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被宫女拿竹竿戳死 一代“兵仙”韩信死的窝囊

京港台:2024-12-18 05:47| 来源:夜半读诗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被宫女拿竹竿戳死 一代“兵仙”韩信死的窝囊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所谓“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作为一代“兵仙”“神帅”,韩信领兵作战的能力可谓传奇,即便是后世的军事家们反复推敲,也难以完全领悟其中的奥秘。

  古人取外号是有讲究的,所谓“仙”指的是本人达到极高成就且具有不可复制性。

  韩信率汉军暗度陈仓,平定三秦;背水一战,击败赵军;巧施妙计,灭齐楚联军……一生未尝败绩,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可是,你知道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是怎么死的吗?

  竟是被宫女用竹竿活活戳死的!还因此成就了两个成语,给后世无限警示。

  韩信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而且是用这么残忍而奇葩的方式?留下的又是什么成语呢?

  01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一生不仅传奇,更是造词技能满满,仅仅35年人生,竟然衍生出近30个成语,而且个个脍炙人口、耳熟能详。

  韩信早年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上,曾经跑去亭长家蹭吃蹭喝好几个月。

  亭长的老婆可讨厌死他了,一天早上提前把饭煮好并且吃光,韩信去了一看没饭就知道自己不招人待见了,一怒之下再也不去了。

  他只好去城下钓鱼填填肚子,一个清洗棉絮的老婆婆看见这人饿坏的样子,就把自己的饭分给韩信吃。

  等到韩信功成名就,被封为“齐王”后,就命人给老婆婆送来黄金一千两来答谢,这就是成语“一饭千金”。

  还有更著名的“胯下之辱”,韩信年轻时曾忍受从恶少胯下爬过的耻辱,后来成为他能伸能屈的象征。

  韩信这人虽穷,却有傲气,对自己的未来超级自信。

  比如他母亲去世后,家中已经穷得连办丧事的钱都没有了,但韩信还是找了一处又高又宽敞的坟地,想着将来那坟地四周能安置下一万户人家来守墓。

  秦末群雄并起时,韩信也仗剑走天涯,准备去闯个名堂出来,可惜先投靠项梁、项羽,后投靠刘邦,均不被重用。

  当时在刘邦手下,韩信当的是个管理粮仓的小官。

  就算只是管个粮饷,他也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即把新粮从前门运进,旧粮从后门运出,防止粮食变质,这就是成语“推陈出新”。

  可见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而这点光芒就被萧何发现了,赶紧跟刘邦举荐。

  可是萧何的话都不好使,韩信仍不被看重,于是准备跳槽偷偷溜了,萧何独自一人骑马追赶韩信,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跟刘邦举荐韩信时,还创造了一个词——“国士无双”,意思是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这样一闹腾,刘邦终于信了,从此韩信被任命为大将,开始了他的开挂之路。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独当一面”……这些成语都是韩信功绩的注脚。

  02

  不过,刘邦在楚汉之争胜利后,就开始看“功高震主”的韩信越来越不顺眼了。

  有人上书控告韩信谋反,周围的将领们也都说:

  “赶紧发兵把这小子坑杀了吧!”

  可陈平就提醒刘邦:直接发兵攻打,你可能根本打不过韩信啊。

  于是刘邦假装巡游云梦泽,却在巡游过程中,趁韩信前来拜见之际,将他逮捕,“伪游云梦”这个成语,便成为了阴谋诡计的代名词。

  韩信被逮了,在囚车上大喊:“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意思是,狡猾的兔子一旦死去,追捕的猎狗就该被烹煮;高飞的鸟儿一旦绝迹,优良的弓箭就该被敛藏;敌人的国家一旦破灭,谋划的臣子就该被消亡。

  不过这一次,刘邦没有杀韩信,只是把他削去王爵,改封为淮阴侯。

  韩信当然不满了,心怀不忿,在家里生闷气,也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

  其实此时有个人比刘邦更希望韩信死,那就是刘邦的老婆——吕后,因为刘邦在时韩信不一定反,刘邦去世后韩信就是个威胁自己儿子统治的大雷。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发动叛乱,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据说他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

  结果这消息被吕后获悉,她想把韩信招来解决了他,可是自己的话他不一定听反而坏事,那就得指望萧何了。

  为了表示忠心,萧何也得十分配合,他派人去跟韩信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要来祝贺,还忽悠说:“你就算生病,也勉强去祝贺一下吧。”

  

  当时又没手机什么的通信很不发达,韩信不知有诈,也可能是素来信任萧何,于是只好入宫。

  韩信走入未央宫后,就被埋伏的武士捆了起来,押入长乐宫的钟室。

  传说“功臣不可见天见地,不可用刀刃所杀”,意思是韩信作为功臣,不能在见到天(即露天)、见到地(即地面)的情况下被杀,也不能被刀刃等金属武器所杀,否则会遭天谴。

  于是吕后选择在封闭的钟室内,用布将韩信兜起来,使其不见天、不见地,然后让宫女们用削得锋利的竹竿刺死他。

  

  随后,吕后更是残忍夷灭韩信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这就是成语“钟室之祸”的由来,后来成为比喻功臣遭忌被杀。

  当初慧眼识珠举荐韩信的是萧何,现在送韩信走上末路的还得是萧何,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等到刘邦平叛回来,听说韩信的死讯有啥反应呢?

  司马迁的原话是:“且喜且怜之”,

  帝王之心可见一斑。

相关专题:韩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史海钩沉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7 14: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