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他本是状元,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而落榜,最终却...

京港台:2025-2-23 09:48| 来源:扇新说史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他本是状元,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而落榜,最终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清朝末年有这样一位奇男子,出身官宦世家,凭借天资勤奋在最后一届科举中荣膺会元。

  但殿试时因姓氏遭慈禧嫌弃,从状元被贬至二甲,结果7年后他竟成为清王朝掘墓人。

  他还曾三度主政湖南,和毛主席、孙中山都私交甚密,是中山先生的坚定追随者。

  他就是前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吃货?

  

  因姓氏无缘状元,却成国民政府主席

  1904年,清王朝开展最后一届科举考试,各地学子纷纷奔赴京师准备一展文采。

  熙熙攘攘的考生中,年仅23岁的谭延闿在会试环节中一举夺魁,一时间风头无两。

  当人们得知其身份后也不禁感慨一声

  虎父无犬

  子。

  其父亲正是前两广总督谭钟麟,而且自幼勤奋好学的他,不仅读书很好还写得一手好字,曾得到帝师翁同龢的盛赞:

  “三令郎伟器也,笔力殆可扛鼎。”

  他还是湖南历史上首位会元,在他之前的二百多年内没有一位湖南学子能取得如此成绩。

  

  

  显赫的家世加上耀眼的成绩,不少人都认为,谭延闿距离成为状元仅一步之遥。

  但可惜,这一步之遥却因其姓氏变成了天堑,最终只落得二甲35名的地步。

  如此大的改变并非其学识不够,仅仅是因为慈禧太后的偏见而已。

  据说老佛爷看到他的文章后满眼惊奇,有意点其为状元,可当看到他的名字后就瞬间不开心。

  因为她第一时间想到了当年公车上书的谭嗣同。

  两人一样都是湖南考生、也一样都姓谭,慈禧不想再培养出一名“反贼”。

  慈禧大笔一挥,将谭延闿贬为二甲第35名,不仅无缘状元位置还险些名落孙山。

  

  随后看到刘春霖这个名字时,老佛爷的心情才好转起来。

  考虑到天下大旱的情况,春霖这个名字显然更加吉利。

  可她的这次糊涂选择,不仅让清王朝失去了一位有能力有才华的青年良俊,还为清王朝培养了一位掘墓人。

  尽管谭延闿随后也被招入翰林院,可因为其父谭钟霖去世,不得不回湖南奔丧并以教书育人为业。

  在这段为父亲守丧的时间里,谭延闿逐渐接受西方的先进思想,并开始投身于清王朝的改革事业中。

  一开始,谭延闿更倾向于日本(专题)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出任湖南谘议局的议长,试图通过立宪来让国家实现富强。

  

  面对着守旧派的巨大阻力,他和其他立宪派的多次请愿,均以失败告终。

  这也让他彻底看清了清王朝的腐败。

  此时,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被传播到湖南,于是他开始主动接受革命思想,并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湖南后,谭延闿迅速响应革命,帮助湖南实现了独立。

  不过之后一段时间,因为天下时局动荡不安,谭延闿三度主政湖南又三次被赶下台,也一直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也和毛主席、孙中山先生建立起了不错的私交,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曾资助毛主席筹办书社,晚年追随孙中山

  1918年,谭延闿得到桂系军阀的支持,第三次回到湖南主政一方,并提出“湘人治湘”的理念。

  这一理念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和称赞。

  毛主席认为,湖南的问题应该由人民解决,而不是由北洋军阀们说了算。

  为了表达对谭延闿的支持,毛主席曾在报纸上撰文盛赞他:乡邦英俊。

  后来毛主席在长沙创办书社时,还特意邀请他为书社进行题名。

  谭延闿看到如此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也非常欣喜。

  不仅欣然应允,还个人出资400块大洋帮助毛主席创办书社。

  

  但可惜的是,谭延闿此次主政仅到1922年,就被其心腹赵恒惕赶下台。

  此后,他和毛主席再未相见。

  这次被赶下台,让谭延闿彻底对中国革命迷茫了,为了寻找内心的答案,他再次联系上孙中山先生。

  中山先生早就对他的学识、经历倾慕不已,多次对身边人表示:

  “国民党实在太缺乏具有丰富政治斗争的人了,我们需要多多联系那些知名人士为我们所用,这其中最值得争取的就是谭延闿。”

  于是从1917年开始,孙中山先生就多次争取谭延闿为自己所用。

  当听说他再次被免职的消息时,孙中山专门派人对他委以重任。

  

  自此之后,谭延闿对孙中山忠心耿耿。

  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难险阻,都坚定地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

  两人合作也是一拍即合,孙中山任命他为北伐讨贼湘军总指挥,并且亲自为他杀回湖南出谋划策。

  在北伐过程中当得知陈炯明叛变,谭延闿果断放弃湖南的大好局面,带领2万人马返回广东援助孙中山。

  在之后的所有战斗中,谭延闿都旗帜鲜明地跟随孙中山先生行动,成为中山先生最信任的人之一。

  就连中山先生去世后,他还一直遵守其遗愿和我党合作,并积极展开北伐战争。

  

  

  只是可惜,他因为一生中经历过太多次的政治变革,所以在晚年时期变得没有原则。

  尤其是当蒋介石发动血腥的412事变后,谭延闿选择和蒋介石合作,并且用

  三不原则(不揽权、不建言、不拍板)

  来超脱事外。

  这也使得蒋介石逐渐掌握国民党大权,并对我党展开血腥的报复、清洗行为。

  也正因为他的听话和不争不抢。

  当他于1930年去世时,蒋介石不仅为他修建了规模仅次中山陵的巨大陵墓,其女儿还被宋美龄嫁给了红极一时的陈诚。

  结语:

  谭延闿的一生既悲凉又壮阔,年少发奋读书并在考场上一鸣惊人。

  

  然而在殿试时,他又因名字遭慈禧嫌弃,到手的状元机会就这样没了。

  积极响应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却三次主政湖南又三次被赶。

  晚年好不容易跟着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却失去了往日锋芒,成了摇摆不定的“墙头草”。

相关专题:慈禧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史海钩沉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4 10:4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