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台湾作家琼瑶离世 大陆网友告别“爱情至上”时代

京港台:2024-12-5 05:41| 来源:自由亚洲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台湾作家琼瑶离世 大陆网友告别“爱情至上”时代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台湾相关报道全汇总!

  台湾作家琼瑶在家中离世,在大陆引发热议。作为中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闯”进大陆的台湾作家,曾在中国制造了几波流行文化热潮。她对于大陆的读者有什么特殊意义?

  台湾作家琼瑶于12月4日下午在家中离世,享寿86岁。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发布报道,新浪微博数条热搜均与琼瑶有关,大陆网友纷纷发文纪念,一时呈现比台湾更热烈的怀念场面。

  八十年代:是爱的启蒙,也是悲哀

  琼瑶的第一部小说在台湾出版于1963年,1970年代琼瑶作品就成为台湾的主流文化代表之一,但直到1980年代,才传入中国大陆。

  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琼瑶作品在大陆的最早现身是《海峡》杂志于1982年刊出《我是一片云》。根据花城出版社原社长范汉生回忆,当初国家对港台文学作品的出版是有管制的,在80年代中期政策慢慢放宽,特别允许花城等6家出版社出版港台文学作品。

  那时中国刚刚结束文革不久,伤痕文学萌发,但依然处于抵制“精神污染”的气氛中,琼瑶的小说“使长期荒芜、隔绝的心灵逐渐复苏”,迅速受到大陆年轻人的追逐,仅花城出版社的《菟丝花》一本就卖了几十万册。于是,《海峡》杂志之后,多家没有获得许可的出版社,也开始出版琼瑶的小说。据统计,仅1986年,就有超过20家以上出版社同时出版了琼瑶言情小说。

  据1986年11月13日《文学报》,广州地区70%的学生读过琼瑶。

  《波士顿书评》主理人罗小虎对自由亚洲电台回忆:“我没看过琼瑶的书,但我们班上基本都看。她影响了80年代很多人。80后有一批人给孩子起名字都是琼瑶小说里的名字,就能看出来她的影响。”

  罗小虎认为,琼瑶在台湾和大陆的流行都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中国是文革结束,她突破了过去那种宏大叙事,直指谈政治的禁忌。中国文革的那一代人,十年中没有任何教育,没有通俗文学,没有读过书的那一代人的渴求,刚好遇到了琼瑶,就符合了这种需要。在台湾的流行也是一样的,在白色恐怖时期,左翼文化盛行,刚好出现了这样一种文本。”

  这种流行同时也伴随着包括流行歌曲,武侠片、港台电影等全方位的流行文化需求。罗小虎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悲哀。”

  

  作家琼瑶 (Mei Hong/取自琼瑶脸书)

  九十年代:新型影视剧产业链

  1997年的《还珠格格》成为琼瑶事业的又一个高峰。

  与之前不同,这部电视剧是由中国大陆湖南电视台发出邀约,提出市场创意和构想,琼瑶根据“甲方”邀约完成剧本。《还珠格格》收视率最高达到过65%,捧红了一众明星演员,给湖南经济电视台赚来了巨大的利润、甚至还有声誉。

  80后的大陆网友小武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之前不怎么看电视剧,也不知道琼瑶,但我看《还珠格格》看得十分痴迷,放假时常常一天看十几集,还有一些贴画呀,估计没有授权的笔记本一些没有授权的周边什么的,确实是非常热议的一个文化话题。”归结原因,他分析说,“之前的电视剧都比较严肃正经的,《还珠格格》突然让人觉得电视剧还可以是这样的,就是不怎么正经的,打打闹闹的。”

  《还珠格格》不仅是琼瑶事业的又一个起点,也代表了中国大陆娱乐产业的新起点。《还珠格格》第三部播出时,媒体开始报道琼瑶电视剧的产业链条,并且将之命名为“琼瑶经济”,《还珠格格》更是被当作样本,小燕子的形象塑造,和戏说历史的方式,还有情戏中的闹剧,文戏中的武戏……将电视剧的市场化分析和大众心理分析联系在一起:原来大众的趣味是这样的!

  这一时期,被热捧的还有《欢乐总动员》、《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等纯粹娱乐性的综艺节目,“电视娱乐热”拉开大幕,以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为主的都市报纸都受到市场欢迎,周星驰和他的无厘头喜剧从大学校园的BBS传到全社会——大众消费进入“娱乐”为主的时代。

  通过电视剧,琼瑶在大陆也打造了一批新星,赵薇、范冰冰、王艳……在琼瑶离世之际,他们纷纷发文悼念。其中赵薇是在时隔三年后首次发博。陷入商业与政治风波被封禁后,赵薇只写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两岸再难以出现双方都认同的文化现象

  “言情”一直是琼瑶作品的关键词。但进入2000年代后,对琼瑶小说渐渐出现了负面评价,许多人评论她作品的爱情“矫情“,评价她的影视剧中的人物动不动就大喊大叫。马景涛、周杰等演员在剧中的夸张表情,都被制作成“表情包”在网络上大量使用,作为调侃和讽刺。

  有媒体评论说:琼瑶是矫情的,而且矫情得低级,但是她满足了大众的爱情幻觉。

  有网友总结为什么会喜欢看琼瑶:“看张爱玲看多了,就会很厌倦,很累,很逼仄,弥漫使出浑身力气都无法钓到凯子那种不甘和失落,充满了各种狩猎失败的苦涩。这时候看看琼瑶,立刻觉得好多了,至少她推崇的那种青春男女团体配对恋爱模式,还是很无脑很轻松,经常出现好几对男男女女结伴玩耍,我们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永远有钱有闲大团圆,不需要太有文化也有人爱你爱得矫揉造作的那种。”

  琼瑶则对中国大陆导演史蜀君解释说:“有人说我的小说假,我的故事假可我的感情是真的,就像圣诞树,明知是假的,叮叮咚咚 ,闪闪发光,每个人都爱看……”

  在罗小虎看来,琼瑶的作品可以满足一时的浅层需求,因而也无法持久。“她的小说是架空的,随便放在哪个年代都可以,没有太多文学价值,所以琼瑶热也是迅速消失的。为什么?因为思想解放了以后,我们很快就能看到更有营养的东西了,很快就出现了更好的作家,大家就不会再去看她了。”

  而在小武看来,琼瑶正好处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与台湾经济快速腾飞一个绝好的历史时期,这也为她的作品在两岸三地的流行创造了条件。“两岸之前从对立、政权的割据, 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大幅提升,让她的作品在中国大陆这个最大的华语市场获得了传播机会。在她之前,没有这样的人出现,在琼瑶之后呢,两岸的政局和关系急速恶化,特别是中国大陆民族主义的崛起,让台湾对大陆抱有很大的戒心,我觉得短期内也不可能再出现琼瑶这种两岸都认同的文化现象。”

  小武举例说,“我印象中,报纸还比较繁华的年代,中国大陆哪个导演拿了台湾金马奖,中国大陆媒体都是以比较正面的、骄傲的心态报道。现在虽然传播媒介更发达了,但是你如果不专门去搜索,几乎看不到任何金马奖的消息了。”

  尽管不认为琼瑶的作品有什么文学价值,罗小虎十分敬重琼瑶对生命的选择:“我觉得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死亡,她能这么圆满地面对死亡,主动选择死亡,这完全不是从她浅薄的小说里能看到的,反应了她对死亡的理解,她能够想得这么明白、高高兴兴地离开 这个世界,原来中国人也能够把死亡看成那么美好的事。”

  回顾琼瑶的一生,几乎所有的人生转变都是她主动选择的结果:事业道路,感情与婚姻,进入电影圈,进入电视圈,从台湾转向大陆,从悲情风格转型大众喜剧……她一直在掌控自己的人生。

  罗小虎说:“这么看,她这一生也真的是很‘琼瑶’。”

 

相关专题:台湾,琼瑶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12-6 23: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