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护航中国产业政策 不走"日本误信美国"旧路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关注中日关系,最新动态追踪!中国经济会否走向日本式衰退,陷入长期停滞状态,成为不少经济学者研究的课题。身兼中国政协常委、被形容为中国经济"国师"的林毅夫在接受港媒专访时,大推中国的产业政策走向,他批评日本误信美国放弃产业政策,导致陷入三十年经济停滞,他的说法引起各界关注和讨论。
曾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中国经济学者林毅夫周四(8月1日)接受《南华早报》专访,谈及对三中全会文件的看法以及对中国经济走向的预测,被多家媒体引用。林毅夫提到,成功的产业政策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批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洗脑,使发展中国家认为产业政策不能用在支持基础研究之外。他表示,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有责任总结自己的经验,提出新的理论,并举日本为例,说日本经济陷入30多年萧条和产业发展停滞不前,是因为被美国误导放弃产业政策,强调中国政府和市场有结合的力量,在产业升级方面有后发优势,能推动经济发展,中国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
程晓农狠批林毅夫推责中国错误产业政策导致今天经济悲况
旅美中国经济学者程晓农不同意林毅夫的看法,表示中国经济曾有过成长期,但不代表中国的做法是对的,反而是中国的错误政策导致今天的结果,又说,中国并没有真正的产业政策和发展。
程晓农说:“中国的产业政策有两条,一条是盲目的扩大产能,引进一套西方产品的技术,然后中国马上把它偷过来和复制,抢人家的市场再把人家公司击垮,不靠偷没有办法实现顺利的发展。第二个是叫做以市场换技术,就是硬抢,抢不到的就到美国去偷、到欧洲去偷、到日本偷,最后的结果要自食其果的。人家要反制你,不让你偷了,你的市场也就与此同时就丢掉。中国产业政策如果正确的话,中国经济何至于现在这样悲惨?”
程晓农表示,中国经济落入今天的困局,与林毅夫过往的建议有关,批评林毅夫为了迎合中国官方喜好,刻意把日本的长期经济衰退与美国挂钩。
程晓农说:“林毅夫颠倒黑白,日元贬值到很低,然后就爆发那个泡沫危机,这是日本政府的一个错误判断。中国经济现在也是进入这个同样的泡沫经济破灭,但原因不同。原因就出在中国的产业政策上,他(林毅夫)鼓吹的中国成功之道和产业政策,就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原因,因为中国政府把房地产视为国策,过多的倚重它(房地产业)最后就垮下来了。”
评论:政府过度干预中国产业技术难与日本作对比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表示,中国不会与日本走一样的路,是因为中国与日本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能力有明显的距离。
谢田说:“日本是有自己的技术。日本的汽车是比美国的汽车要优越、要先进和价格又优惠,所以它(日本汽车)是有技术优势。我们在美国很多人都愿意买日本车。但中国没有技术优势,高铁的技术也好,都是从其他国家学来的。电动车产业蓬勃发展,也是因为美国的特斯拉公司,中国的自己都是学来的但还没有学好。现在中国造的一些汽车,技术不过关,没人买,堆积在欧洲的码头之上,它(中国的汽车)没有真正的技术的绝活,产业升级我们看到的是根本没有实现。”
谢田表示,不认同林毅夫把中国政府与市场结合变成是中国优势的说法。
谢田说:“政府不能跟市场结合,市场是自由竞争的。而中共的政府是一个专制的政府,它(中共政府)一旦进入市场之后,我们看到了它(中共)对国企、垄断企业,它(中共)只会扼杀创造力、扼杀竞争,给市场带来灾难,都是中国人民的负担。中国所谓的优势,也是一种迎合中共胃口而提出的口号。”
谢田表示,林毅夫过往多次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错误的预判,例如2024年会成为高收入国家并没有兑现,显示为迎合政权违背知识分子认知的看法只会不断自我打脸。
中国产业政策违背市场本末倒置是顶层设计的失误造成
经济学者司令表示,中国有产业优势的说法站不住脚,因为中国政府过度介入市场,让市场难以在需求带动下,引领产业发展,事实与林毅夫的说法呈现相反的状况。
司令说:“中国的这个所谓产业政策,为什么说本末倒置?是因为它根本上违背了在自由市场经济当中以消费者为上帝,而需求决定供给的基本规律。这是中国的产业政策的最大的失败之处,也是顶层设计方面的失误。”
司令表示,政协和统战部一再要求学者配合唱好中国经济光明论,林毅夫这次的讲话正好作为示范,如何把黑暗东西说成光明,掩盖中国政府的政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