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四百万外国人,正在涌入上海

京港台:2024-12-22 23:59| 来源:真叫卢俊 | 评论( 29 )  | 我来说几句


四百万外国人,正在涌入上海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 周五下班去中国!" 这句近期很火的话来自我们相邻的韩国

  是的,继今年一句 "City 不 City" 让大家见识到一大群异国面孔回流向上海之后,如今韩国也来了。

  在 11 月 8 日中国对韩试行免签后,就有韩国旅行社表示,11 月 1 日至 21 日,该旅行社上海游订单暴增 178%。

  可以说对于韩国人近期最好的娱乐是下班之后去上海,一个周末的旅行。

  毕竟从韩国飞上海,可能是一件比上海去杭州还快的事。

  

  而不仅是最近的韩国人。

  各位知道整个 2024 年上海的外国人含量有多高么?

  还记得早前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就在采访中透露,今年上海接待入境旅游游客有望突破 500 万人次。

  我去查了下最新的入境数据,单就 2024 年 1~10 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人数来到 526.88 万。这个预期在今年 10 月就已经被提前打破。

  

  (来源:上海市文化旅游局)

  我们说每年总会有一些城市因为旅游爆火,正如之前火遍全网的淄博哈尔滨还有天水,每个城市都在等待自己的流量密码,没想到今年是上海,更没想到这个密码还有点特殊,是外国人。

  而面对这样泼天的流量,上海又该如何接住?

  一、正在发生,400 万外国人涌入上海

  这个数字可不是夸张。

  其实刚才已经提到,今年前 10 月上海就突破了 500 万人次的入境旅游游客指标,但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 526.88 万,并不指所有外国人。

  

  (来源:上海统计局)

  根据最新 10 月统计数据,这里面还包括 49.12 万的港澳同胞以及 92.12 万的台湾(专题)同胞,所以除了两类人群之外,过去一年上海到底涌入了多少外国人呢?

  最后我在上海边检总站找到了答案:400 万人次。

  

  (来源:上海口岸服务平台,截止 11 月 30 日)

  截至 11 月 30 日,上海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达到 400 余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 2 倍,入境外国人数量位居全国空港首位。其中还包含免签入境外国人数量达 137.7 万人次,144 小时过境免签外国人数量达 4 万人次,分别达到去年的 4.8 倍、2.4 倍。

  更具体些把时间拉长,可以看到即使对比顶峰时期的 2019 年,整个 1~10 月上海的总体入境旅游人数,已经恢复到 2019 年七成左右。

  

  (来源:上海统计局)

  有意思的是,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回升的比例比外国人还要强势。

  外国人恢复率在 67.85%,而最多的台湾同胞甚至来到 2019 年的 85.34%。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港澳台朋友也在大量涌入上海,难怪前段时间在上海逛街,就听见好几句嗲嗲的台湾音。

  不过别着急,仔细来看外国人回流的趋势,还在猛涨。

  

  (来源:上海统计局)

  不仅平均下来今年每个月都有近 38.6 万外国人涌入上海,甚至这个趋势在年底愈演愈烈,10 月一个月就涌入近 50 万人,对比 2023 年年底高出 20 万人次不止。

  完全可以期待下,今年春节就能看见不少外国面孔在外滩跨年。

  二、但过去一年来上海的外国人,也变了

  就是如果单看 400 万这个数字,一定是非常欣喜,但当仔细观察今年这些外国人的具体身份,又和往年不太一样。

  第一,他们大多来自免签国家。

  今年以来,上海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 130%,前十大主要客源国中,除了美欧以及韩国、日本(专题)、新加坡这些周边国家之外,尤其是享受免签入境政策的泰国和马来西亚,订单增长超 4 倍。

  

  (整理自:携程)

  也是得益于免签政策,近两年来中国试行免签的国家已近 30 个,而根据携程,免签国家的整体游客订单量占到平台入境游订单量的三分之一。

  就拿泰国来说,根据泰国营销科技公司对社交媒体上 " 中国免签 " 话题进行数据分析。

  

  (来源:泰国澜象网)

  上海排名第一,参与度超过 2.05 亿次。远高于第二的北京 1.76 亿次,第三的重庆 1.17 亿次,并且不同于美欧朋友往往都是外滩、豫园、打卡三件套这样的常规路线,吸引他们的反而是上海的潮流。

  比如让泰国游客走不动的居然是上海潮玩店:泡泡玛特。因为很多在泰国没有的款式但中国可以找到,而对于现在的泰国人来说,外出挂满泡泡玛特的潮玩(尤其是 LABUBU)是泰国人民最新的 " 炫富 " 方式,于是泡泡玛特成为泰国人来上海一定要打卡的 " 重要旅游景点 "。而这也和下一个趋势有关。

  第二,来上海的外国人也在趋向于年轻化。

  毕竟无论国界,我想没人能抵得住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的诱惑。

  而根据春秋旅游入境部,2019 年及以前,来沪境外游客年长者居多,通过旅行社来沪散客中超过 50 岁占比约 80%。

  

  但免签政策发布后,入境游散客中 50 岁以上人群大概只在 60% 左右,更多是类似蜜月团、家庭团的兴起。这点在最近来上海的韩国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大概率都很年轻很美甚至还有的是 ins 网红。

  在他们眼里,从来没有 " 穷游 " 两个字。那都得提前做足攻略,外滩网红餐厅、咖啡厅、奶茶店、住五星酒店、网红服装店、打车出行处处消费,不得不佩服韩国小哥哥姐姐们的出片能力。

  第三类有点小众,就是好多外籍高管也重回上海了。

  之所以把这类人群单独拎出来,一则是外籍高管也能带动刺激消费,更重要他们的回归也是上海国际实力的重要彰显。

  而在今年的上海,来自欧洲的霍夫曼集团、新西兰乳企纽仕兰、嘉吉上海创新中心的外资高管都在增加出差上海的频率。

  

  (整理自:界 * 面新闻)

  尤其是新西兰乳企纽仕兰,作为中国进口乳品头部品牌,纽仕兰在 2023 年以超过 65% 的销售额增长,也是高端进口牛奶 TOP1。

  据统计截至 7 月,今年纽仕兰中国总部接待境外访客 22 万人次,同比爆增 266%。

  对于新西兰合作伙伴集体高频次来中国洽谈,这么多年也是首次。

  而面对如此巨量的外国人涌入,上海也在给出专属的定制化服务。

  三、上海给出专属的定制化服务

  这也是上海敏锐的地方。

  作为自古以来的一座商业城市,面对任何商机它一定不会错过,尤其是眼见着这把火烧得更旺的时候。

  就在 12 月 17 日,全国再次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

  

  大致两个变化:

  最直接的一个,是过境免签的停留时间更长了,原来 72 小时 /144 小时统一延长到 240 小时(10 天)。

  第二,是可以跨省旅行了,新增至 60 个口岸,活动省份扩大到 24 个。

  换句话说,原本通过 144 小时过境免签从上海入境的外国人,只能在沪苏浙范围内流动,去不了其他省市,而现在可以在 240 小时内,去到江西、海南、贵州等 24 个省市,并且选择任一开放口岸就能出入境。

  

  新增口岸还包括了江苏无锡苏南硕放、金华义乌国际机场口岸、浙江温州龙湾。也是促进了长三角一体化。

  该消息公布半小时后,根据携程海外平台数据显示欧洲站点、美洲站点、亚太站点的中国目的地搜索热度环比分别增长 85%、163%、116%,尤其是法国、加拿大(专题)、俄罗斯的搜索热度增幅排名前三位。

  而作为枢纽城市,外国人来到中国的第一站,基本会选择上海。

  于是为了方便外国人更好通行旅游,除了大家熟悉的上海 2023 年新增布设 3.6 万台外卡 POS 机,启用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之外,今年 7 月地铁又新增行李自助寄存服务。

  

  部分寄存柜已张贴指导外国人使用的指引贴纸

  (来源:上海大调查)

  对于外国游客,只需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注册账号,绑定 visa 卡等,即可正常使用柜机。对于提包旅行的外国人来说非常便利了,包括在娱乐享受上,喜欢上海看展的朋友们今年一定听说过这个展览的火热:《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

  因为有近 800 件埃及文物,最重的一件文物近 3.5 吨,这也是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所以为了保证文物的完整全部采用飞机包机的形式从开罗运输到上海,在文物运进展厅还全部铺设钢板以免压坏地面,而这样的用心也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7 月中旬开幕到 11 月底,该展览已接待观众 100 万人次,文创销售额达到 1.4 亿元,不少境外游客都专程来看这场展览。

  也因为如此多国外游客的到来,甚至催生了上海小语种导游的就业。

  有上海某旅游集团表示,目前英语导游的日薪水平约为 500 元至 700 元,而小语种导游的收入可达到每天 800 元至 1000 元。类似德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的导游十分紧缺。

  四、最后

  今年一个很明显的感觉,上海一直在大力推动入境旅游。

  而除了外国人之外,恰巧不巧,各位还记得前面我们提到今年港澳台的同胞们也在大量涌入上海,尤其是台湾同胞恢复率已经来到 2019 年的 85%。

  而就在 12 月 17 日我的朋友圈被这条消息刷屏了。

    

  上海表示将积极推动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旅游线路一定会包含台北市,说不定马上就能去台湾旅游。

  内心最大的感概是,很多事情都是最容易看到数字结果,但之所以会有最终的呈现,往往是懂得提前布局的人才能拥有。

  今年上海能吸引这么多外国人如此,未来会有更多来自港澳台同胞的入境旅游也是如此。

相关专题:上海疫情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7 15:4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