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企业年终奖: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冰火两重天"

京港台:2025-1-4 03:28| 来源:美国之音 | 我来说几句


中国企业年终奖: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冰火两重天"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随着2025年到来,中国互联网大厂陆续公布年终奖发放计划,京东集团宣布最高可发放8个月年终奖引发广泛关注。然而,与互联网行业的“亮眼表现”相比,不少行业的从业者却面对年终奖“无望”的局面,随之更多热议的关键词是“没有年终奖金”。在中国经济复苏乏力之际,各行各业的年终奖情况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互联网行业的年终奖一如既往地备受瞩目,且具有标志性意义。京东集团12月23日公布2024年年终奖计划,绩效最佳员工可获得8个月薪资的奖金。中国官方的新华社报道称,字节跳动(ByteDance)也在11月上调年终激励上限,现金奖金最高三个月月薪,并针对高绩效员工发放更多期权。此外,《凤凰网》12月30日的报道称,拼多多将于年前固定发放两个月工资,4月份再依绩效发放约1-2个月薪资的年终奖。腾讯则將十三薪分摊到月薪,並按绩效发放2-5个月薪的年终奖。

  然而,并非人人都有年终奖进帐,报道称2025年初能够发出年终奖的依然是业绩不错的国央企,而金融机构在利润缩水的行业背景下,包含公募基金、券商和银行的奖金发放规模都见缩水。但很多行业现阶段只求不要降薪和裁员。

  互联网行业:年终奖的标杆

  据美国之音采访了解,整体产业趋势与个体感受大致相符。因行业规范不便透露全名的何先生在杭州一家互联网大厂任职。他表示,自己的综合绩效属于中等,预计年终奖约为四个月薪资,与前两年相当,此外还有合同保障的十三薪。不过,他坦言,这在互联网大厂中并不算特别优厚的奖金。

  何先生对美国之音说:“互联网大部分是平台,平台都是赚钱的,绩效跟那个年终还是挂钩,你相应的付出还有心力也是加倍的,我觉得合理,我拿的钱都抵不过我死的脑细胞。”

  他指出,互联网大厂普遍拥有较为优厚的薪酬结构,包括十三薪和年终奖。以他的公司为例,年终奖按绩效分为阶梯状发放,比例为3:6:1,综合考虑集团、团队和个人绩效表现。前30%的员工属于绩效最优者,获得最高奖励;中间60%为一般绩效;而最后10%可能面临淘汰。

  不过,何先生也强调,并非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呈现乐观态势,薪酬状况仍取决于公司规模和产业盈利情况。他回忆,自己多年前在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工作时,年终奖和十三薪都没有。“非互联网的各行各业、包含劳动阶级的制造业,2024确实是很难的一年,没有年终奖也很正常。”他说。

  非互联网行业:年终奖成奢望

  对此,因议题敏感不愿具名、在重庆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工作的吴先生指出,制造业很多基层劳工没有年终奖。

  吴先生说,他公司“承诺哄骗员工、提供劳工一点小福利产生动力”,多数员工很期待,但最后没有年终奖,只有类似“工龄奖”的补贴,每个月人民币50元,相当于一年600元。

  吴先生对美国之音说:“制造业行情的话,应该属于产能过剩东西都卖不出去,应该跟收益有关,这几年都是属于一个亏损的状态。都不敢提这个(年终),从前听单位讲还是有那个年终奖,这两年都没有。”

  吴先生认为经济大环境受影响,国内制造行业不景气,各厂家没有订单和销量,劳工也偏向消极状态,只确保工作稳定、工资按时发,不敢再期待奖金。

  而今年同样很“卷”的集运业,在电商和物流业者之间成为“夹心饼干”,面临大厂刷价格、冲买气,造成集运业内部压低利润剧烈竞争。在广东的集运公司陈老板坦言运营承受不小压力,但他强调创设公司十几年来都保障员工“十三薪”。

  陈先生对美国之音说:“我们都会有年终的,是十三薪,开年会(奖品)现金奖、还有那些手机平板、金项链,我们公司都会有。不能压榨员工的血汗钱,有员工的辛辛苦苦、白天黑夜的付出,我们才能走得更久。

  陈先生还表示,珠三角区域有超过5,000家小型集运公司,许多公司今年出现不交社保、欠薪,甚至关门“提前回家过年”的情况,但他的理念坚持“什么钱都可以省,但是员工工资、社保、奖金不能省”。

  中国年终奖的地域与行业差异

  中国社媒微博上热议“年终奖”和“十三薪”的差别,十三薪是合同约定的固定薪资,不受个人业绩影响,稳定发放,属常规性福利。但被许多网民吐槽“两项都没有”。

  在社媒平台“小红书”上,许多博主晒出年终奖到帐纪录,在广东交通银行工作的“momo(进取心)”年终领逾人民币12万元、在重庆邮政银行工作的“Eazcom-Andgo”年终领到23000元,但许多同为银行业的网民回复只领到几千年终奖。

  相比银行,中国国企的年终奖更是重金入袋。山东网民“还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么?”发文“我年终奖发了9万,省会央企”,吸引许多国企同行回应年终奖金多落在人民币7-9万不等。

  社媒微博“年终奖才是真正的试金石”话题登上热搜已于逾1.2亿阅读量,其中更多是劳工失望的心声。

  吉林博主“姐姐张晓蕾”发文,“公司把拖欠的三个月的工资当年终奖发了”;安徽网民“是橙子并非橘子”发文称“薪资可能不能按时发放了,年终奖更是想都不敢想”;江苏网民“一袭长情”回应,“活了大半辈子了,也没见过年终奖长得啥模样”;河北网民“cwp九绊”回应“不失业就是好的,还年终奖”; 内蒙古网民“米糯米糯酱”发文“我前年9万、去年9千、今年可能连900都没” 。

  事实上,从调研机构智联招聘年白领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仅20.2%的白领确定拿到年终奖,年终奖金均值为人民币6,950元,较2022年降幅达到17.5%。而北京白领的年终奖领先全国,均值为10,298元。

  经济学者:中国政策偏好左右年终奖行情

  位于台北的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研究员王国臣表示,北京当局的政策偏好会影响年终奖的发放。就产业分布而言,高科技和电商产业的年终奖表现会较其他行业优秀。因为中国政府持续大力推动高科技,尤其“新三样”;而互联网的京东受到北京当局重点扶持,腾讯等企业也有不错行情,阿里巴巴与政府关系较紧张,相较电商行业的年终可能较差。

  此外,国有企业的年终奖有显著优势。王国臣告诉美国之音:“跟政府的政策脉络有关,习近平希望透过国有企业来发展关键产业,不断提到国有企业做优做大做强,所以整个‘国进民退’的效果下,当然国有企业的表现会比民营企业好。而且民营企业这几年在萎缩,应该指望有保住工作就好,更奢求年终要多少。”

  王国臣认为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内需消费低迷、国外倾销受到反制,整体营运表现受阻,尤其汽车产业内部企业厮杀或倒闭,但政策又持续推动,出现政策与市场表现相左,导致分化成中阶以上有一定年终奖励,但中阶以下没有年终,也可预期额外奖励越来越薄。

  针对部分劳工认为“十三薪”更有保障,王国臣指出中国劳工契约效力受到质疑,在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恐难履行“十三薪”发放,合约恐怕只是“求个心安”。

  在中国经济下行时期,王国臣认为员工奖励越来越低,促使其选择“你只给这点钱,我就只做这么多事”的躺平心态,北京当局应该会出手抑制“网上晒年终”,避免造成仇富的对立心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1 00: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