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案:追问真相非常重要,接受真相同样重要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如果我不活了,将会变得怎么样?”失踪106天后,胡鑫宇的遗体被找到,而他曾经写在物理课本最后一页的问题,答案仍然在书写中。是自杀还是他杀?如果是自杀,原因是什么?无论答案是什么,15岁的少年都回不来了,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悲剧。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细节和疑问被廓清。例如,为什么所在山头被搜索多次也没发现遗体?据现有信息,粮库占地面积大,遗体发现于粮库内的竹林中,位于粮库的角落位置,比较偏僻。胡鑫宇家属和学校老师曾经进入粮库寻找过,粮仓工作人员也反映未发现任何异常。胡鑫宇失踪后到底经历了什么,仍然需要尸检结果和现场发现的录音笔等来还原,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份警方通报。
从胡鑫宇失踪以来,网上对于该案的讨论和关注就一直居高不下。这其中,有父母寻子的急切,有对离奇消失的疑惑,有对花样生命的关心,有对父母爱子的共情,当然,也不乏博取流量的吸附。这些力量共同促成了对真相的追问。不论寻找的过程和结果如何,对真相的追问都是有意义的,追问的力量,正是来源于这些对他人命运的共情和关心。
随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各种猜测的声音在减少,但仍然不乏各种“推理”。目前,录音笔的内容尚未可知,但可以预见,录音笔的内容即使可以解析,也会面临是否适合公开的问题。胡鑫宇是未成年人,录音笔的内容涉及其个人隐私,若非必要,并不需要向社会公开。尊重家属和警方对是否公开的权衡考量,接受真相,是离真相越来越近时,公众心理必要的一剂预防针。
追问真相非常重要,接受真相同样重要。一方面,这样一个全国关注的案件,事关司法的公信力,当地必须慎之又慎,每一个办案环节都经得起审视,把案件办成铁案。另一方面,在最终的结论面前,要避免陷入“只相信自己眼中的真相”,因为接受真相才能更好地反思真相,避免悲剧。“如果我不活了,将会变得怎么样?” 胡鑫宇曾经追问过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给出更深刻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