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胡歌加入民盟引热议:吸纳名流的中国式多党政治

京港台:2025-1-23 03:45| 来源:美国之音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胡歌加入民盟引热议:吸纳名流的中国式多党政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男影星胡歌出任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会副主任一职,引发广泛关注。粉丝普遍对明星涉足政界持正面态度,认为此举有助于提升公众影响力。然而,观察人士指出,吸纳明星加入“民主党派”,不仅看重其庞大的粉丝基础和舆论号召力,使其成为中国政府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宣传工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中共的单一党派色彩,塑造“多党合作”的形象。但事实上,中国的“多党政治”与西方民主国家截然不同,其本质仍是共产党主导的一党专政。

  胡歌仕途引发关注:明星政界化趋势显现

  胡歌因主演电视剧《琅琊榜》和《繁花》而广受欢迎。他在2019年加入民盟——这是中共领导下的八个“民主党派”之一。1月11日,民盟中央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确认胡歌被任命为宣传委员会副主任。

  息一经公布,“胡歌任中央宣传委员会副主任”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社交媒体上众多娱乐博主对此表示赞许。山西娱乐博主“郝安静”称其“体制内男生”;江苏电视剧博主“笛里梅音”赞赏“外宣门面担当胡歌”;安徽娱乐博主“焦安然”则发文“老胡这是不是属于有编制?跟靳东一样了”。

  分析人士认为,胡歌的影响力远超传统政界人士,尤其受到90后、00后年轻人的喜爱。

  旅美维权人士、中国民主党执行长界立建指出,中国政府借助明星效应,利用粉丝对偶像的崇拜心理,推进政治宣传,以迎合年轻一代,并进一步巩固党的影响力。他直言未来会有更多年轻艺人和网红加入政治宣传的行列。

  旅居美国的中国独立时评人蔡慎坤认为,中国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人不可能成为党组织一员,因此中共通过“拉拢党外人士纳为自己人”,以其相对淡化的党色彩身份,开展宣传活动或间接赋予使命,外宣工作效果较好。

  蔡慎坤告诉美国之音:“放在这个民主党派里面给他授予一个职务,发挥的作用更宽泛,不仅仅只是影响这个党内的人,更多的是影响党外的人,包括一些海外华人团体。一方面给他们一个帽子戴上,另一方面也觉得共产党跟社会知名人士、演艺圈能够融为一体的,更多的是想利用他们、发挥他们的影响力。”

  2024年6月,胡歌曾访问台湾,出席青年交流座谈会。当时两岸关系紧张,影视交流也难免被赋予政治意味。蔡慎坤认为,中共利用文化交流推动统一大业,胡歌等明星的影响力正是其统战策略的重要一环。他提醒,中国统战台湾的情势非常严峻,应警惕无处不在的渗透。

  中国近年来已有多位知名艺人进入民主党派,如靳东出任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相声演员冯巩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副主席。《星岛日报》报道指出,加入民主党派已成为一种“身份象征”,对于明星而言,能带来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政治庇护,比如章子怡、李冰冰2018年担任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员会顾问。

  中国“多党合作”的花瓶摆设

  尽管中共通过吸纳明星,试图在国内外塑造“多党合作”的形象,但专家强调,中国的“多党政治”与西方民主国家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蔡慎坤强调,中国八大民主党派是共产党的花瓶与摆设,与民主国家的“多党政治”完全不一样,民主党派的政纲在中共指导下完成,领导人没有自主权利,需按照共产党理念进行发言与表态。

  中国八大民主党派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澎湃新闻》1月20日的报道称,胡歌加入的“民盟”主要由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旅美维权人士、中国民主党执行长界立建说,民盟是中国第二大党,对外是民主党派,对内与共产党都是一家人,财政和社会资源都靠中共支持。

  他还以美国政党制度为例,指出西方政党之间的互相监督与竞争,与中国党政合一、权力高度集中的模式有天壤之别。

  “民主同盟是共产党搭的一个花架子,需要百家争鸣一个价值体现,代表中国不是独裁体制,中共它说了算,为共产党中国式全过程民主的代表。如果是很多配角在一起演绎这一台戏的时候,更加衬托出这个主角他的光环、执政能力的突出表现。”他说。

相关专题:胡歌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2 21:0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