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人大审议新法 广东担子更重了

京港台:2024-9-13 05:27| 来源:中环无颜祖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人大审议新法 广东担子更重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延迟退休,终于要来了。

  近日,延迟退休相关决定提请审议,标志着热议多年的延迟退休即将落地。

  延迟退休,几乎是人口形势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养老金走势难以避开的现实选择。

  在此意义上,那些老龄化比较严重、养老金依赖转移支付的地方,在延迟退休的变革中,或将首当其冲。

  广东的担子更重了。

  1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人口格局,那一定是:

  “二十岁的珠三角,四十岁的长三角”

  长三角老龄化率高,虽有经济发达、人均预期寿命高的因素,但根本上还是因为生育水平过低,导致老龄人口占比不断提升。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江浙沪三地出生率全部跑输大盘,江苏出生率只有4.8‰,而上海更是低到3.95‰,已经低于日韩水平,与东北相当。

  而长三角出生率过低,与当地过去生育政策执行力度过严,导致育龄人口不足,不无关系。

  经济同样发达,预期寿命不相上下,广东老龄化率之所以如此之低,体现的则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双重特殊性。

  广东是外来人口最多的省份,外来人口几乎都是年轻人,从而让更多的人口结构显得异常优秀。

  而广东本地又有着相对浓厚的生育文化,2023年出生人口超过100万人,使得广东成为中国出生人口贡献最大的省份,没有之一。

  这种人口结构,将会对养老金的可持续性产生深远影响。

  2

  走在广东与东北的街上,感受到最大的不同是,珠三角满街几乎都是年轻人,看不到多少高龄老人。

  这从全国老龄化率最低的30座城市分布就可见一斑,这一数据根据七普数据而来。

  

  图源 | 国民经略

  人口最年轻的30座城市里,广东独占7座!

  广东靠着孔雀东南飞,珠三角地区集中了全国规模最为庞大的年轻人,铸就了相对优秀的人口结构。

  可以看到,深圳、东莞老龄化率排在全国倒数第一、第二,为全国最年轻的城市,整个城市60岁以上老人只有3%左右。

  与之对比,上海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3%,而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高龄老人更是高达36%,差距之悬殊由此可见。

  在长三角地区,个别城市已经先行一步,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最严重的当属南通,2023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30.01%,65岁以上人口也达到了22.67%,一个城市接近1/3的市民都是老人,想想都有点令人担忧。

  如果经济发达,财政有造血能力,养老金能够持续支付到还不是问题。但在东北和中西部一些地区,老龄化率还在狂飙突进,而养老金已经面临困局,这才是最令人担心的局面。

  3

  中国不仅有财政转移支付,也有养老金转移支付。

  不同省份经济实力有别,产业结构不同,人口结构悬殊,养老金总盘子自然存在巨大差距。

  广东就是养老金最富余的省份,没有之一,这让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头衔熠熠生辉。

  低老龄化率+高出生率,让广东了两个极具含金量的“第一”:养老金第一大省+养老金净上缴贡献第一大省。

  最新数据显示,广东全省整个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达到1.8万亿元,占全国的30%左右,而广东人口不到全国的1/10。

  广东的养老金并未封闭在自己的盘子里,而是通过上缴,借助全国统筹,满足其他省份的需求。

  仅2023年一年,广东省上缴养老金就高达1158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是江浙沪“包邮区”总和的5倍左右。

  

  图源 | 说财猫

  这还只是一年的数据。2018年至今,广东累计净上缴养老金近4000亿元,接近其他所有省份的总和。

  与之对比,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固然经济更为发达,人均GDP和人均收入都远超广东,但净上缴养老金远低于广东。究其原因,老龄化率过高,江浙沪自身本来就面临较大的养老金支出压力,能贡献给其他地区的极其有限。

  4

  广东是最大贡献者,而东北三省,内蒙古、甘肃等西部省份,河南、湖北等中部省份,都是受益者。

  不难看出,这些地方都是老龄化相对严重的省份,且自身财政造血能力、养老金缴纳规模不足,只能依赖养老金的转移支付。

  东北三省是典型。仅2023年一年,东北三省合计拿走了1800多亿元,占全国统筹上缴养老金的70%以上。

  当然,每年获得养老金转移支付最多的,其实是四川。

  2023年,四川共计从中央财政分得950.7亿元的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以保障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兑现。

  

  图源 | 搜狐城市

  早些年曾在两会期间释放“养老金发放入不敷出”风声的辽宁,中央财政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额度仅次于四川。

  2023年,辽宁共计获得865.9亿元的养老金转移支付,排名全国第二。

  作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湖北,获得了全国第三多的中央财政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额度,共达709.9亿元。

  除四川、辽宁、湖北之外,2023年度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额度超过500亿元的,还有河南、黑龙江、河北和湖南四省。

  当然,全国一盘棋,在产业、财政和养老金等方面,东部地区是贡献主力,在能源、粮食安全等方面,北方、西部地区的重要性不容低估。

  但是,东部地区自身也开始直面老龄化的压力,仅靠养老金转移支付一条腿走路,恐怕行之不远。

  结 语

  其实在我看来,延迟退休是问题,但不是最紧迫的问题。

  目前养老金最关键而本质的问题,是老年人不觉得他们拿到的养老金是从年轻人手里转移支付的。

  所以,老年人,尤其是每个月几万块钱退休金,享受免费医疗的那批老年人,不关心年轻人的就业,也不关心科技创新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性。

  他们觉得自己的养老金都是当年付出所得,跟现在的年轻人无关,也跟当今的经济形势无关,无论如何自己都会准时准点的获得。

  

  而这些领着退休金的老年人,又恰恰对中国的政策制定,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相似的问题,还有转移支付和中西部地区的债务。

  今年以来,虽然全国都在承压,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形势要显著好于债务压力颇重的中西部,我们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也都放在了东南沿海来试点。

  发展大国大城,享受着大量企业赋税的东南地区,也同样不会在乎中西部的发展困难,东南沿海不会认为是全球对华加关税的大背景下,没有受一分钱关税厘金的中西部,默默在忍受东南沿海的产能倾销输出。‍‍‍‍‍‍‍‍‍‍‍‍‍‍‍‍‍‍

  而东南沿海的那些城市,如今也正主导着中央的政策制定。

  所以呢,我觉得,近期网上讨论的延迟退休和税负调整,都有点把舆论引偏的嫌疑。‍‍

  正确的舆论导向,也许应该是这样的。

  让先富起来的老年人明白自己的高额退休金是从年轻人兜里掏的,这样他们才会支持改革、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关心年轻人的就业创业,愿意向年轻人提供消费和科研补贴。

  ‍‍‍‍‍‍‍‍让先富起来的东部城市明白自己的产品倾销到中西部不需要支付一分钱的关税,他们才会自掏腰包,在西部投资有效的新质基建,转移产业链,提升中西部的收入,扩大中西部的市场消费力。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0 23: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