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9岁女童从25楼坠落奇迹生还!家属:一直说"救救我"

京港台:2025-4-17 19:51| 来源:红星新闻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9岁女童从25楼坠落奇迹生还!家属:一直说"救救我"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3月27日下午,河北唐山市路北区一小区内,一名9岁儿童不慎从25楼的屋内跌落至7楼外的平台上,奇迹生还。

  事发半月后,小安(化名)已经从北京儿童医院出院,但胸椎仍有压缩性骨折,眉骨也有骨折,内脏有挫伤,她的家人还在担心她以后的身体发育和肢体运动会受到影响。

  

  ▲急诊病历

  孩子坠落后意识清醒,一直在说“救救我”

  4月17日,小安的母亲沈女士对红星新闻记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沈女士说,3月27日下午,独自在房间内的小安觉得很热,就去打开窗户,开窗时发现纱窗有松动,弄纱窗时不慎从窗户掉落。小安的爸爸叫孩子吃饭时,发现孩子不在房间内,窗户开着,纱窗也已经不见,孩子拖鞋在窗户下边。

  “孩子奶奶就去物业查监控,孩子爸爸就给我打电话了说了情况,当时还有两个朋友跟我一起回了家。在回家途中,孩子爸爸就跟我说,在7楼窗外的平台上发现一个孩子。到了就发现是我家孩子,然后我们赶紧打了120。”沈女士说。

  

  ▲窗户外下方是小安掉落的平台

  沈女士告诉记者,当时看见孩子时,她躺在7楼的平台地面上,意识是清醒的,但明显身上很多地方有骨折,没人敢动孩子。发现孩子的时候,她并不是在第一掉落现场。沈女士猜测,应该是掉落下来之后,孩子又走了一段距离,走不动了,就躺下了。

  “孩子当时已经非常害怕了,见我第一句话就是说‘妈妈,救救我’,我们就不断地安抚她,告诉她没事,我们肯定全力去救她。”沈女士说。

  当时陪同沈女士一起回到家中的孩子叔叔艾先生对记者表示,他们到7楼后,从住户家中翻窗户跳到了平台上。他看到孩子时,孩子的面部和手都有血,哪都动不了,一直在说“救救我”。记者从艾先生发来的事发处的图片中看到,事发窗户临街,外面没有防护设施,小安摔落的平台上遍布管道。

  

  ▲事发处的窗户

  此外,沈女士称,小安掉落处的那一扇窗户系落地窗,向内开,开了之后装有一层纱窗,屋内的窗户下1米左右有一个护栏,护栏以上是可以开的窗户,但在窗户外并没有安装防护栏。孩子身高为133厘米左右,她猜测,孩子可能是垫脚往外够或者踩着护栏下面的横杆垫脚,才导致意外发生。

  沈女士还说:“我们那栋楼都没有装(屋外安装护栏),不只我们一家。但是这次不管怎么样,我们家肯定是会装的。”记者联系涉事物业,一名工作人员称,没有说不让安装护栏,随即挂断电话。

  家人担心孩子未来发育受影响

  沈女士告诉记者,120到了之后,把孩子送去了唐山工人医院,做了彩超之后发现孩子肺部挫伤相对严重,因为年龄太小,让他们赶紧把孩子送去上级医院。后面工人医院帮忙联系了120,联系了随车的医生,连夜把小安送到了北京儿童医院。

  “我们去北京的时候,前面有交警的车给我们带路,一路把我们引到了儿童医院,很感谢各个区的交警对我们的帮助。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晚上)10点过了,医护人员大半夜给我们会诊,真的很感谢他们。”

  沈女士告诉记者,在北京儿童医院,小安先是在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了三天,然后转到了骨科做胳膊上的手术,其间做了很多检查,“因为孩子大体上没有大的外伤,但是有内脏挫伤,然后还有胸椎骨折、眉骨骨折,还有胳膊骨折,小问题还是蛮多的。胸外、骨科、神内、神外、内科、外科、眼科相关科室都给会诊了。”

  在沈女士发来的急诊病历中,记者看到,小安入院时间为3月27日22点10分,主诉为“坠楼伤后4小时余”,诊断为“上肢骨折;气胸;眼外伤”。

  

  ▲出院诊断证明书

  在沈女士发来的出院诊断证明书中,记者看到,小安的出院诊断密密麻麻列了整整一页,包括“多发骨折、眼外伤、创伤性肺大疱、气胸”等共24项。沈女士说,在PICU,医护都感觉小安能存活下来是一个奇迹,但是他们也并没有解释清楚其中的原因。

  4月6日,小安从北京儿童医院出院,此后家人带她去了北京同仁医院进行眼部检查,因为小安眉骨有骨折,担心影响孩子的视神经。

  此外,小安目前还有胸椎压缩性骨折,因为年龄太小,医院建议先保守治疗,但如果后续恢复不好,还可能会面临一个创伤性比较大的手术。“孩子的胸椎对她整个身体健康影响太大了,不像胳膊骨折。这个恢复不好的话,不管是从整体生长发育,还是后续的肢体运动,可能都会受到影响。这是我目前最担心的事情。”

  沈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孩子的心理状况还好,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后续等小安能坐起来,胸椎恢复之后,会根据她的情况看看需不需要找一个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4 22: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