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冒名顶替二十年后,罗彩霞当了律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我想把冒名顶替的罗彩霞
和普通生活割裂开
我没想过新闻会这么火。我发微博,说自己成为执业律师,就是有仪式感地宣布自己可以独立承接案件了,有法律服务需求可以委托我代理。我没想到会旧事重提,毕竟沉寂那些年,觉得那些事早成为历史。
律所群里,同事们转这条新闻,但他们不敢相信这个新闻的主角在自己身边,觉得应该是媒体搞错了,同姓同名不同人。
相处多年的圈友也很惊讶,好多人私信来问你是不是被虚假新闻了,是不是有人造你的谣?他们觉得这样的事情应该出现在电视上,怎么会发生在你身上?
事情已经过去16年了,我很少接受采访,也没有在新接触的朋友面前提过这件事情,那些陪我一起走过、维权过的朋友很了解我,也会回避此事,维权成功了也会有伤疤。当然,也偶尔有自媒体会翻新一下新闻,但也没人能将被冒名顶替的罗彩霞和日常生活中的我对标。
你不知道天下叫罗彩霞的人有多少,她是一个多普通的名字。我(之前)作为一个记者,难道我还要自我介绍,嗨,你好,我是被冒名顶替的罗彩霞,你能接受我的采访吗?
刚工作的时候,我采访过两起冒名顶替事件,我会告诉他我有类似的经历,我能和你共情,但其他采访不会提及,我想把被人冒名顶替的罗彩霞和生活中的自己割裂开。而新闻中的罗彩霞要成为被冒名顶替的代名词就随她去吧,那或许是她的使命。
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我的能力匹配得上我的工作,不需要你是某某事件中的罗彩霞。
我之后,还有很多被冒名顶替者,他们会愿意被提及之前的事吗?我想不会。它只是你人生当中很小的一个阶段,占据了那么几年时间的影响。我的一生不能只被那一件事情来定义。
过去就让它过去了,而且它已经得到妥善解决。最开始别人讲,我是不幸中的万幸,我当时会很气,这种不幸给你,你要吗?我为什么要有这种不幸?后面很多类似的事,我是属于维权成功的那一位,还有那么多人还在维权路上苦苦挣扎,我渐渐觉得,我确实是不幸中的万幸。

●2009年,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一事引起全国关注。图为《中国青年报》报道。

我有自己的坚持
我来自湖南农村,小镇做题家都说不上。2010年去成都找工作,机缘巧合成为成都电视台的一名记者编导,后来十余年都在做媒体相关工作。
(注:2004年高考失利后,2005年罗彩霞复读考取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毕业,她办理银行卡、教师资格证相继出问题,才发现自己当年成绩和身份被冒用。罗彩霞收集证据、诉诸媒体后,该事件被广泛报道,罗彩霞本人也被誉为——以个体抗争掀起一场中国教育系统的“打假”风潮。据报道,谈起为何招罗彩霞为记者,成都电视台《真相30分》制片人曾表示,“觉得她不畏权势、追求真相,有做记者的潜质”。)

●罗彩霞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成都电视台。讲述者供图
“不畏强权,追求真相”——我觉得其实有点抬高我。我想冒昧问一下,假如我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选择?你不觉得你是在被人欺负吗?你会去换一个身份证号,换一个名字,当一切没发生过么?对我来讲抗争是唯一的选择。
我很怕高大上的溢美之词,我希望自己能做到知行合一。但是你夸我,我就觉得自己得端着,就应该努力去够得着匹配上这些词,可事实上,人性的弱点我都有,我高敏人格,容易内耗,做事也会衡量利弊,瞻前顾后,只有触及自己原则性的事情,我会有自己的坚持。
我不是学新闻的,第一次出镜采访,我记得自己一直在手抖(笑)。后来回到专题组,我用很笨的方法学习,制片人喜欢《新闻调查》栏目,我就刷节目,再把记者的提问一个个抄写下来进行模仿。
可能也是比较幸运,我的节目收视率、口碑还不错,也切切实实帮助过好几个当事人。那是我记者生涯最痛快最开心的两年。
我不是新闻科班出生,没有接受过新闻理想的熏陶,不太懂新闻人身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使命感,但当自己节目被人家看到,当别人因为你的报道得到帮助,我很高兴,很有成就感,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罗彩霞作为记者的第一次采访。 讲述者供图
有个同事感慨说,做新闻还得去国台,有了机会,我就去了央视。在央视,真的一个节目叠加一个节目,没有喘气机会。对我们来说,节目播出日期军令如山,虽然有备播节目,但你不能让备播上。
我这几天翻曾经发的朋友圈,当年都是半夜在工作,为赶节目连熬十来天机房,类似这样,你说累不累?嗯,确实累过吧。那个时候在天通苑跟人家合租,每次1号线换5号线,都是用跑的。下班很晚,就很怕赶不上末班地铁。
我去科教频道的时候,只做了一期节目的副导演,就开始做导演带团队,做第一期节目,嘴角上全是燎泡,还好节目效果很不错。
我跟主编说过,我一直在被你揠苗助长。主编说,大家不都这样么(笑)!
我就会觉得,难道只有我很弱吗?那行,那一定要做好,让你刮目相看。我没办法评价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好像我一生都在自证我能行,我很怕别人觉得我不行。
当然,说多累就矫情了,这不就是你选择的职业吗?现在我回忆起来,都觉得好激情,很美好,都是甜,为曾经奋战过一线的自己骄傲满足!
我在央视待了几年,是靠一个个节目立足、获得认可的。可在越发得心应手时,因为怀孕生娃去了。之后就离开央视留在福建,人生规划是需要两全的,你要想哪样东西此刻最需要你,对你更重要。

停不下来
回到福建,我去了一家互联网资讯平台做福建运营主管, 一直做到2021年12月31日,团队解散,我中年失业了。
如果没有冒名顶替那件事,我大概率会做个老师。我的很多同学都是老师,我一度很羡慕他们的稳定生活,觉得宇宙的尽头果然是编制。待业带来的不安全感,让人特别希望有份技术岗,可以随着年龄而增值,且一直做下去,而律师这个行业满足了我的想象。
30岁之前,生活即使起起伏伏,但我对人生充满自信,觉得什么时候都可以放弃,随时可以东山再起。但到了35岁,发现人生好像开始一直在走下坡路,很彷徨,不知道怎么办,会不会一直低谷下去,觉得我一定要想办法。
本想gap(休息)半年,但我真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离职才过一个多月吧,2022年的元宵刚过,我就开始备战司法考试。
最直接的影响来自刘万永老师,他当年在《中国青年报》是第一个报道我的纸媒记者,我们一直都保持联系。他是我很尊重的前辈,可以说是精神偶像。我看他在朋友圈晒自己过了法考,我想你这老头都过了,我肯定能过。
但你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十七八岁时那么好的记忆,心要沉寂下来也难。最好的学习时间是孩子作业做完睡觉之后,那时候万物俱静,不会再有人来打扰,是我学习的黄金时间,一般会学到一两点钟。
备战法考,我觉得自己比高考还努力了。我特别羡慕那些小红书上三个月能过的年轻人,我是笨鸟要勤飞。我知道要获得同样的东西,我可能要比平常人付出多一点点的努力。
第一次考,我主观题差了三分,没过。我没想过放弃,休息一阵,再接着学。备考的时候,你不会去想失败的事,你就要相信自己能过,相信自己这么努力,凭啥不过?
我是脱产备考的。可能和很多人不一样,我做一个选择,会断自己的后路。有人觉得有选择是一种幸福,但对我来讲,有选择就会瞻前顾后,没办法勇往直前,我做这件事就要做成。
但你知道吗,第二次法考,前一天我就梦见,第一题政治大题,我已经背过无数遍,但在梦里面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你懂吗?你懂这种恐惧吗?

●罗彩霞备战法考看的书。 讲述者供图
我最恐惧的是,三观要重塑。我们农村的80后,受的教育就是读书改变命运,其他东西我们也没有对吧?我们读书,并不知道它能带给我们什么,但至少告诉我今天又进步一点点,我没有放弃自己,没有辜负这一天。但也会怕读书改变命运它是一种谎言,因为这个信念已经支撑我们走了三四十年。
前阵子,我做了一个特别的心理测试。我一直觉得自己现在已经是比较躺平的人,不太想努力的人,差不多就行的人。测完以后,心理专家说,你是一个很能干活的人,根本停不下来也不会让自己停下来的人。我说不会啊,我天天梦想躺平。但心理专家说,你就是停不下来,且人生有很多条条框框,对自己有很多“不许”,你若停滞会没有安全感。
就像现在,如果我没有案源,我就会想今天一定要让自己去学5个案例,今天一定要看多少页书,或者应该写个公众号发个视频运营一下自己。只要做完一些努力的“假动作”,我就觉得今天也算是努力过了。可能有一点虚假繁荣,但努力本身就是一个安慰自己的利器。

普通人罗彩霞
我的微博简介是十多年前写的,我现在还能背下来,“作为一只毛毛虫,要用飞蛾的精神长出蝴蝶的姿态”。
那代表了我年轻时的姿态,一定要绽放,一定要做好。现在我会告诉自己,你做得不好也没关系,你不一定要有世俗上的成功,你自己心安就行,生活过得去也行,我再平凡也属于我自己。
我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生,但对我来讲,读书改变命运,这命运并不一定是带来了富贵。我真的没办法用语言来衡量自己的生活

●罗彩霞的湖南老家。 讲述者供图
跟很多人一样,我对生活有倦怠、有抱怨、想躺平。所有复杂人性的情绪和弱点,我都有。这才是真实的我。但假如把我套进某某某罗彩霞,我就会有自我束缚感。你行走在聚光灯下,就会对自己有很多的要求,不是身在其中的人不能理解。
我是一个容易被道德裹挟的人。我觉得如果别人知道我是被冒名顶替的罗彩霞,我是不是应该有更高道德水平、要匡扶正义,是不是应该对每一个人伸出援助之手。我想说我做不到,一是能力有限,再是我更想去看到世间的美好。
当然,会有不少人私信我求助,我会做一个基本判断,觉得有新闻价值的,会私下转发一下,但是绝大多数事是不可能被媒体报道的。前几天我注册了抖音号,有个河南的老辅警私信我,他当年被冒名顶替,顶替者已经被处理了,但他诉求赔偿一直被拒,已经求助两年了。他的语气很真诚、很客气,我看了他给我的材料,事实清晰,证据充足,就帮他发了朋友圈,也私信了正在关注类案的媒体朋友是否可以帮忙关注。我也和他说了,我的事情不可复制。那毕竟是媒体的黄金时代,但是还是希望媒体的关注监督能帮助他得到应有的赔偿。
我自己从很多人身上得到过力量。比如我采访过一个姐姐,她在儿子考上大学之后,自己又再战高考考上了本科。又比如另一个姐,50多岁还在学跳钢管舞,在做演员,她还跟我说,中国女人就是放弃自己太早,你不要觉得自己人到中年就没有办法再重新出发了。
工作时我很关注这些生生不息,很有生命力的女性,如果我的经历可以鼓舞到一些人,我也会很开心。别要求我一直那么励志就好了(笑),你也要允许我有躺平的时候。
最近很多媒体要采访我,一开始我都是拒绝的。后来我答应了,也是另一个身份的要求——我现在是律师罗彩霞,独立律师相当于自主创业,让别人知道我做律师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我希望,下次你找到我的时候,是因为我是律师罗彩霞。
十多年,我的微信名字都叫芮函。没什么特别含义,之前很多人以为那是我真名,叫我芮芮,芮律师。拿到执业律师证后,我把名字改成了“罗彩霞律师”,真名也是获得客户信任的一种方式,他可以去查询鉴别我的律师身份。
我也做了西装照头像,大家建议说律师要有律师的专业形象嘛,但我还在犹豫要不要用,来回换了好几次,目前还是用回了原来那个,一张在旅游时躺在沙漠上晒太阳的照片。
就这么躺着晒太阳或者沐浴阳光,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是我心里向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