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不同 学者:中美关税战陷拉锯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

政大东亚所名誉教授邱坤玄分析,川普与习近平(专题)性格差异明显,加上中美体制不同,关税大战还有得拚。图为北京超市设外贸产品专区吸引消费者。(中新社)
美国总统川普迈入执政百日,中美关税大战仍扑朔迷离,政大东亚所名誉教授邱坤玄分析,川普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性格差异明显,加上中美体制不同,让两国在应对上展现不同风格;美国企图「围圆打点」,或许对中小型国家有效,但他研判,习近平绝不会为关税问题主动打电话给川普。
邱坤玄从个人性格、体制差异、国际格局等三面向剖析。他指出,习经历过上山下乡、父亲被整肃,注重宏观的国家民族;川普则更关注微观面,过去在华尔街打滚,与地产商、资本家交手,擅长商场谈判,如此背景差异下,他认为习谨言慎行,相对可信。
从体制面看,邱坤玄分析,大陆中央集权制度对于资源分配和宣传把控上较有优势,例如「对口帮扶」机制,让每个沿海富裕省市,对应内陆穷困省市协助扶贫;若出现民怨也易把控。反观美国,因联邦制度,地方各州很难统一应对关税冲击,例如已至少12州控诉川普关税政策颠覆宪政秩序,多地出现示威游行。
邱坤玄指出,在极端情势下,大陆的体制展现高效率与应变力,美国的民主体制反而较为分散脆弱。他形容,从疫情封城到应对关税战,大陆像在进行一场「操练」,循着顶层设计和底线思维的演练。
观察关税战发展,他认为美国想要「围圆打点」,对中小国家相当有效,台湾(专题)就属于此序列;中共则更强调先提出原则,即「平等、尊重、互惠」,要美国别再乱骂人,他研判习百分之百不会主动打电话给川普。
至于欧洲、日本(专题),邱坤玄指出,欧、日表现出不完全靠拢美国,也不屈服于中国,走出自己的路;儘管有分析指中共想扩大影响力,但他认为没这么简单,因为既有结构性问题并不容易打破。
此外,中美官员有无进行谈判讯息溷乱,美财长贝森特受访时说,他上周在华府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会议期间,确曾与中方官员互动,但没谈关税议题;他也不知川普是否和习近平谈过。但农业部长罗林斯同日却说,正每天与中国就关税议题进行对话。川普则在社群发文指美国将迎来大丰收,外部税收(关税)正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