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哥大在校生:在学生抗议风暴中心,我们看到...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最近,美国大学的学生们正在见证历史。
在过去的一周里,从哥伦比亚大学开始,美国顶尖大学陆续有学生因参与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遭到校方严厉打击,被警察从校园中逮捕。
4月18日,哥伦比亚大学有108名学生被捕;4月22日,耶鲁大学有超过40名学生被捕。之后,包括哈佛大学、纽约(专题)大学、爱默生学院、南加州(专题)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在内的多所校园中都爆发了抗议事件并有师生被捕。
目前,随着事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顶尖大学正参与到这场风暴中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乔治城大学、加州大学等名校的学生组织都计划或正在举行全天的集会和抗议活动,声援巴勒斯坦以及其他学校的被捕师生。
发展至此,这场由声援巴勒斯坦开始的抗议游行,已经不再只与巴以问题有关,而是上升到了在美国政府长期支持以色列(专题)、忽视巴勒斯坦人权问题的大背景下,权力机构联合高等学府,通过强权剥夺学生言论自由、学术自由的高度,呈现出了星火燎原的趋势。
作为“风暴中心”的哥伦比亚大学,除了学生因占领校内草坪、搭建帐篷营地的抗议活动被捕以外,一度还传出了“警方持枪包围校园”、“学校全部停课”、“被捕学生遭退学”的消息,这无疑也牵动了国内学生和家长的神经,学生们的安危显然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但对于国内的“吃瓜群众”们来说,面对各路媒体漫天飞舞的消息,要鉴别真假、梳理脉络并不容易。
事件真正的起因经过是什么?校园内真实的情况如何?有哪些消息并不属实?哥大学生们又对这次风波有什么看法?带着这些问题,Eduknow采访到了两位目前正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小芊和雷子,请他们作为校园前线的见证者,来谈谈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为尊重隐私,文中使用的学生名皆为匿名)
没有停课、没被包围
4月18日,哥大草坪抗议活动开始的第二天,校长Minouche Shafik信守了对国会议员的承诺,授权纽约市警察进入哥大校园,对扎营示威且不肯离开的学生进行强制清场。
这场清场最终导致了108名学生被捕,是自1968年哥大的反越战抗议示威、占领校园运动以来,美国警察首次进入大学对学生活动进行武力镇压。
部分被捕的哥大学生在被警局释放后,仍遭到了学校无限期停课的处分,甚至被冻结了校园卡,不得进入学校的宿舍和食堂进行住宿和就餐。学生们的遭遇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目前已有大量学校老师公开声援学生、谴责学校,被拆除的抗议营地也在哥大的另一片草坪上被重新搭建了起来。
关于传得沸沸扬扬的种种消息,作为哥大学生的小芊,进行了几点辟谣。
首先是“哥大全体停课”的新闻,小芊明确地表示,哥大并没有停课。
“停课其实指的是被捕的108名学生中,学校对当中一部分人的处理是停课(suspended)。对于全校的其他师生,学校并没有宣布停课。其实还有一周就期末了,大家都要去上课,反倒是有一部分教职工为了声援被捕和被停课的学生,主动罢课参加抗议去了。”
关于“全部转网课”的说法,小芊也如是澄清:“学校只是对剩下一周不到的课和期末考试做了调整,增加了可以线上的选择,但大家还是可以线下去上课,事实上大部分的教授也还是在线下的教室里授课。这就和疫情期间的“混合制”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去线下还是线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强制上网课。”
不过,在小芊看来,校方这种处理方式也有欠妥之处。比如允许学生上网课的初衷虽然是保护学生、避免冲突升级,实际效果可能却非如此。
“因为网课,大家都跑到草坪上边晒太阳边抗议。原先至少还得要去教学楼,现在直接到草坪上打开Zoom,把摄像头和麦克风一关开始抗议,其实等于就是不用上课了。”
同样极为被关注的,是“纽约警察荷枪实弹包围哥大”的消息。
“这个消息在我看来是不够准确的,至少我没有亲眼看到持枪的警察,我相信警察中当然是有持枪的,但绝没到‘包围’哥大的程度,他们更多是扮演维护周边秩序、避免发生暴力冲突的角色。”
据多家媒体报道,上周的清场和逮捕行动,由于警方事先进行过沟通,学生没有采用暴力方式进行反抗,实际过程中警方也未和学生发生明显冲突,整个过程相对平和,并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面对部分媒体报道的失实,小芊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有一些媒体的账号,甚至是较大的平台,为了抓人眼球会用比较夸张的字眼,包括很多我爸妈转给我的文章中都有不少的偏见和误解。很多报道中提到了封锁校园、警察执法,所以家长们会误以为哥大的校园里现在很危险,我尊重其他同学想法,但我个人的感受是,在校园内基本没有人身安全的重大风险——校园里还没有纽约的地铁危险。”
“再比如停课这件事,先不说其实我们没有停课,我自己一会儿就要去上课,更重要的是其实停课在美国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国内或许是'学习第一',但在美国校园里,因为政治、教职工待遇等问题发生罢课游行的情况其实一点也不罕见。”
对于草坪上连续进行了多日的抗议活动,亲临过现场的雷子也给出了细致的观察。
“草坪上的抗议活动其实并不混乱,相反还有着很认真的管理,示威非常和平,这和媒体渲染的暴力冲突很不一样。
比如草坪上有一个主要的入口,有围栏和守门人,当你进入的时候,会有人来问你是不是第一次来,你的来意是什么?入口还有一整块的板上写着很多指南(guideline),说明这次活动的细则和注意事项,包括为什么要组织这次活动、尊重个人边界、保护成员隐私、拍照需要获得对方同意等。
能看出大家很珍惜现有的成果,他们也不希望有人有越线的行为,这可能也是这次事件始终没有向暴力方面升级的原因。”
校园历史正在重演
随着抗议事件的不断发酵,牵扯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包括本校学生、教职工、管理层、董事会、纽约警察、市民、以及学校的捐赠金主和美国各级政要,各方都有不完全一致的立场和态度。
比如众议院院长Mike Johnson前天就站在学校行政楼门口召开媒体会议,批评校长处事不力、没能保护校内犹太师生的安全,建议学校整个管理层辞职。
同时,他也收到了人群中“Mike you suck!"的回应。
作为学生的小芊和雷子,感到了事情的复杂性,也清楚地知道很难有人能清晰地看到校内外情况的全貌。
但在他们看来,对于哥大学生群体,这次事件的导火索,也是学校管理层最错误的决定,就是动用警力强行镇压抗议活动。
“哥大在纽约的市中心,校史上永远有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游行抗议,甚至学校以此出名——从1968年最著名的反越战抗议,到1994年关于文化学习、女性作品加入核心课程的游行,再到现在的巴以冲突。作为一所比较激进的、经常处在政治漩涡中的大学的校长,应该在巴以冲突开始时就对校园内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预判,更不要说这次事件发生在半年以后了。”小芊这样解释道。
实际上,本次哥大抗议活动爆发的最初原因正和校长Shafik上周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表现有关。
4月16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决议,谴责在抗议活动中被巴勒斯坦支持者广泛使用的口号“从河流到大海,巴勒斯坦终将自由”,并认定其为“反犹主义口号”。
4月17日,继去年迫使哈佛和宾大的校长在校园反犹问题上表态,并导致两所藤校的校长双双辞职之后,国会众议院教育委员会再次举办听证会,叫来了以校长Shafik为首的哥伦比亚大学领导层。
Shafik在三个小时的听证会上表现了圆滑、顺从的姿态,她承认哥大的部分师生确实发表了反犹言论,并承诺学校会采取严厉的措施来对抗反犹主义,处罚涉及反犹言论和活动的学生和老师。
这样的表态尽管令议员们满意,却引发了在校学生的不满。在听证会当日,几十名支持巴勒斯坦的哥大学生就在校内的草坪上通过搭帐篷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加沙团结营地”,以此声援巴勒斯坦并谴责学校领导层的软弱态度。
“除了使用警力的错误以外,学校对于那些被捕学生的处理也值得商榷。对于那部分被释放的学生,不应该冻结他们的校园卡、不允许他们进学校的宿舍和食堂。因为这样相当于课不给他们上,也不让他们吃和睡,和对待流浪汉有什么区别?这只会让他们更加支持草坪上的活动。”
“这些违背了学生基本人身自由的做法,我认为是不对的。”对于被逮捕和处分的学生,小芊有着格外的同情。
学校对待涉事学生的处理态度,无疑正在把校师生推向对立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学校背叛了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有部分教授甚至开始用自己的力量谴责学校管理层——比如联合整个部门抵制学校,拒绝在期末考试后向学校递交学生的成绩单。
在雷子看来,这次抗议事件几乎就是1968年反越战事件的翻版。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68年那次的背景是越战,哥大由于要修建一个和种族隔离有关的健身房,导致反战和反种族主义活动一起爆发。最终在学生占领教学楼、行政楼一周后,哥大派警方介入,导致100多名师生受伤,逮捕了700多人。
“那次事情的后续就是那一届的管理层在第二年就全部辞职了,之后学校花了20年才从财政(endowment)等负面问题中走出来,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这两次事件的底层逻辑和走向是很像的,历史就是会不断重复,所以接下来发生什么我都不会太吃惊。”
关于校长Shafik的命运和学校未来的走向,雷子也并不乐观。
“校长其实不是一个单独的‘人’,她就像一个木偶一样在被各界的力量拉扯,变成了一种力量的投射。她现在对于各种政策的实施已经没有个人的自由了,被多方所共同声讨,辞职几乎是必然的。马上5月放假,到了下学期学校可能就会换一套领导班子。”
雷子认为,为了平息学生的抗议,学校或许也确实会满足一些诉求,比如撤出在以的投资与合作。但学校各方面受到重创已经不可避免,比如现在已经有‘大金主’宣布停止对学校的资金捐赠,也有很多学术组织在联名抵制哥大,不再和哥大有任何学术合作。
“我也听到一些新生说可能因此不再选择来哥大,这都是我能真切感受到学校正在受到的负面影响。”
学生理应得到支持
对于大部分参与这次活动的学生和学生组织,小芊和雷子不约而同地表达了支持。
客观来看,抗议学生的诉求并不激进。其核心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基本人权、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平民的攻击、通过要求哥大中止与以色列的任何关系(切断与任何以色列有关公司的投资与合作,关闭设立在以色列的分支学术机构和学术项目)来表达对以色列在战争中极端行径的抗议。
学生抗议的主题也并不是反犹主义(Antisemtism),其形式在巴以冲突开始后的大半年里都比较温和——喊喊口号、发发传单、在校园内部和平集会。
小芊说,美国大学向来标榜言论自由和多元思想,对相关的抗议活动本就不该采取强硬的处理态度。
“原则上说,只要不涉及极端的言论,不伤及无辜,不对他人产生人身威胁,我认为在校学生大多都支持有组织的、和平的活动。
前两天我来参加同在学校草坪举办的世界地球日活动,搞环保的学生组织和抗议巴以问题的学生还划分好了时间各自按计划开始游行,期间有一段时间双方还搞起了联动,聚在一起载歌载舞。”
雷子还提到,由学生运营的哥大校报Spectator和校园电台WKCR在这次事件里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让他深刻感受到媒体的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电台和社交媒体上,校报24/7不间断地持续报道新闻。在学校的电台里,可以听到所有最新的情况更新,在校报的Instagram上,每天都有几条或十几条消息发出来。因为没有利益关系,内容相对全面和客观,电台和校报成为了在这个时间点上校内师生都愿意收听和收看的新闻来源。
据雷子说,校园电台的同学们在工作期间曾险些被学校的安保赶出电台办公室,但最后以安保的道歉收场。
在任何的争端中,当双方的意见不一致,一些冲突和不愉快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更重要的是双方如何去沟通、如何达成共识,这是一个在雷子眼中基本且必要的过程。
“尽管有时会有一些代价,但只要参与者是理性的、能够思考他们所做的事情,我觉得这个过程都是健康、有价值的。如果不允许不同的声音,没有沟通的存在,也没有人去尝试,那永远不会有问题被解决。
最核心的讨论其实是,到底什么是‘反犹主义’?什么是越线的行为?作为没有涉身利益相关的中国学生,我并不能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我相信现在发生的事是一个向上的过程。”
我们为什么来美国上学?
作为校内的亲历者,小芊和雷子也给国内正在“吃瓜”的学生和家长们分享了他们的作为历史见证人的心得。
首先是学生,要重视“校史”这件事。
在申请美国大学做学校研究(school research)的时候,不光要看学校有什么学院和实验室、提供什么专业和课程,也应该好好看学校的校史。
校史重要的意义之一,是其奠定了校友们今后要用什么样的历史身份来给自己贴标签。
在今天,当一个学生给自己贴上哥大的标签,相当于把自己划分到了和1968年进行反越战抗议的同一批人当中,代表了自己和他们站在同一条战线,归属于同一个群体。
我们常说的校友自豪(school pride)其实不光来自于学生从一所学校毕业,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拿到了不错的薪水。
这种自豪更多也体现在学生自己成为了学校历史的一部分。当学校改造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在改造着学校,成就了彼此的身份(identity)。或者换句更熟悉的话说,“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
这也是为什么说“校史”是做school research的重要部分,因为只有细致地回顾历史,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地了解一所学校,建立合理的就读预期。
比如只有了解过哥大的校史,才会知道政治表达和游行抗议素来就是这所大学的一部分,在四年中经历一些游行和抗议是再正常不过的体验,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其次是家长,要放平自己的心态。
结合已经提到的具体事情上来看,家长的确不用太过担心,因为绝大部分的学校还是把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但凡有事情危及到学生的个人安全和基本保障,马上就会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和向学生们伸出的援手。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哥大选择让警察清场之后,学校教职人员纷纷站出来抗议施压,甚至到现场保护学生,也在全美其他学校点燃了巨大的反响。
更重要的是,家长应该在这些事件中思考,自己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出国,为什么想要孩子在美国接受教育?
如果只是为了读书学知识,在现在这样信息爆炸、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家里就能完成学习,恐怕不需要千里迢迢把孩子送到美国这样一个国家。
如果看到校园里的游行抗议就吓坏了,告诉孩子千万不能参与要离得远远的,那美国对家庭来说可能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美国本科教育中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要链接时事、了解世界、培养全球公民的意识。而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恰恰有着非常复杂的人文、历史、宗教、种族等问题,往好了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怀和文化,往坏了说就是时常会爆发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是应该被正视的现实。
所以,如果不是只为了让孩子学知识,就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孩子来美国读大学的意义,比如要了解校史、要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等等。
中国学生作为旁观者,在能够保护自己的前提下,适当地接触这些时事、见证历史,沉浸式地观察美国甚至世界中正在发生的社会问题,其实恰恰也是给自己最现实也最直接的教育机会。
这样一次免费的“社会大学课”,可能比无数堂“学术课”更加珍贵。带来的启发,无疑对学生们的视野和对世界的认知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正如即将要结束这一学年的雷子所说:
“对于我来说,通过在过去两周里的观察和思考,学到的东西可能比在哥大这一年学到的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