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什么东西都舍不得丢 往往逃不过这3种命运 很准

京港台:2024-1-16 00:02| 来源:知乎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什么东西都舍不得丢 往往逃不过这3种命运 很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现在社会很流行一个词,叫做:断舍离。

  断舍离,意思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以当下为契机,处理与周边人和事物的关系,舍弃那些会拖累自己前行的事物,要让外在绕着自己转,而不是自己被外在事物牵着鼻子走。

  通过断舍离,筛选出对我们真正有用的人和物,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舒适,让我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喜欢把什么东西都请进自己的生活,哪怕生活已经拥挤不堪,也不舍得丢掉任何东西。

  一般来说,一个人什么都不舍得丢,往往逃不过以下三种命运,很准。

  1、受过苦难,过于节俭

  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很多家庭都是家徒四壁,连解决温饱都很困难,所以,只要是自己拥有的东西,不管是好的、坏的,都会视若珍宝,不舍得丢掉。

  对于受过苦难的一代人来说,勤俭节约是刻在骨子里的。即使时代进步了,生活条件变好了,他们也不舍得丢掉任何东西。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当你对老一辈人说隔夜菜不能吃时,他们听见了,也答应了,但是当饭菜剩下了以后,他们还是不舍得丢掉,收起来第二天接着吃;

  当面对一袋水果,有好的有坏的,老一辈的人总是先挑出坏的吃,然后好的一直留着,直到好的也快要坏掉的时候,害怕扔掉浪费,这才舍得吃;

  的确,不管任何时候,勤俭节约都是值得学习和称赞的美德。但是,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如果节俭过度了,往往就会对生活起到负面作用。

  因为过于节俭,生活中任何东西都不舍得丢掉,只会让生活质量一直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因为过于节俭,一直食用不新鲜或变质的食物,只会让自己的身体素质不断变差。

  到最后,不仅生活环境和质量无法得到改善,还严重威胁了自身的健康,实在是得不偿失。

  2、遇事犹豫,选择困难

  有一些人,他们不舍得丢掉任何东西,不是因为经历过苦难,也不是因为过于节俭,只是单纯的选择困难,他们难以决定到底要扔掉些什么东西。

  这样的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想得太多,遇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也可以说,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以及自我判断的能力。所以,他们才无法做出取舍,什么都想要,但往往什么都把握不住。

  有句话这样说:生活中的大多数烦恼,都是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取舍。

  一个人生命的长度和宽度都是有限的,如果在有限的空间里,不能有效地去取舍,留下对生命有意义的东西,丢掉对生活没价值的东西,那么本来并不宽敞的生命空间就会越发拥挤,从而陷入困顿,停滞不前。

  说到底,人还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自我判断的能力,遇事少些胡思乱想,从自我出发,以当下为契机,适时做出选择和取舍,这样才可以让自己一身轻松、畅快前行,拥抱更加美好的生活。

  3、杞人忧天,患得患失

  还有一种人,他们什么东西都不舍得丢,哪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放在那里从来不用,也不愿意把东西丢掉,主要出于对未来的担忧,可以说他们过于患得患失,杞人忧天了。

  比如说,整理衣柜的时候,闲置了好几年的衣服,已经小了穿不下了,但是就是舍不得扔,总想着哪一天还会瘦下来,到时候可以穿;

  比如说,家里一些放置许久都不用的家电,放着太占空间,扔掉又觉得可惜,总觉得万一未来想用了,没有了还得花钱再买;

  再比如说,一些人把快递的纸盒子,购物的包装袋,都一一收藏起来,不舍得丢掉,想着未来哪天装东西的时候可以用得到……

  可是,结果往往是,当下不用的东西,以后多半也不会用。即使未来某一天,想象中的场景真的发生了,也会因为事发紧急,想不起曾经收藏过的东西;哪怕想起来了,也会因为家里存放的东西太多了,翻箱倒柜地找个半天,也不一定找得到。

  所以,真的没有必要过于杞人忧天。人生并没有那么多“万一”,未来也没有那么多“特殊情况”,不能因为对未来的担忧,而让自己无法安心舒适地享受当下的生活。

  结语: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一个人,唯有敢于舍弃对自己没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有机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及时对生活进行断舍离,就是给生活更多新生的底气。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3 01:2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