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2万人民币实现"高考移民" 內地"空挂学籍"黑市曝

京港台:2024-9-13 04:59| 来源:联合早报 | 我来说几句


2万人民币实现"高考移民" 內地"空挂学籍"黑市曝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移民、绿卡相关新闻汇总!
专题:人民币最新消息汇总

  

  只需花2万元(人民币(专题),下同)注册学籍,学生三年内都不用到校上课,还能爽领毕业证书。这不是新冠疫情时期的远端上课模式,而是央视旗下调查栏目《财经调查》9月8日曝光的「空挂学籍」乱象。

  该栏目记者透过卧底调查的方式,揭露一些民营机构打着「教育谘询」的幌子,实际上却从事空挂学籍的生意。这些机构打着「进校时间快」「高中借读」等名号,宣称能把学生学籍注册在某所中职学校,但学生能完全不必到校上学。

  这样的机构可不少,其中位于河南郑州和湖北武汉的就包括:科文教育谘询有限公司管城分公司、武汉市汉阳区畅行商务服务中心、武汉益拓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初派商贸有限公司、武汉习锋教育谘询服务有限公司等。

  内媒《上游新闻》查询公开信息发现,武汉畅行商务服务中心成立至今不到一年,河南初派商贸和武汉益拓科技这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均未涉及教育谘询相关业务。

  此外,科文教育谘询管城分公司、武汉习锋教育谘询服务、河南省初派商贸去年参保人数均为零。

  除了民营机构,报道也查出武汉信息工程职业学校、新郑航空科技中职、武汉市天工职业技工学校等五所中职学校牵涉其中。

  要想顺利挂靠学籍,这些机构或学校会向家长索要最多2万元的「关係费」和「操作费」,用于疏通关係。即使学生没有到校上课,部分学校也会要求支付学费、住宿费、书本费、保险费、体检费等,毕竟「做戏也得做全套」。

  科文教育谘询管城的工作人员直言,实际上这些服务都是空挂的,「是偷偷摸摸办理,找关係办的」。为了躲避监管,所有交易都只能用现金。

  至于如何躲避教育部门的监管?这些机构和学校可是游刃有馀。例如,武汉信息工程职业学校表面上会严格遵循正规的报名程式、完整的报名资料和统一的学费标准办理学籍挂靠事宜,但私底下早已想好要如何应对教育部门的监管。

  

  一些学校要求空挂学籍的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书本费、保险费、体检费等,以增加真实性。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工作人员直言,「其实不是给我们看,是给上面检查的人看。」(央视《财经调查》影片截屏)

  为了让空挂学籍看起来更逼真,校方会要求学籍空挂的学生每年出席秋季点名,随后就为学生开病历办理休学,之后就无需再返校上课。武汉新羽文化传媒工作人员透露,即便教育局人员登校检查,也会事先向学校打招呼。这些机构的员工还向央视记者保证,透过他们,空挂学籍基本毫无风险。

  调查过程甚至发现部分学校为了顺利完成订单,会鼓励家长申请国家补助金,以减免部分费用。

  高考移民(专题)

  空挂学籍这条灰色产业链的兴起,源自各省份之间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差异。由于内地各地之间教育水准存在较大差距,高校在不同省份之间有不同的录取分数线。

  例如,在去年高考中,同样是被重点大学录取,河南省的最低录取分数就比陝西省高出超过60分。

  为了这一录取分数差,不少「鸡娃」的家长绞尽脑汁,透过办理非正常学籍迁移、空挂学籍、违规落户等手段,只求能让孩子在录取分数线较低的省份应考,以获得较高的录取机会,这一过程也被称为「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并非合法行为,官方也一直想要遏制这股乱象。只是,随着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匮乏、「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官方的执法行动始终难以安抚心急如焚的家长,让高考移民乱象春风吹又生。

  同时,在庞大的「移民」需求下,不少灰色产业也应运而生。如房产仲介哄抬西藏等偏远县城的房价,再卖给想迁户的家长;打着「教育局关係」旗号向家长徵收谘询费,或透过非正常方式协助学生拿到录取线较低省市的学籍。

  许多学校尤其是中职在面临招生压力和利益驱使下,只能默许甚至投入到这条灰色产业链之中,进一步助长空挂学籍乱象蔓延。

  

  高考是内地莘莘学子的一道重要关卡。(视觉中国)

  201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在对当地两所民办中学突击检查后发现,当地持自治区外身份证号的690名学生中,有590人不在当地学校就读。

  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许多家长先是将学生户口迁至内蒙古某旗县,然后到其他旗县办理空挂学籍,每逢学业水准考试等重要节点就回来应试,其馀时间则在原籍地就读。

  同年还有一名14岁学生将户籍从河北省秦皇岛市迁至贵州省贵阳市,并在贵阳一所高中注册学籍,但他没有在这所高中就读,而是前往衡水一中学习,直到高考前最后一学期才回到贵阳。

  类似案例层出不穷,这种「人在家中坐,证从天上来」的模式,似乎成了部分家长剥削教育资源的潜规则。

  灰色利益链

  无论是空挂学籍或是高考移民,本质都是透过非正常手段掠夺额外的教育资源。这种做法不仅挤压其他学生的教育机会,也将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让教育资源配置成为一场零和式的军备竞赛。

  不过,要让一名没有实际在校就读的学生登记在学籍中,可不是仅靠学生或家长一巴掌就能打响的。更何况,空挂学籍如何操作、收费多少几乎都是公开的,甚至如何装样子都能提前交代好,谘询机构还能信誓旦旦地宣称空挂学籍「毫无风险」。这不禁让人质疑,在这条灰色利益链的背后,学校、谘询机构、监管部门三方之间,存在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利益关係?

  央视的调查报道出街后,大批网民、媒体炮轰空挂学籍的行为,并抨击当地部门的监管不力。

  不过,舆情刚开始发酵,互联网的讨论声浪就被清空,央视原来的报道,以及后续的转载和跟进报道也纷纷被撤下。到了9月10日下午,在微博上就无法找到针对这一事件的评论和留言。

  要杜绝空挂学籍、高考移民乱象,少不了行政部门加强监管和重拳打击,这个道理众人皆知。

  不过,央视调查报道留下的疑问,包括共有多少学生使用空挂学籍?监管部门是否牵涉其中?被曝光的机构和学校将面临怎样的处置?这些问题同样需要得到解答,也需要媒体舆论的监督和跟进。只是,当舆论和媒体都被噤声,这些疑问恐怕仍会挥之不去。

 

相关专题:移民,人民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4 12: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