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如何与中国保持学术合作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时代周报》发表柏林自由大学和维也纳大学两位教授的客座评论,认为与中国的学术合作必须继续成为可能。《奥古斯堡汇报》发表评论,认为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威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将会是一记乌龙球。
柏林自由大学中国研究所教授Sabrina Habich-Sobiegall以及维也纳大学汉学家Christoph Steinhardt在德国《时代周报》发表联席客座评论,题为"与中国合作必须继续成为可能!"
评论写道:"鉴于与中国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德中学术合作面临不得不自我辩解的压力。大学、研究所被认为在与中国学术机构打交道时表现幼稚,以及财政上有依赖性。中国问题学者被认为仅研究'无批评性'的课题,并且没有充分地表明政治立场。此外,还有警告称,在德国的援助下,可军用或者具有战略意义的知识从德国流向中国。"
评论写道:"核心问题是:各机构能否确定与中国伙伴的合作不会违背基本价值观或者德国的地缘政治利益?倘若不能,那该怎么办?"
评论写道:"有一个建议是,在政府层面设立中国工作组,审查(学术)合作。然而,反对的理由是:基本法规定的学术自由必须在政治不得干预教学研究决定时,才能得到保障。民主价值观意味着不得架空民主的基本秩序。"
作者写道,柏林自由大学2021年设立了一个中国委员会,由中国问题专家和其他学者伴随与中国机构的合作。但许多其它德国高校缺乏相应的中国专业知识。
评论提及不久前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终结了与中国留学基金委(CSC)的合作,原因是其奖学金学生必须签合同,效忠国家。评论写道:"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没有认识到,即便没有合同,中国学生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况--对来自其它集权国家的学生来说也是如此。我们认为这一做法是错误的。"
评论写道:"一些机构对此力不从心。我们因此呼吁设立德国范围内的学术顾问委员会,不单由中国问题学者组成,而是跨学科的,为德国学术机构与中国的合作提供咨询。"
"乌龙球"
《奥古斯堡汇报》发表题为"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关税将会是一记乌龙球"的评论。评论写道:"当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威胁对廉价的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保护性关税时,这对德国汽车业并没有好处。"
作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布鲁塞尔可以也必须尽可能为欧洲汽车工业创造有利的框架条件,正如中国为其汽车工作所做的那样。"
评论回顾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历史,写道:"在巨大的美国汽车市场上,日本车型多年来备受青睐,其原因在于,华盛顿曾一度想要拯救本土制造商高油耗的大型车。"
评论写道:"日本车在一系列威胁的压力下,技术日臻完善,开发出高效的生产方法,不断适应顾客需求。后来,日本车干脆在美国设厂,进口税的话题也就成为过去。如今,丰田公司最大的工厂位于肯塔基州。"
评论写道,如果德国制造商想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必须想一想自己曾经的优势何在。"价格便宜的甲壳虫曾让工人阶级以及美国大学生一样兴奋,大众面包车让受到手工业者和嬉皮士的喜爱。保时捷911的曲线、梅赛德斯S级的奢侈以及宝马的驾驶动感让全世界的人感到惊奇。这些如今都需要对气候保护有利的转型。"
评论写道,1970年代,日本汽车进入德国市场时,曾一度被领头羊嘲笑。但随后,德国制造商接受了这一挑战。"正如那时一样,如今他们准备赶上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差距。这场有关保护性关税的辩论的主要推动者,是旗下有欧宝、标致和菲亚特品牌的强大的斯特兰迪斯集团,在面对中国竞争时,更应当在自己的流水线上寻找答案。"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