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犯罪现场清理师:日薪5000,打扫“死亡现场”

京港台:2025-3-22 03:59| 来源:seeker牛探长 | 我来说几句


犯罪现场清理师:日薪5000,打扫“死亡现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如果你以为清洁工的工作只是拖地、擦窗、倒垃圾,那你一定没听说过“特殊现场清理师”这个职业。

  这群人,专门负责打扫“死亡现场”——杀人案、自杀、意外死亡、腐尸现场……等警方和法医调查完毕,尸体被运走,剩下的血浆、尸液、腐肉、内脏碎片,才轮到他们来处理。

  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清理,更要从“血腥垃圾”中寻找线索,甚至帮助警方破案。

  这份工作的日薪超过5000元,但面对的,却是全世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环境——浴缸里的腐尸、床上的血泊、墙上的喷溅血迹、地板缝里的脑浆……甚至,空气中还飘荡着无法消散的死亡气息!

  1. 清理现场,远比想象中可怕!

  你是否想过,如果一个人死在封闭的房间里,尸体要多久才会被发现?

  自杀者:可能一两周后才被邻居闻到臭味报警。

  独居老人:可能三四个月都没人发现,直到尸水渗出门缝才被人注意。

  命案现场:如果没有目击者,尸体可能会腐烂到连家属都认不出来。

  等警方调查完,尸体运走后,现场往往已经恶臭不堪,满地血迹和腐败液体,甚至蛆虫和苍蝇成群爬满墙壁和天花板,这时候,清理师才真正上场。

  

  

  

  他们面对的,远比普通人想象的还要残忍。

  浴缸里漂浮的尸体,皮肉泡成糊状,水早已变成血红色的腐烂汤,上面漂着蛆虫尸块,味道比下水道还恶心十倍。

  房间床上,血泊干涸成黑色,尸体被拖走后,地板仍然渗透着尸液,甚至能看到人体组织卡在木纹缝隙里。

  

  地毯和沙发上,沾满脑浆和内脏碎片,清理时甚至要用刀刮下那些已经风干的肉块,否则根本无法彻底清除异味。

  他们的任务,就是让这些房间重新变回“可以居住的地方”,哪怕这些墙壁、地板,曾经沾满了死亡的痕迹。

  

  2. 清理尸体现场,最恐怖的不是血,而是“尸臭”!

  比起血迹,尸臭才是特殊现场清理师最大的敌人!

  人类尸体在死亡后3小时开始腐败,24小时后皮肤发黑,48小时后全身开始溃烂,72小时后五脏六腑化成尸水,同时产生大量尸臭气体。

  这种气味,远比普通垃圾臭100倍,甚至带有腐蚀性,能渗透衣物、皮肤,洗澡都洗不掉!

  

  清理师必须穿戴全封闭防护服、工业级防毒面具,但即便这样,也无法完全隔绝尸臭。

  曾有清理师因为气味太浓,在房间里直接呕吐,甚至晕倒,最后被同事架出去透气才缓过来。

  最恐怖的是,有些尸体溃烂太久,腐肉和地板“长”在了一起,直接刮不下来,必须用化学药剂溶解,再一点点铲除,整个过程比地狱还折磨人。

  

  3. 除了清理,他们还得“帮警方破案”?

  普通人以为,清理师只是处理尸体残留物,但其实,他们经常无意间成为“关键线索发现者”,甚至比法医更早找到破案线索!

  有一次,一个清理师在打扫一间“自杀现场”的时候,发现地板上的血迹喷溅角度不对,随后,他仔细检查了血渍分布,结果发现——这根本不是自杀,而是伪装成自杀的他杀!

  

  警方得知后,重新调查案情,最终抓到了试图骗取保险金的“凶手丈夫”!

  这种案例并不少见,很多凶手以为现场被清理完就万事大吉,殊不知清理师才是最懂现场的人!

  4. 一次清理费高达上万,但有人“干一次就崩溃”!

  这份工作,单次清理费用从5000元到2万元不等,收入极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撑得住。

  

  有些人上岗第一天,看到尸体残留物就直接崩溃辞职;有人坚持了一个月,但在清理溺亡者泡烂的尸体时,精神崩溃,发誓再也不干了!

  因为,这不仅仅是体力活,更是对心理承受能力的终极考验!

  

  5. 为什么有人愿意干这行?

  虽然这份工作极度残忍,但仍然有人愿意坚持,他们的理由各不相同:

  有人是因为高薪,清理一次赚的,比普通人一个月工资还高。

  有人是因为责任感,他们觉得“如果没人愿意做这份工作,死者的家人该怎么办?”

  有人则是因为“职业荣誉感”,他们希望能帮助社会“消除死亡的痕迹”,让受害者的家属能够走出阴影。

  

  但无论出于什么理由,能坚持下来的人,都是精神极度强大的一群人,他们的世界里,早已没有“血腥”这个概念,只有“干净”与“不干净”之分。

  日薪5000,你敢干吗?

  特殊现场清理师,一份日薪5000的工作,却要承受最恐怖的环境、最恶心的尸臭、最残忍的画面,甚至有可能成为警方的线索提供者。

  

  如果是你,你愿意干这份工作吗?还是看完后,默默决定离死亡现场越远越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5 04: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