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校园袭击:少年写杀人宣言后 刀刺同学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昨天,法国南特市一所历史悠久的私立学校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持刀袭击事件。
一名年仅16岁的高中男生在课堂间隙,持刀刺伤四名同学,造成一死三伤。
于是,四月春日的下午,这所校园从此被血色记忆永久标记。
12时25分的杀机
事件发生在2025年4月24日中午12:25左右,地点是南特市北部的Notre-Dame-de-Toutes-Aides学校,一所包含幼儿园、小学、初中与高中的私立天主教学校,也是该省最大的学校,学生总数约2000人。

袭击者Justin P.是该校高一的学生。当天他身穿黑色长裤、安全鞋,戴着有色眼镜,兜帽和深色头盔,并随身携带着两把刀具——一把折叠刀和一把猎刀,进入了学校。
在发动袭击之前,他通过校内学习平台,用自己的学校邮箱向全校中学部学生群发了一封邮件。
这封邮件的主题仅为数字“21”,内容是一份13页的附件文档。这篇文档不是一份声明,也没有为行为辩解,更像是一篇三段式的作文,充斥着虚无主义情绪。
他引用杂乱的理论,批评人类对气候危机的不作为、科技和金钱的独裁统治,以及一个他认为处处敌意的世界正在失去意义。
文章用词考究,没有任何拼写错误。他自比为荷兰画家布鲁盖尔(Brueghel)画作中的人物,自称是一名“行动型”的厌世者。他在封面写道:“反抗本身就是我们能达到的最大胜利”,上面还有一个倒转的卡其绿色“Y”符号。
Justin似乎为这篇文章感到自豪,称它是他“尚未完成的官方宣言”的“节选或概要”。
但据警方描述,他在被拘留期间表现出焦躁、语无伦次、表达困难。那么,他真的是这段咄咄逼人文字的作者吗?而这13页文字与接下来发生的血腥暴行,有何关联?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在邮件发送后仅15分钟后,也就是12点25分左右,Justin开始行动。
他首先上楼,走向一名他认识的高一女生,然后用极端暴力手段多次刺伤她,这名少女不幸身亡。
接着,他进入教室,刺了一名男生十多刀,第三名学生则肩部受伤。
他随后进入对面的教室,又从背后袭击了另一名女生。
整个袭击过程持续约20分钟,造成的心理冲击远不止四名伤者。

教职员工和警方的行动
尽管袭击突如其来,但学校的教职员工还是展现出了极高的冷静与责任心。
学校的信息技术负责人在发现Justin持刀行凶时,手持椅子上前阻挡,即便被Justin短暂追赶,也仍然在试图干预其继续伤人。
学校校长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两人一前一后拦住Justin。
面对成人的逼近,持刀少年最终选择放下刀具,自称“投降”,随后被制服在地,直到警方抵达将其拘捕。
与此同时,校内其他教职人员也迅速组织学生疏散,有人高声警告:“快跑,有人拿着刀!”
部分学生被紧急转移到厕所或体育馆躲避。目击者称,有同学用身体抵门,防止袭击者进入。
12点50分,也就是学校报警5分钟后,第一批警察赶到现场,封锁了校园并控制了局势。包括教职工、家属、学生在内的多达70名人员在当天晚些时候被警方调查取证。
袭击者画像
现在是时候来说说持刀少年Justin P.了。
Justin今年16岁,出生于南特附近的Saint-Herblain,现居Sainte-Luce-sur-Loire,就读于案发学校的高中部。
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不是“问题少年”。他成绩中上、言谈得体、并不孤僻,也有朋友相伴。
他身材高大,中分黑发,穿着整洁,甚至被同学形容为“平时笑容满面,口才很好,有礼貌,友善、冷静、稳重”。
但与此同时,也有细节显示出他内心的偏执与异常。
有学生提到,他曾在课堂上谈到“革命”和“希特勒”,最近刚因为画了几幅歌颂第三帝国也就是纳粹的涂鸦,而被学校约谈过。
一名并非该校的年轻人称,Justin几天前还发出过更明确的威胁:“我受够了,下周我要动手。”

也有学生在他事发前发出的13页文稿中察觉出了异样,一名学生甚至将其上传到ChatGPT查询,结果系统说这篇文章难以理解,逻辑跳跃太大。
事发后,他被警方带走时表现出明显的精神混乱,还对一名警察说:“你能不能朝我头上开一枪”,表现出了明显的自杀倾向。
当天晚间,他被解除了拘留,转入精神病院接受强制精神治疗。
家长的震惊和担忧
学校发生袭击,除了学生们之外,最担忧的一定是家长了。
事发当天,这起突如其来的暴力袭击迅速引发了广泛恐慌。但由于学校被全面封锁,周边街道封闭,学校里手机被禁止使用,许多家长只能在校门口焦急地等待。
一位家长回忆说:
“一点左右我接到女儿电话,她在尖叫,说有人杀了人,电话那头还有人在哭喊。”
“我们从没想过这种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孩子身上。”
直到下午3点左右,家长们才在邮箱中收到一封来自校方的正式通告,称学校发生了一起重大持刀袭击事件,学校已启动特别安全预案,并对学生进行了封闭管控。
信中说明,学生将按照严格程序陆续离开校内,心理疏导团队随后会进驻校内,对所有年级提供情绪支持。
下午3点半后,第一批学生终于走出校门,现场一片寂静。初中生们目不转睛地望着前方,有人焦急地寻找着家长的身影。眼泪在他们与亲人相拥的一刻奔涌而出。
随后,一些学生开始低声讲述细节:尖叫声、同学用肩膀抵住门、不让袭击者闯入的瞬间。

一位家长对此既心碎又无奈:
“我女儿正在接受警方问讯,她仍处于震惊中,事情就发生在她附近。这种暴力行为完全不符合这个‘倾听学生声音’的学校形象。”
“我们必须做出努力防止悲剧重演,我们都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但怎么防得了突如其来的精神崩溃?就算全世界的警察都来了,也防不住这种事。”
社会各界的反应
事件发生后,校长给家长发送了一封邮件中写道:“我要向那些采取行动、成功制止这名青少年的教职员工表达敬意。我还要特别感谢整个学校的高度动员,这使我们能够成功保护所有学生的安全。”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向他们表达了敬意:“正是因为教师的及时干预,更多的悲剧被避免。他们的勇气令人钦佩。”

昨晚,教育部长伊丽莎白·博尔内与内政部长布鲁诺·勒泰奥抵达学校,对所有干预者表示感谢,并宣布启动全国教育系统安全审查。
布鲁诺也表示:“这场悲剧不是新闻,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与此同时,这起事件也再度引发了全法对“校园刀具安全”的讨论。
法国总理贝鲁呼吁,在全国范围内强化“校园周边安检”,而教育部此前也提出“允许在学校附近对学生书包进行随机检查”的建议。
复习贴戳:法国警察在校门口随机搜包,学生怒怼:看脸搜吧!然而,这背后全是隐情……
只不过这一建议曾引发过很大的争议。很多校长反映,实施该项政策需检察官授权、司法警察到场,现实中很难执行。而且警力资源本就紧张,部分地区宪兵表示根本无法长期驻守学校门口。

一位校长坦言:“我们学校没有看到任何加强检查的迹象。按现在的规则,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
有校长甚至提出,应授权校方“拥有简易司法警察身份”,以便合法进行书包搜查,否则,现在仍有很多刀具根本查不出来。
总之,目前,南特这所学校高中与初中停课,小学照常开学。心理干预持续开放,调查仍在进行中。
Justin P.的动机仍待进一步厘清,但这起事件已经成为法国教育系统、家长圈和社会心理健康领域不得不正视的一次警钟。
因为,这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失控的累积。
希望它不是再次沉默前的最后一声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