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 欧洲工业界靠什么和中国人竞争?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德语媒体:欧洲工业界靠什么和中国人竞争?】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December 14, 2024
《经济周刊》的一篇评论指出,欧洲人试图效仿中国的“以技术换市场”政策来强迫中国企业与欧洲分享电动汽车技术,但这样很难成功。《法兰克福汇报》则警告说,面对中国竞争者,德国机械制造业没法再笃信“高品质配得上高价格”。https://t.co/MqiW5bLQlu
《经济周刊》的一篇评论指出,欧洲人试图效仿中国的“以技术换市场”政策来强迫中国企业与欧洲分享电动汽车技术,但这样的作法很难成功。《法兰克福汇报》则警告说,面对中国竞争者,德国机械制造行业没法再笃信“高品质配得上高价格”。
《法兰克福汇报》以“中国风险
”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尽管德国机械制造行业对未来感到乐观、希望能够得益于当前许多工厂从中国回迁西方国家的进程,但是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绝不容小觑。
“三分之二的德国机械制造企业表示,要扩大美国业务----如果还没有美国业务,那么就开设美国业务。然而,对于这个行业的福祉而言,更具决定性的因素可能在另外一边:中国机械制造厂商会对德国企业的领先地位构成多大的挑战?相比宏观经济疲软、投资不足等因素,来自中国的风险对这个行业有着更大的影响。中国为自己设立了在机械制造领域也主宰全球市场的目标,这已经在打击德国同行的自尊心。几十年来,德国机械制造行业一直深信高品质就配得上高价格。但是,相比以往不受中国竞争者威胁的年代,德国人如今已经不再能频频自信地说出这句话了。而且,中国竞争对手在挺进全球市场时还往往获得慷慨的国家支持。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企业凭借高额政府补贴以难以置信的低价销售产品。”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光靠敦促遵守WTO规则、引起欧洲政界关注是远远不够的。德国机械制造行业必须努力推动对自身有利的事情,比如降低中国业务风险,比如开拓中国以外的市场。在这几个方面,德国机械制造行业还有足够的功课要做。”
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德国《经济周刊》以“现在去学习中国,并非好主意
”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如今欧洲有不少声音在呼吁效法几十年前的中国人,强迫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厂商“以技术换市场”。作者认为,这不过是欧洲人在本土电池厂商Northvolt濒临失败时的绝望举动,但其实中国汽车产业的反超并没有依靠当年饱受争议的“以技术换市场”政策。
“1979年出台的强制合资规定,遵循的就是邓小平的‘不管黑猫白猫,抓得住老鼠就是好猫’之逻辑。从中国角度而言,强制合资规定在当时是明智的,北京想要避免成为跨国企业的中转站、避免被西方企业利用低工资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长期却损害本土工业。当时的中国想要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随之而来的就是强制技术转让,也就是以技术换市场。德国汽车厂商首当其冲。德国大众被迫和国企上汽集团联姻,宝马则是和华晨,奥迪则与一汽集团合资。中国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该组织并不允许强制技术转让行为,不过北京却强调会逐步废除此类强制措施。他们背后的想法很可能是:不久后,中国自己就能制造出具有竞争力的汽车。”
文章接着指出,德国汽车当年有着一个庞大的供应商体系,如今的中国电动车行业也主宰了印尼的镍冶炼工厂、刚果的钴矿开采基地。现在,以比亚迪、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也像当年的大众、宝马一样到欧洲来建厂、分享技术、创造就业。作者认为,在这一背景下,欧盟推行“以技术换市场”不会有太大收益,因为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可扩展性以及对产业链的控制力,而不局限于技术本身。作者随后抛出一个问题:“有没有一条不依靠封闭、强制的途径,也能促进创新与自由竞争?”
“另外,我们还要问:中国人当年自己从强制合资规定中获得了哪些收益?在大约4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其实从来没有成功地制造出具有竞争力的燃油汽车,许多人都在猜测其中原因:也许是专制体制遏制了创新?也许是参与合资的中国国资企业躺在舒适圈里不思进取?可以肯定的是,燃油汽车时代德国南部蓬勃发展的高度复杂、有序增长的中小型供应商网络是无法简单复制的。最终让中国取得行业主导地位的,是比亚迪这样的私营创新企业,以及一项全新的技术。”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