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G7成员国将团结一致应对中国 中国外交部抗议

京港台:2023-5-16 23:49|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27 )  | 我来说几句


G7成员国将团结一致应对中国 中国外交部抗议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G7峰会将在19日登场.有美国官员提前向路透社透露,包括美、英、法在内等七国领导人,将以相同的指导原则与中国建立关系。在这当中,东道主日本为何扮演关键角色?各国对半导体出口中国的限制,又有何共识?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本週将赴日本出席七国集团(G7)峰会,一位美国高官週一(5月15日)向路透社透露,这场峰会将显示各国领导人基于共同价值观,会对中国采取团结一致的策略,同时认可每个国家将个别妥善处理与北京的关系。

  这位不具名官员告诉路透社,拜登的日本之行将表明,华盛顿既能支持乌克兰,又能与印太地区保持前所未有的互动程度。

  为期3天的G7峰会将在週五(19日)开始,成员包括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这7个富裕国家。被问及上述7国能否在应对中国时保持团结,该匿名官员回答:“我认为,你可以期待的是,G7领导人将明确表示,在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共同策略背后,我们都是统一又团结的。”

  该官员补充:“同时,每个七国集团国家都将管理自己与中国的关系,但这些关系都围绕著相同的指导原则。 ”他说,虽然对中国立场是这次广岛G7峰会的“复杂议题之一”,但美国对达成共识“非常乐观”。

  他同时告诉路透社,此次主办国日本“在制定议程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日本“非常、非常关注经济安全问题,包括应对中国”。

  首尔梨花大学国际研究副教授李雷夫(Leif-Eric Easley)15日也指出,G7大部分成员都在欧洲,支持俄乌战争因而成为重中之重,但“作为七国集团在亚洲的支柱,日本特别注重调整国际秩序以应对中国的崛起”。

  此次峰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邀请了8个客座国家共同与会,包含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越南、印度尼西亚、科摩罗和库克群岛。美联社分析,这些嘉宾都与中国、俄罗斯有著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李雷夫告诉美联社,岸田政府的议程和其他客座邀请反映出其努力,“不是为了遏制中国,而是为了扩大国际联盟,以捍卫国家行为准则”。

  芯片禁令有共识?

  2年前,在英国举行的G7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曾就人权问题共同谴责中国。

  但上个月,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出访北京时的相关发言,使各国在如何应对中国的立场上出现了分歧。马克龙呼吁欧盟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并告诫欧盟不要被卷入由 “美国模式和中国过度反应”推动的台湾问题之中。

  针对向中国出口半导体技术的禁令,被问及7国领导人对此是否有共识、外界能否期待G7为此达成协议时,该受访的匿名美国官员表示:“各界都有共识,需要确保技术的安全性。我不想在有关讨论开始之前,就去谈论有哪些协议将成形,但我认为在半导体领域具重要地位的国家,在此事上都有高度的共识和广泛的协议。”

  “我认为你可以期待,各国将基于相同原则达成共同协议,以定义与中国的关系,”该官员说道。

  15日,中国外交部称G7国家为“富国俱乐部”成员,敦促该集团不能只从少数国家利益出发,损害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新闻会上表示:“美国胁迫有关国家对中国大搞经济脱钩、科技封锁、无理打压中国企业,绝不是什么‘公平竞争’,而是严重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

  汪文斌说:“日本作为G7轮值主席国不要为虎作伥,不要做经济胁迫的同谋和帮凶。”并呼吁G7“多想想如何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些实实在在的好事”。

  其他议题

  路透社报道,除了对中策略之外,G7也将把重点放在支持发展中国家所面臨的问题,包括债务危机和气候变化,他们也将讨论如何采取更大胆的行动,以加速清洁能源转型。

  峰会场边,拜登预计与日本、韩国领导人举行三边会谈。美国官员透露,谈论内容将涉及经济安全、扩大军事演习以及对朝鲜的共同关切。

  峰会结束后,拜登也将历史性地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当地短暂停留,接著前往澳大利亚参加5月24日的四方安全对话会议(QUAD),成员包括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此前,中国曾指责该集团为一个“亚洲北约”。

  (路透社、美联社、中国外交部)

 

相关专题:G7峰会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1 07: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