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福特黑历史:和苏德合作无底线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说到福特汽车,很多人都不陌生,知道这是一个美国的汽车品牌,如果再了解点历史的话,福特对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确是有着重大贡献,他们的T型车大规模引进了流水线生产制度,让汽车从奢侈品走向平常家庭,所以这福特也算是为典型的美国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做出了贡献。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福特的影响力远不止在美国。它从根本上帮助苏联建立了汽车工业,甚至纳粹德国的不少军工产品也都是福特生产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管是美军,苏军还是德军,都有不少福特的产品。那么一个美国公司怎么就帮了苏联和纳粹?福特帮纳粹生产军火,战后有没有遭到清算?今天就来聊聊这些。
在介绍主题之前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福特汽车公司和它的创始人亨利·福特,福特本人是爱尔兰移民(专题)的后代,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后来以几乎白手起家的方式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此后福特不仅是在福特公司大规模引入生产线制度重新定义了汽车工业,更是引入了所谓的“福特制度”,也就是说给自己的工人远高于温饱的工资,让工人成为自己产品的忠实拥趸,由此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组成。
这样的一个企业家在自己的商业帝国里可谓是如国王皇帝一般的存在,其人格和喜好对美国乃至世界都会有巨大的影响。作为个人来说,福特是一个坚定的反布尔什维克主义者。福特自认为已经给工人创造了远超同行的条件,根本不需要布尔什维克样式的工人组织,在一些美国工人组织的罢工游行中,福特甚至雇人把闹事的工人打伤。有了这样的想法,福特一开始当然坚决拒绝同苏联做生意。

◇ 图为福特的T型车

◇ 图为亨利·福特(1863年7月30日—1947年4月8日),美国汽车工程师与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

◇ 图为亨利福特与他发明的T型车

◇ 图为晚年的阿曼德·哈默
不过当时的苏联在美国有强大的说客,比如亲苏资本家阿曼德哈默,这位利用自己在美国商界的关系不断地给福特做工作,终于让福特有所动摇,用福特自己的话说“无论是在印度(专题)、中国还是俄罗斯,工业在哪里繁荣,全世界都必定会从中获益。”1929年5月,福特公司和苏联签署协定,同意向苏联出售价值3000万美元的汽车,而且愿意提供技术在苏联的下诺夫哥罗德建立世界最大的汽车厂。这个汽车厂的工厂结构由“底特律的设计者”建筑师科恩设计,汽车图纸完全采用福特的原厂规模,并且有福特的工程师亲临指导。

◇ 图为1932年苏联第一辆ГАЗ嘎斯-АА汽车(仿制Ford Model AA)在高尔基汽车厂下线

◇ 图为从高尔基汽车工厂生产线上驶下的嘎斯汽车,这座工厂是由美国福特公司援建的。到1932年,由福特公司援建的高尔基汽车厂已经达到年产10万辆的能力,正是这座工厂提供了战前苏军摩托化部队的主要机动装备嘎斯AA卡车,其原型正是福特2.5吨卡车
这个汽车厂的产品缩写名叫嘎斯,老几辈的人对此肯定不陌生。对苏联来说,福特等于是从零开始帮助他们建造汽车工业的活菩萨,斯大林对他也不吝溢美之词,说福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业家之一”。当然,这样的汽车企业最终也被苏联收归国有,这就是后话了。

◇ 图为1930年代哈尔科夫机械厂内的工人使用美国生产的车床加工零配件
就这样,原本极端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福特凭一己之力让苏联在极短时间内启动了工业化进程,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讽刺(详见:苏联工业化奇迹:竟然全靠美西方资本?| 循迹晓讲)。而对于当时另一个集权国家纳粹德国来说,福特更是有天生的亲近感。他自己反犹太在世界上都是出名的。

◇ 图为福特的反犹书籍《国际化的犹太人》德语版

◇ 图为亨利·福特的反犹言论之一
1920年,福特自己出资出版了一部反犹主义的书籍,名为《国际化的犹太人》,在书中他认为当今一切的国际问题都是有一个犹太阴谋组织在幕后操纵,所以为了世界安宁与和平,必须消灭全部的犹太人,那么自己作为美国工商业的领袖,愿意先呼吁从美国做起。如此观点虽然胡说八道,但影响很大,直到现在还有不少拥趸。
几年后在德国,一位因为阴谋发动政变而被关进监狱的前陆军下士就对福特的观点赞赏有加。他在监狱里口述一本书的时候还特地提到了福特,说这美国有1.2亿人口,却逐步沦为犹太阴谋集团的囊中之物,只有福特勇敢地站出来与之作斗争。这位前陆军下士的名字相信诸位都知道,那就是阿道夫·希特勒,而他口述的那本书名曰《我的奋斗》。日后这希特勒从监狱里出来之后在德国越混越开,直到带领他的纳粹党夺取政权。而福特本人对希特勒和纳粹更是倾心有加,他自己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只要美国允许,他很乐意把冲锋队接到美国来参与游行选举等活动。

◇ 图为福特最先在德国受欢迎的产品,TanusG93A轿车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希特勒上台之后,福特如果不在德国做点什么那就真说不过去了。早在纳粹夺权之前,1925年福特汽车公司就在德国设立了工厂,纳粹上台之后福特的事业蒸蒸日上,连续推出了好几款在德国畅销的车型。福特甚至还肉麻地写诗歌颂希特勒的寿辰。

◇ 图为盟军轰炸过后的德国科隆福特厂房

◇ 图为1938年,亨利·福特从纳粹官员手中接受德国雄鹰大十字勋章
鉴于福特和元首在意识形态上如此接近,福特又是德国外企的模范,所以纳粹决定授予福特本人大十字德意志雄鹰勋章,在第三帝国的勋章体系中,这是一个外国人能获得的最高荣誉,要知道上一个获得这勋章的人还是元首的铁杆战友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由此可见这福特在希特勒心中的地位。
1939年二战爆发之后,纳粹给予了福特一系列的优待,而福特也投桃报李,利用德国的公司积极为纳粹生产军火。1940年法国沦陷,英国独木难支,他们的代表跑到美国恳请福特增加军火生产拯救自己的国家,福特公司以各种借口推三阻四,与此同时,福特在德国的公司却在全力为纳粹德国生产军用卡车。在现代机械化战争中,尤其是德军引以为傲的闪击战中,卡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这德军能够横扫四方,福特是幕后的功臣。

◇ 图为福特V3000的模型封绘

◇ 图为外国模型爱好者制作的福特V3000的模型

◇ 图为福特科隆厂汽车广告:“来自科隆的福特汽车是大兵的好帮手”
到了1942年,德军四处出击之时,产自福特的V3000卡车已经发展出了各种变型车,运输车,救护车,清障车,半履带运载车,等等等等,这些福特卡车驰骋在俄罗斯的冰天雪地和北非的沙漠中,支撑着德国的战争机器运转。

◇ 图为V3000卡车的半履带版本
此时美国已经全面向德国宣战,对德美交战一事,福特公司也早有预判,也早早做好了应对。一方面积极投入美国的军火生产,为美军制造装甲车和轰炸机,另一方面早在德美交恶之前就早早布局,任命熟悉德国情况的希特勒铁粉充当德国福特分公司的总裁,并且通过各种手段制造假象,声称福特德国公司在战争期间被纳粹收归国有了。即使这时候位于美国的母公司跟德国的福特有财务往来,也是经过第三国数次转账。

◇ 图为福特公司在二战时期给美军生产的M8灰狗 图由三喵先生拍摄于北京军博

◇ 当然,福特公司也参与了一部分谢尔曼坦克的生产 图为电影《狂怒》中的谢尔曼坦克 图由三喵先生拍摄并提供

◇ 盟军中相当一部分B-24解放者也是福特公司生产 图由三喵先生拍摄于英国Duxford博物馆馆藏
但即使如此,德国福特公司的卡车还是以母公司命名。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开着福特装甲车的美军看到了德军的福特半履带卡车一度怀疑人生,深深感到自己被本国的国民汽车公司给出卖了。随着纳粹德国垮台,福特和纳粹的合作更深的内幕被挖了出来,有证据显示福特深度参与了纳粹德国秘密武器V-2导弹的研发,为其生产火箭发动机的涡轮泵。
当然,在战争末期的乱局之中,身在德国的福特也跟奔驰宝马大众一样面临劳工短缺的问题,此时的他们也是有样学样从集中营征召了大批奴隶劳工干活,天天折磨往死里干。

◇ 图为为福特科隆工厂工作的童工
等到纳粹垮台了,福特和纳粹合作的证据一桩桩一件件都给扒了出来,此时的亨利福特也是风烛残年,时日无多了。而他的公司面对通敌,虐待劳公这些指控,也是有很多开脱的办法,比如说1941年美国德国进入战争状态之后,纳粹就把德国福特的厂房国有化了,至于后来伪装良好的转账记录,以及虐待劳工等等问题,身在美国的福特并不知情啊,至于转账记录,那肯定都是纳粹栽赃陷害的阴谋了。而且战争到最后德国福特的好多工厂都被盟军战略轰炸给夷为平地,我们还想找纳粹提出赔偿呢。有这些说辞,再加上福特的确也是美国重要的公司,所以战后许多对德国福特工厂的指控也都不了了之。

◇ 图为1944年,福特-科隆G997T军用卡车
1948年,福特在德国的工厂恢复生产,其总裁,也就是亨利福特的儿子,亲自跑到德国庆祝复工。到如今,福特在二战中的种种劣迹也只能是在道德上进行谴责,即使已经垂垂老矣的福特公司奴隶劳工幸存者在世纪之交继续对福特提起诉讼,这样的诉讼也都是不了了之。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纳粹罪行被公诸于世,福特再不做点什么,恐怕要被唾沫星子淹死。最终福特宣布拿出1.3亿美元去抚慰战争受害者并捐助赞助犹太人大屠杀纪念展览,这就是福特对当年黑历史的态度了。
就这样,亨利福特在个人性格的影响下,凭一己之力造就了苏联汽车工业的崛起,又让纳粹德国有了闪击战的利器,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讽刺。单凭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才能,福特无疑在历史上都能排上号,可是在政治嗅觉的问题上,福特做出的选择却不能不让后人扼腕叹息。

◇ 图为弗里茨哈伯,犹太裔科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同时他在一战中研制化学武器,发明了氰化物化学药剂齐克隆B,这种化学药剂后来被纳粹毒杀了100多万犹太人
说到底,政治不能光凭感情用事,而且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天才也不能完全被移植到别的领域,就跟我们之前讲过的氮肥发明者弗里茨哈伯一样(详见: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循迹晓讲),他的确解决了人类吃饭的问题,但他在良知上的重大缺陷,让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战争狂人的工具,最终害人害己。有人说过,一个人可以在知识的试卷上犯错,甚至不止一次犯错,但在良知的问题上犯错,哪怕仅仅一次,那也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结局。如果这个人掌握巨大的资源和权力,那更是所有人的灾难。福特用各种办法培养了苏联汽车工业,养肥了纳粹军队,这就是一个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