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美贸易战陷入僵局,双方暂无正式谈判计划

京港台:2025-5-7 00:35| 来源:纽约时报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中美贸易战陷入僵局,双方暂无正式谈判计划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随着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级,美中之间的沟通变得极不稳定,这两个超级大国甚至无法就是否正在对话取得共识。

  在白宫上周的一次经济简报会上,当被追问特朗普总统最近声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他打了电话的说法时,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始终避而不答。尽管高级经济官员通常会知悉此类高层通话,贝森特却坚持说他不负责记录总统的通话。

  “我在白宫有很多工作,但接线员不是我的职责,”贝森特打趣道。

  但美中之间显而易见的沉默对全球经济而言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市场正在密切关注美中之间是否正在进行幕后磋商的谜团。尽管两国尚未完全断绝联系,但在关税方面的对话似乎确实陷入了沉寂。

  “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4月2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方不要混淆视听。”

  然而,中国商务部上周五表示,在美方高级官员多次尝试启动谈判之后,正考虑与特朗普政府进行会谈。对于是否如中国所称进行过接触,白宫和财政部官员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华盛顿和北京是否以及何时进行经济对话的僵局出现之际,特朗普政府急于与数十个可能面临高额关税的国家达成贸易协议之际。4月2日,特朗普对他认为存在不公平贸易和其他经济壁垒的国家征收所谓“对等”关税。这些关税一度令全球金融市场暴跌,特朗普政府目前已暂停征收对等关税90天,以便这些国家有时间与美国达成协议。

  中国曾在特朗普的首个任期内与他达成一项贸易协议,但基本未落实。中国表示,除非美国撤销被其视为一连串咄咄逼人且不公平的贸易措施,否则对讨论新协议兴趣不大。

  上个月,特朗普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最低关税提至145%,试图迫使中国开启贸易谈判。中国官员则以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并限制对美出口关键矿物和磁铁的方式回应,这些原料对许多行业至关重要。

  双方针锋相对带来的经济代价已开始显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月下调了对中美两国及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并警告关税增加了经济下行的可能性。政府上周公布的数据还显示,中国4月份制造业活动放缓,美国第一季度增长也有所减弱。

  在周三白宫举行的一次内阁会议上,特朗普承认,美国儿童拥有的娃娃可能会变得更少且更贵。但他坚称会继续争取与中国达成一个“公平的协议”,他称中国是“头号贸易剥削者”。

  特朗普政府正集中精力与大约18个受对等关税影响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进行协议谈判。贝森特表示,与中国的谈判将与其他谈判分开进行。

  财政部长预计将牵头与中国的谈判,而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则负责大多数其他谈判。然而,特朗普尚未正式任命或授权任何美国官员代表他与中国进行谈判,这让中方官员认为特朗普政府尚未做好贸易谈判的准备,或缺乏诚意。

  贝森特曾在2月与中国对等官员进行过初步通话,他表示,在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期间,他就金融稳定等问题与中方官员进行了非正式交流。他表示,双方谈论的多是“常规”议题,但未提及是否讨论了贸易问题。财政部也没有发布与中方官员的会谈纪要。

  在上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表示,他曾在4月2日之前与中国对等官员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视频会谈,但自从特朗普宣布“解放日”关税以来,双方再无对话。

  特朗普曾暗示习近平应该亲自给他打电话以开启谈判,并强调双方私交不错。但这并非中国处理重大经济事务的惯常方式。美中传统上通过结构性对话解决经济分歧,即由双方高级经济官员牵头,通过正式会议和工作小组进行磋商。

  “特朗普想要直接与习近平谈判,他这种高度个人化的方式完全不符合中国的体制,”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分析中心的研究员克雷格·艾伦表示。“在中国的体制中,这类事务需要事先经过缜密谈判,经过多个渠道层层汇报,而且整个过程受到严格控制和安排,当到达领导人层面时,一切都已精心策划好。”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他最初指派当时的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领导对华贸易代表团。后来,他又任命了立场更为强硬的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来负责谈判。

  曾参与那轮贸易战的资深人士认为,目前的僵局可能会拖延更久,因为这一次关税水平更高,且双方都认为自己正在占据上风。如果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同时物价开始上涨,可能会加剧特朗普与中国开启实质性谈判的紧迫性。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7 01:5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