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航空公司正悄然缩减往返中国航班

京港台:2024-8-27 11:06| 来源:世界日报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美航空公司正悄然缩减往返中国航班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当中国经过数年的新冠疫情封锁后重新开放边境时,西方航空公司似乎准备重返这个曾经熙熙攘攘的市场。

  去年,外国航空公司争先恐后地恢复飞往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直飞航线,毕竟中国向来因输出挥金如土的游客而闻名。有些业者甚至吹捧增加航班时刻表的决定。

  但一年过后,航空业者的情绪看来却截然不同。

  几家西方航空公司正在削减一年前恢复的航班。航空业分析师表示,这是由于中国经济下滑,需求不煴不火。

  莫斯科对乌克兰战争造成的营运成本上升和西方航空公司避开绕行俄罗斯领空的延长飞行时间,压缩了它们的获利,使它们的竞争力低于中国竞争对手,而中国竞争对手则受益于国内游客长期以来偏好会讲中国话的空服员的执著。

  雪上加霜的是,紧张的地缘政治使中国与美国以及华盛顿一些亲密盟友之间全面恢复航班的希望破灭,因为西方游客大多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以外的其他地方。

  麦肯锡合伙人萨克森(Steve Saxon)表示,“外国航空公司恢复飞往中国的国际运力的速度, 比不上中国航空公司恢复国际运力的速度。”他负责该谘询公司的中国旅游、物流和基础设施研究团队。

  他补充说:“甚至在达到新冠疫情爆发前水平之前,外国航空公司就已经开始缩减其航班运力,因为它们在其航线网络的其他地方拥有更多的获利机会。

  达美航空就是其中之一。该航空公司证实,由于“市场旅游需求复苏较慢”,该航空公司已暂缓恢复洛杉矶(专题)至上海航线的计划。

  英国航空将从10月26日起直至2025年11月前暂停伦敦飞往中国首都北京的航班。

  维珍航空也在同一日安排上海飞往伦敦的最后一班航班。一位航空公司发言人表示,暂停这条25年前开通的航线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萨克森表示,由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影响,欧洲航空公司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

   飞行时间因俄乌战争而延长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国航空公司受益于俄罗斯广阔空域飞往欧洲和北美的更短的北方航线。相较之下,出于安全考虑,其他国家的航空公司已被禁止进入俄罗斯领空或选择绕行。

  萨克森表示,“欧洲航空公司的航班如果飞行时间延长两小时,可能会额外花费8000至1万美元的燃油成本。”并指出,机组人员成本和维持服务所需的额外飞机成本也更高。

  这似乎就是维珍航空退出的原因。该公司8月稍早发表声明表示:“由于无法飞越俄罗斯,因此飞行时间增加,营运成本变得越来越高。”

  该航空公司表示,从上海飞往伦敦的航班需要多花两个小时,回程则需要多花一个小时。

  这使外国航空公司处于不利地位。萨克森表示,如果在10小时飞行和12小时飞行之间做出选择,大多数旅客会做出什么选择显而易见,“人们不喜欢坐太久的飞机。”

   航班谈判受地缘政治影响

  萨克森表示,大多数从北美飞往中国的航班不会飞越俄罗斯,对于那些受空域限制影响的美国航空公司来说,绕道问题相对较小。然而,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航班受到仔细谈判的双边协议的约束。

  美国运输部3月下旬将中国航空公司每周往返美国的航班配额,从今年稍早的35个增加到50个。但这仍然只占2020年初新冠疫情限制航班前双方允许的每周150多次往返的一小部分。

  两国一直在从高端半导体到南海争端等一系列问题上发生冲突。

  追踪航空业的Endau Analytics创办人尤索夫(Shukor Yusof)表示,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是“航空业的重要关键结构”,不容忽视。

  他表示:“我们与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关系正进入一个非常困难的阶段,这肯定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因为航空业是一个全球性产业。”

  尤索夫表示,虽然航空公司认为可以仅根据商业环境制订策略,但现实情况是,该行业也是“由利益考量因素的政府驱动的,特别是对中国而言”。

  他也表示,北京在积极吸引外国游客的同时又鼓励中国公民乘坐本国航空公司航班,显然作法不够公平。

  在美国航空业延后恢复中国航班的同时,中国国航在3月又增加了两个航班,分别是从中国首都北京飞往纽约(专题)和飞往洛杉矶。其他中国航空公司也增加了飞往美国的航班频率。

  根据航空分析机构Cirium的数据,中国航空公司每周往返美国的航班数量已达到50班 次,而经营中国航线的3家美国航空公司达美航空、美国航空和联合航空仅飞行35趟航班。

相关专题:航天航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6 10:4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