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讽刺与现实:当权贵与平民在法律面前的双重标准

京港台:2024-10-15 04:32| 来源:每日乐评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讽刺与现实:当权贵与平民在法律面前的双重标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常常听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庄严宣示,然而,当真实的事件摆在眼前时,我们不禁要问,这平等是否真的存在?

  近日发生的两起新闻事件,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中的讽刺与现实,让人深思不已。

  第一起事件发生在重庆,一个粮库被曝出将过期大米卖给乡村学校。

  这一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更是对孩子们健康的严重威胁。

  过期大米可能携带细菌和寄生虫,甚至黄曲霉毒素超标,这些都是对生命的极大威胁。

  然而,当举报人将这一行为公之于众时,却遭遇了重重阻碍。

  县级市监局的初次调查未能查实相关违法行为,未予立案,直到事件闹到市级部门,才勉强立案。

  更令人震惊的是,即便证据确凿,处理结果却显得轻描淡写:

  粮库主要负责人段某某只是被免去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和总经理职务,调离并降级处理。

  这样的处理结果,无疑是对违法行为的纵容,更是对公众期待的一次嘲讽。

  

  值得注意的是,段某某并非初犯。

  早在两年前,他就因违规套取资金111.39万元被纪委通报,并只受到了严重警告处分。

  这一次,他再次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却依然只是被轻饶。

  这不禁让人质疑,某些人是否真的拥有“免死金牌”,以至于可以一再违法而不受严惩?

  这样的处理结果,不仅未能起到震慑作用,反而可能让更多人觉得违法成本低廉,从而滋生更多的违法行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起事件。

  在江苏南京,10月10日顾先生网购了50克发菜,怀疑是野生发菜后报警。

  

  结果一查,卖家田某确实在销售野生发菜,这是一种一级保护植物。

  田某因此被判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

  这一处理结果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与段某某的轻描淡写相比,田某所受到的惩罚显得更为严厉。

  然而,田某所犯的罪行,与段某某的违法行为相比,似乎并不在同一个量级上。

  这种双重标准,让人不禁要问:法律面前,真的平等吗?

  

  更让人感到讽刺的是,类似田某这样的案件并非个例。

  在甘肃靖远,有人在乡镇捕捉野生蝎子被抓获,收缴了2.1万余只野生蝎子;在另一地,一男子因捕捉野生蛙被抓,现场查获69只野生蛙。

  这些案件的处理结果都相当严厉,甚至有人因此被戴上手铐,成为媒体上的“反面教材”。

  

  然而,当我们回顾那些涉及权贵、贪腐的案件时,却发现处理结果往往显得更为宽容。

  这种双重标准,不仅让人对法律的公正性产生怀疑,更让公众对社会的公平正义感到失望。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法律在保护动植物方面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

  比如,“三有动物”和“保护植物”等概念的提出和实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宣传不足导致很多人对保护对象不了解、不清楚;再比如一些常见的昆虫和植物被纳入保护范围后,很多人在不经意间就可能触犯法律。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正视和解决。

  回到这两起事件本身,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在处理类似问题时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双重标准?

  是因为权贵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影响力吗?

  还是因为普通人缺乏足够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无论原因如何,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需要我们去追求和实现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需要加强法律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我们需要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监督和制约力度,确保他们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权贵阶层的监督和制约力度,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来逃避法律的制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目标,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法律的保护下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

  在结束这篇文章之前,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观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或口号,而应该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实现的目标。

  只有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和力量时,我们才能够说:这个社会是公平和正义的。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7 16:0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