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央妈撂下狠话,物价开始全面上涨

京港台:2025-2-22 05:27| 来源:大碗楼市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央妈撂下狠话,物价开始全面上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01

  就在大伙儿热议《哪吒2》票房破百亿的时候,财经圈也爆出了一条大新闻。

  大到创业投资、买房置业,小到旅游出行、日常消费无一例外都与它息息相关。

  2月13日,央妈发布了《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信息量极大。

  这份文件基本等同于央行的述职报告,由于最新出炉的这一份总结的是第四季度执行情况,因此也被视作全年述职报告,含金量不言而喻。

  其主要内容围绕“上一阶段干了啥?”、“下一阶段怎么干?”、“为啥要这么干?”三部分展开,主打一个干净利索快,绝不拖泥带水!

  最新发布的这份《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洋洋洒洒写了59页,我这儿直接给大伙儿划重点,总共七个部分——

  1)明确提出当下海外市场存在的三重风险,即全球增长动能不足、贸易面临外部挑战、存全球通胀风险;

  2)强调国内物价水平应温和回升,罕见提到“要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这句话份量极高;

  3)报告明确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促进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以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将聚焦科技创新和提振消费;

  4)明确指出将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咱们前几天的稿子里已经讨论了,就是地方收储落地问题;

  5)加大养老金供给力度,构建养老金融发展长效机制;

  6)要政策利率转型,丰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

  7)保持人民币(专题)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目标不会改变。

  

  这里面有几项表述,要么是全新提法、要么是措辞罕见,含金量基本到位了:

  首先是某些措辞的改变明示了2025年的货币政策走向。

  譬如“稳健的货币政策”改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删除“合理充裕”改喊话“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的描述从“稳中有降”直接改为“下降”…

  引导货币政策走向更加宽松、融资成本显著下行的意图,你就说明不明显吧?

  再就是对外部环境的判断趋于相对悲观谨慎。

  与三季度时相比,这份最新报告对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有所提高表达了更为明确的判断,并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

  说更直白些,这个不确定性就是因川宝关税大棒而起的全球贸易战,削弱外部市场需求与增长动能的锅也得它来背。

  板上钉钉的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中国国内货币政策的扰动在加剧。

  此外,对汇率内容的表述篇幅更多且更为坚决。

  新增强调“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在三季度“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的基础上,新增两个坚决,即——

  “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

  “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

  总体来说,未来一段时间里,货币政策仍然会处在宽松通道里,但降息节奏可能与预期大不相同。

  一季度降息空间主要受到汇率制约,毕竟美联储已经暂停降息操作,中长期可能会受到关税及贸易战扰动因素影响。

  央行所表达的“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不会改变”以及“择机降准降息”便是由此而来。

  这份《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谈及的方法论,可以概括为12字箴言——

  应对内外挑战,必须见招拆招。

  再具体拆分一下,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以利率撬动内需、以汇率稳住外资、以资产价格修复赢得信心。

  接下来,我们逐一来做分析。

  02

  第一个关键点,在于利率撬动内需。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利率即是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风险定价工具。

  按理说,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是有利于刺激消费增长与借贷扩张的。

  但从近两三年的实际情况来看,M2一路走高,但M1和M2的剪刀差仍高位运行。

  这就意味着放水并没有放到本该去的地方,而在金融系统里空转。

  2024年中国CPI同比增幅持续低于1%,核心CPI涨幅仅0.4%,明显低于2-3%合理区间,与此同时,2024年PPI同比涨幅为-2.2%‌‌。

  这还有啥好说的?内需、消费信心、工业领域需求和产能是个啥情况,大伙儿自己完形填空吧…

  央妈一瞅这情况?忍不了!于是在报告里撂下狠话: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以总量宽松、结构优化和完善预期管理为抓手。

  譬如继续实施降准降息,以拉低企业端和居民端的融资成本;

  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替代之前的7天期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与麻辣粉(MLF,中期借贷便利)。

  但总量宽松是充分考虑国内外基本形势下的总量宽松,一切还得“择机”行事。

  结构优化可以理解为定向支持重点领域,核心要诀就两个字:

  一个是产业能级要“高”,一个是覆盖范围要“广”。

  前者譬如说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芯片半导体领域的定向支持,用以拉高产业附加值,推动转型;

  后者主要是一些能够大量创造就业岗位的行业门类与企业类型,我能想到的就是房地产、餐饮、教培、零售,欢迎大伙儿补充。

  完善预期管理更好理解,就是要让放水看到效果,让刺激消费见到成效。

  

  之前咱们就已经提到过,消费目前在经济增长的权重已经占到了八成开外。

  因此,2025年的消费补贴、减税降费以及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大概率会让民众有更强烈的体感。

  从长线来看,消费物价的全面上涨,大概率将无可避免。

  只有消费端上涨,生产端才能得到正向反馈,从而实现生产扩张、就业扩张。

  03

  第二个关键点在于,以汇率稳住外资。

  众所周知,工业化+FDI(外国直接投资)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直接动能,而汇率稳定是外资评估经济基本面与政策可信度的核心指标之一。

  稳汇率即是稳外资,可以增强外资信心、促进跨境资本流动平衡;

  尤其在外部扰动加剧的环境下能实现稳汇率目标,含金量更是不言而喻。

  关于汇率预期管理这一部分,《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特别提到“两个坚决“,再复习一遍——

  “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

  这其实相当于发出警告:恶意做空人民币,人脑袋直接给你打成狗脑袋,不可谓不严厉。

  2025年,我们大概率能在外汇市场看到以下三重操作:

  强化外汇市场逆周期调节,释放政策维稳信号;

  适时动用约3.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熨平汇率波动;

  通过发行离岸央票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狙击空头。

  而这一切,都共同指向“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目标不会改变”。

  为了配合稳外资这一货币政策目标,我们近期还发布了另外一份含金量超高的文件——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这份文件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

  四个关键维度提出了二十条稳外资举措。

  无论是稳外资货币政策还是稳外资行动方案,说到底都是要增强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信心,最终形成“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的局面。

  关于以上两份文件的具体落地成效,今明两年大家可以密切关注。

  04

  第三个关键点,在于推动通胀周期与资产价格修复。

  无论是撬动内需还是稳住外资,最终都以人民币资产价格修复为根本归宿。

  具体表现为:

  修复大A长线市值预期,从而形成赚钱效应;

  房地产市场必须实现止跌企稳,甚至企稳回升。

  目前,央行已出台实施了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政策工具。

  其核心意义无外乎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抑制羊群效应,用大白话说就是:

  促成资本市场的慢牛、长牛,让普通民众在股市里能够赚到钱,实现增收进而刺激消费。

  当然,至于具体效果如何,欢迎各位大A玩家在评论区唠一唠。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说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的发力。

  从《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土地盘活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表述,表述力度较之前的报告相比明显强了一个等级。

  从具体执行情况来看——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余额162亿,相较3000亿总额度还有较大空间;

  2025年度专项债支持回收限制存量土地和商品房,预计金融端与财政端继续配合发力;

  上一年度全国房贷基准利率回落22个基点至平均3.09%,预计2025年将延续下行趋势。

  

  当前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仍将房地产放在相对突出且关键的位置。

  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也非常简单:

  未来房地产仍然会是货币的水龙头与居民财富的蓄水池。

  尤其在我们这个国家,再也不会有哪样东西像房地产一样,能掏空两代人的积蓄、占用一个家庭长达30年的债务周期。

  毕竟,人生才几个30年?

  站在宏观角度看,稳住房地产相当于稳住了上游货币发行的锚与下游化债的抓手。

  有关货币的派生管道,咱们说过很多次了,一个企业端的扩大生产,一个是居民端的中长期债务。

  从我们国家的实际国情出发,都有赖于通胀扩张与资产价格扩张。

  而无论是化地方债、化企业债还是化家庭债,最核心的逻辑都是——

  通过通胀扩张与资产价格扩张扭转预期,不断稀释债务在各自资产负债表上的占比。

  按分工来说,可以总结为上面要税收、央妈得印钞、企业争利润、居民上杠杆…

  站在微观角度看,稳住房地产等同于稳住了劳动积累的成果与家庭财富的基本盘。

  如果忙活了大半天,这边挣着钱,那边财产端与债务端嗷嗷流着血,发展到极端情况必定是躺平的越来越多。

  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说:没得干劲。

  资产价格即是信心,修复资产价格即是修复信心。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2-22 21: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