不免受牵连,香港厂商会预料,中美博弈的僵局会维持一段时间,提醒业界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淮备;而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推出的支援业界措施中,有一项风险保障更是延长至明年6月。该局的措施更都具有协助中小企开拓新兴市场的效果。
在中国对美国货品施加报复性关税后,美国暂缓向贸易伙伴徵收「对等关税」90天,但中国除外,会如期各中国货品徵收合共145%的关税,对此,美国财长贝桑认为,中国已被美国逼至不利位置;而对冲基金名宿阿克曼亦指出,这令中国处于孤立状态。不少评论估计,美方可能会在与其他国家商讨减税时,要求对方与中国保持距离,甚或增加中国货品关税以免给华货绕道入美国,形成孤立或围堵中国联盟。
面对关税战加剧,花旗银行发表报告,指中美短期内不会启动谈判,直到出现较明显的伤害为止。另外,ING(荷兰国际集团)银行亦预料,两国会以经济韧力作比并,直到一方真正感受到损害,才会主动要求谈判。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卢金荣亦认同,僵局会维持一段时间,建议业界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淮备。 他又说,美国对华加徵关税的水平非常高,局势充满不确定性,各地生产商丶出口商,以及美国的入口商短期内都会采取观望态度,暂停接单及下单,在此情况下,即使美国继续提高对华关税水平已没有意义。
他又说,本地企业过往可能有八至九成业务来自美国,在美国不断加徵关税下,应将业务分散至东盟丶南美及中东等「一带一路」国家,并须加快步伐。
信保局支援措施均助拓新兴市场 暂缓期现增单冲刺现象
相关法定机构在推出支援措施时亦有协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之意,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昨(10日)午推出的三项支援措施,便都有助业界开拓新兴市场。首先是减低新兴市场保费率,使之与传统主要市场划一收费,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会长郭志华认为,两类市场的保费率相差约三成,划一收费后可减低成本,有助鼓励中小企就新兴市场购买「付货前风险保障」,加快中小企开拓新兴市场的步伐。
其次,信保局会同时延长「小营业额保单」保户的免费「付货前风险保障」至2026年6月底,以及为非「小营业额保单」保户的付货前风险保障保费提供五折优惠。郭志华表示,这两项措施均有助提升中小企开拓新兴市场的动力。
多个商会欢迎支援措施,厂商会会长卢金荣亦指出,关税战引发国际贸易市场波动,减低入口商付款能力,进出口和制造业面临客户逾期付款丶违约甚至无法回收货款的风险大增,相信加强出口保险支援能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对于绝大部分国家获得 90天关税暂缓期,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预计,两周后及两个月后将现出口高峰期,因为部分厂商急需把现货出口美国;另有不少美国进口商则会追加订单,以便赶及在暂缓期内赶工生产商品并运抵美国,以增加国内存货,以免因供不应求导致零售价大增,加重尤其是美国中下阶层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