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萝卜快跑让司机失业,我一招就解决了!

京港台:2024-7-13 12:18| 来源:古老板 | 评论( 16 )  | 我来说几句


萝卜快跑让司机失业,我一招就解决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最近,一大堆自媒体评论萝卜快跑,认为这种全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必定会导致上千万的司机失业。

  我写过一篇文章批评这种反智现象

  然而,评论区,没有几个人愿意认真看推理,看逻辑,他们依然就是认定,我就是个社达,不同情底层人民,太冷血。

  既然如此,那我就来出一个方案,确保达成两个目的:

  第一、萝卜快跑作为新科技,依然可以继续扩大,甚至在两年内在全国普及 ,满大街全部是萝卜快跑,甚至数量比原有的出租车网约车多一倍(我相信会如此,因为价格更低,会推动更多的需求);

  第二、所有的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不仅没有失业,反而可以有稳定的收入,可以坐在家里捡钱。

  有人说,这是不是周鸿袆的方案?让出租车司机买无人驾驶,当作资产收钱,老周那是胡说八道,一个玩流氓软件出身的,不要对他的智慧有什么太高的期望值。

  我的方案是绝对的、百分之百地的有把握达成上述目标的。

  这个方案是什么呢?请往下看:

  先来分析价格:

  7月10日14:30,记者同时在滴滴、美团和萝卜快跑预约自上海嘉定新城公交站至上海赛车场的订单,其中萝卜快跑为“已优惠3.45元,预估8.04元”,而美团快车、滴滴快车均为预估12元,普通出租车则达到17元以上。记者又通过多番尝试发现,萝卜快跑虽然在里程规划、接驳时间上普遍长于其他网约车平台,但里程单价仅为普通网约车平台的四分之三,包含暂时优惠后甚至能达到网约车的一半。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大概判断萝卜快跑的价格是一半左右,未来我相信,这个价格能持续,甚至更低,因为当下百度这台车的成本还超过了20万,三五年后,低于10万都是正常的。

  正是因为低价,所以,他能将所有的出租车网约车彻底打败。

  价格清楚了,现在开始写方案:

  一、方案前提:

  1、中国有大量的人希望阻止无人车,要保护出租车司机的饭碗,我估计这样的人超过了总人口的四分之三,是主流;

  2、萝卜快跑是所有出租车价格的一半;

  二、具体方案

  1、价格歧视:

  所有要保护出租车司机饭碗的人,登记信息,未来他们使用萝卜快跑的价格,以正常的出租车价格计算

  其他四分之一的人,则以无人驾驶正常价格计算;

  有人说,你这是要搞报复,你错了,接着往下看。

  2、转移支付

  萝卜快跑对要保护出租司饭碗的那些人进行价格歧视,会多收一部分钱,这一部分钱,不能进萝卜快跑的口袋,而是转移给失业的出租车司机。

  这样,失业的出租车司机,坐在家里,就直接可以拿钱了。

  3、出租车司机收入一分钱没下降

  出租车收的钱,叫营业额,除去油费、电费、修理费,佣金或份子钱,他们到手,也就是营业额的不到50%。

  而萝卜快跑正好降了一半的价格。这个减少的收入正是出租车司机的收入。

  当然还可以有第二个方案:

  那就是上了萝卜快跑后,屏幕上有一个选项,选择我要保护出租车,那就按出租车价格收费。

  以上方案,难道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案吗?

  1、那些支持要保护出租车的人,他们本来就不想要低价的无人车服务,那出原来一样多的钱,他们没有任何利益损失,并且萝卜快跑还不骂人,还不拒载;服务更好。

  2、我们这些支持无人驾驶的人,依然享受了低价的服务,我们拿到了我们要的;

  3、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可能增加了,因为有大量的人要保护他们,汽车数量翻一倍,四分之三的人支持保护,五成的收入直接装口袋,这样他们不就有稳定的收入了吗?

  你看看,这是不是一个绝佳的方案,各方诉求全部得到满足?

  这个方案能执行吗?当然不能。

  因为,大部分反对无人驾驶的人,绝不会在自已的消费利益上让步,凭什么我们就要比别人贵一倍的价格。

  现在这种舆论不过是一种情绪:

  1、表达同情出租车司机,有一种同情弱势的社交价值,别人会说他是一个好人;而我们则被骂为社达;

  2、对于技术进步不会导致失业这个问题缺少认知;

  3、这只是口嗨,他们绝大部分人不会愿意多支出一分钱来为失业的出租车司机解决困难

  因此,千万不要在意这种虚情假意、表面温情脉脉其实一分钱都不想出的这种假舆论,中国应该坚定不移地推动全自动驾驶。

  一个有利于所有消费者的事,不能推广,才是奇怪的事。

  否则,就是一场内部的贸易战,即某一些团体为了保护自已的固有利益,可以不顾全体消费者的利益。

  如果无人出租车被他们消灭了,紧接着就是消灭电商,消灭机械手。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2 20: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