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长和港口交易再生变 巴拿马收回经营权?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香港最新动态!

巴拿马称,在审计长和旗下子公司于 巴拿马运河港口特许经营合约时,发现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贸易战的升级正在使长和出售巴拿马运河等海外港口业务的复杂程度上升。
除了长和和贝莱德两家各自领域的巨无霸公司,两家公司所在地政府与运河所在国家均无法置身事外。
中国香港(专题)方面,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4月8日出席行政会议前,再次被记者问及有关长和出售巴拿马等海外港口业务的看法。
李家超表示,社会就该事件有很多议论,这反映出社会对该事件的关切,这些关切值得重视;香港特区政府要求外国政府为企业,包括香港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港府反对在国际经贸关系中使用胁迫或者施压的手段;任何交易必须符合法律和规则的要求。特区会依法、依规处理。
巴拿马则在4月7日有所动作。巴拿马审计长办公室表示,在审计长和旗下子公司于巴拿马运河港口特许经营合约时,发现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将对授权续签港口特许经营权的官员提出诉讼。
2025年1月20日,巴拿马总审计长办公室下令,对长江和记实业旗下位于巴拿马的港口部门进行全面审计。
市场分析认为,这一事件的时间点选择颇为微妙。在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到访巴拿马前数小时,巴拿马审计长办公室发布了上述审计报告。
而巴拿马发布的审计信息,被市场解读为,巴拿马欲从法律手段出发,收回港口经营合约。

港口出售再生变
长和向贝莱德出售港口业务事件,正在向愈加复杂的状况演进。
3月4日,长和发布公告称,拟以227.65亿美元(约1778亿港元)的总价格,将长和旗下包括巴拿马运河在内的43个港口业务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牵头的买方财团,包括贝莱德、GIP(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以及Terminal Investment Ltd(TiL)。该出售计划预期将为长和集团带来逾190亿美元(约1482亿港元)的现金收益,相当于长和整体市值,料成为长和系历年最大交易。
成立于1971年的长和,拥有港股00001号代码和四项核心业务,包括港口及相关服务、零售、基建和电讯。根据长和官网,其港口部门在24个国家53个港口拥有共293个营运泊位,还在全球十大最繁忙的港口中拥有五个港口的货柜码头权。2023年,长和港口部门所处理的总吞吐量达8210万个标准货柜。
值得注意的是,长和的港口业务,由“和记港口集团”及“和记港口信托”组成,长和分别拥有80%和30.07%股权。此次出售港口交易如果达成,长和港口业务只余下“和记港口信托”的权益,资产只覆盖中港,包括本港的货柜码头、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惠州国际集装箱码头等。
数据显示,2024年,长和实现营业收入约4766.82亿港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约170.88亿港元,同比减少约27%;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约1251.08亿港元,同比减少约2%。公司拟派末期股息每股1.514港元。
从收入占比来看,零售业务是长和最大的收入来源。2024年,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1901.93亿港元,约占营收的40%。
港口及相关服务业务的营业收入,约占长和整体营收的9.48%。2024年,该业务实现收入约452.82亿港元,同比增长11%,占整体营收仅约9%。长和在公告中称,该业务有全球最具领导地位的港口网络。
3月28日晚间,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文指出:针对4月2日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将与贝莱德签署巴拿马港口的交易协议,该局反垄断执法二司负责人在回答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注意到此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贝莱德为何出手收购?
成立于1988年的贝莱德,是世界上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超过11.6万亿美元的资产。其前身是黑石集团旗下的资管子公司,以提供风险管理和固定收益投资策略为主。
1999年于美股上市后,贝莱德不断拓展产品线,包括股票、债券及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还通过其投资产品如指数基金和ETF以及主动投资等,持有全球众多龙头公司的股权。
根据贝莱德财报,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贝莱德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苹果、英伟达、微软、亚马逊、Meta、博通、Tesla、Google和礼来;能源行业方面,贝莱德持有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股份。中国市场上,贝莱德也持有阿里巴巴、美团、腾讯、百度、小米、宁德时代、比亚迪、贵州茅台等公司股份。
此外,贝莱德在金融、制药和科技领域也有广泛的布局,持有Visa、Mastercard、辉瑞股份,还是苹果、微软的第二大股东,特斯拉的第三大股东。
以贝莱德如此之大的管理体量,说它是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巨象”并不为过。巨大的体量也意味着其拥有众多重要的客户,这些客户主要包括政府、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根据贝莱德的财报,其大约80%的管理资产来自机构客户,除大型投资机构外,还包括高净值人士及零售机构。
而这一情况也在发生着变化。自2024年以来,贝莱德通过数次大规模收购,积极进军快速成长的私募市场、全球基础设施市场和零售客户市场。
比如出现在长和出售港口协议里的GIP,即为贝莱德在2024年1月收购的基础设施公司。据悉,GIP代表客户持有世界上最重要的主要基建资产,包括伦敦格域机场、关键能源管道资产及超过40座位于全球的数据中心,还拥有包括地中海航运公司(MSC)旗下码头投资公司TiL20%的股权。
另一家共同收购港口运营权的TiL,则在全球拥有近70个关键港口,分布在五大洲31个国家,包括巴拿马运河、安特卫普港、韩国釜山港、德国汉堡港等。此前,有消息称,长和与贝莱德计划在4月2日或之前签署协议。
若长和出售港口业务交割完成,贝莱德财团将实质控制全球约10.4%的货柜码头输送量,跻身全球三大港口运营商。据外媒报道,贝莱德创办人兼行政总裁拉里·芬克多年来一直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的圈子活动。其在特朗普上任首天就承诺拿下巴拿马运河,并于数周内就此事与白宫取得联系,表示有意购买水道两岸的港口。
有分析认为,拉里·芬克利用特朗普的渴望,确保了贝莱德历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交易,还反映了拉里·芬克及贝莱德与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竞争的意图。
“贝莱德通过此次收购,将能深度嵌入全球贸易的关键位置,不过该交易尚需通过包括欧盟、美国在内的12个司法管辖区的反垄断审查,且需获得长和特别股东大会批准。”分析人士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贝莱德将公布2025年首份季报,华尔街预计其一季度实现营收53.75亿美元,同比增加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