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看懂的人不多! 巴黎奥运开幕式背后的文化内涵

京港台:2024-7-29 11:43| 来源:钛媒体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看懂的人不多! 巴黎奥运开幕式背后的文化内涵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奥运最新消息!实时播报

  文/王新喜

  这届开幕式在法国塞纳河上举行,也是历史上首次在开放式水域举行的奥运开幕式。但这届巴黎奥运会又被吐槽了,原因还是穷。一共200多个国家,只准备了85条船。中国队派了40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登船的只有44名,还跟其他国家拼船。要不是马龙奋力举旗,都看不出中国队在哪。

  

  高赞的网友评论都是这样的:“法国成了历史上最差的一届开幕式。”、“最差也是最朴素的一届奥运会,资本主义衰败气息扑面而来。”、“这一刻,全球都深刻感受到法国的财政拮据,记住了法国的节俭。”

  

  

  其次是这届开幕式被吐槽分不清主次。给运动员的镜头太少,中国队的镜头可能10秒不到。因为运动员进场、文艺表演、火炬传递多线同时进行,镜头分给运动员的就少了。

  

  有网友提到,多次出现的“燃冬”环节,连央视解说员都闭麦。以及花了大半天去介绍的女性雕像、女骑手在塞纳河磨磨蹭蹭等等,如果换成张艺谋导演的话绝对无法忍受。

  但如果我们认真看,这届奥运会其实背后有可圈可点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意义在。

  奥运会一开始,戴上面具的神秘火炬手穿梭于巴黎的各个屋顶,串起了法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原以为神秘的蒙面人是魅影——毕竟,法国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的蒙面形象,比如《铁面人》《歌剧魅影》等。

  

  当看到他挂着钩索滑过街道……原来致敬的是刺客信条!他站在了城市上空的制高点,俯瞰整个巴黎,然后运用一系列高速运动镜头、超广角镜头以及慢镜头特写来一幕幕展现法国文化。

  

  开幕式在卢浮宫那段,火炬先经过胜利女神像、维纳斯和《蒙娜丽莎》三大件。都是法国自己17-19世纪的文化宗师。

  而开幕式现场燃放烟火,烟花呈现出法国国旗的颜色,白日焰火绽放于塞纳河畔,起初浓烈炙热,而后自由挥散,颇为惊艳。

  

  我们看到,火炬手一路路过脚手架上修复巴黎圣母院的工人、路过正在工坊制箱的LV工人、以及路过铸造厂冶炼最后一枚奥运金币,路过了德拉克罗瓦的《自由领导人民》,路过了国旗下巴黎市政厅顶德加描绘的芭蕾舞者,路过了卡门曲调里的浪漫......

  

  在隐性致敬表彰了工人阶级之余,各地标处的表演团队还向现场观众展示不同形式的歌舞。

  

  火炬传递还融合了《蒙娜丽莎》被盗、电影诞生等重要文化元素,甚至加入了幽默的小黄人元素。此后,一个个女性历史代表人物雕像升起,回归这届奥运的主题之一。

  

  开幕式表彰的伟大女性中,有一位叫西蒙娜·韦尔。早先拿破仑时代,法国人堕胎是重罪,最多可判二十年。1923年,法国流产者可判五年,罚到一万法郎,堕胎妇女最高可判三年。1942年维希甚至将堕胎定为死罪。而1975年,西蒙娜·韦尔提出划时代的“面纱法案”,法国堕胎合法化,允许怀孕十周前堕胎。该法案对法国乃至世界都有影响。

  

  此外,在这次开幕式,齐达内带着火炬到了地铁后传给孩子,孩子们走入下水道,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雨果曾在《巴黎圣母院》中花了整整一章写过这个下水道,此时歌剧魅影的旋律响起,一个神秘ghost载着孩子们驶入塞纳河,引出史上首次运动员乘船入场。

  

  

  而这次的开幕式,运动员们的出场不是在传统的跑道上游行,而是在塞纳河上乘坐船只,共有206个代表团、近7000名运动员搭乘轮船,沿着塞纳河由东向西航行约6公里。途经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协和广场、大皇宫、荣军院等法国标志性历史建筑地标。

  

  而在巴黎圣母院有特别的演出,闪现了《巴黎圣母院》的影视作品片段,以纪念这座正在修复中的伟大建筑。

  

  这种户外概念不仅使巴黎2024成为观众最多、地理覆盖范围最广的开幕式,而且也是奥运历史上的一个创新。

  

  此外,这次开幕式展现的火车进站+月球旅行记+小王子+小黄人,专门给了世界上产生的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的镜头,致敬了新浪潮电影——从电影的起源到革命。

  

  

  T 台那个部分,第一个镜头致敬了《最后的晚餐》的构图。这个T台其实不仅仅是一个走秀,而是一个充满戏剧张力的完整的表演。

  

  另外是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体现在一名女骑手身披五环旗、骑着机械马从塞纳河上飞驰而过,将五环旗送达特罗卡德罗广场,既展现了浪漫,也展示了科技元素。

  

  黑人女性手执三色旗,高唱《马赛曲》,这首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歌曲铭记着自由、民主思想及其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另外,开幕式上惊现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这是法国大革命前的最后一位王后,在1793年被送上断头台,此后法国就由此走向了共和。

  

  开幕式最后请正与病魔做斗争的席琳·迪翁演唱,也是个颇为震撼的高潮。

  

  这种全民参与到体育盛事来的画面以及多元化文化的融合,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放与包容……而开放式的空间与运动镜头正是在传达一种奥运精神——运动精神在这座城市中无处不在。

  

  有网友感叹:“法国人有点东西,竟然把齐达内、地铁停运大罢工和魅影结合在了一起,搞了一出很有质感的出场,用天花板高度的远景镜头引出卢浮宫文物,巴黎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悲惨世界,断头皇后,唐璜,摇滚红与黑 ,断桥恋人,自由引导人民,卡门.......这一段段法国文化的连续呈现,伴随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渐入佳境。”

  

  考虑到这是奥运会开幕式,不是电影,这么搞,其实也呈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

  网友们说到的巴黎“穷”奥运来看,由于奥运会的国际影响力和意义已经下滑了许多,所以奥运会给举办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变得更加重要。

  

  现如今很少有国家会打肿脸充胖子上赶着办奥运会了(上一届东京奥运会,日本(专题)亏损210亿美元)。法国的这些举动,一方面融合了大量娱乐性、观赏性和大量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很好地缩减了开支,包括采用现有或临时建筑,在气温维持在二十多度的环境下坚持节能低碳,不安装空调;开幕式以开放式形式举办,免除场地及衍生费用。

  尽管法国这么省,也还是把预算干超标了。但相对而言,估计至少能少亏一点。

  法国人用行动为我们做了示范,奥运会其实正在失去了严肃的国际意义,讲宏大叙事是一种风格,但自由松弛感、借助奥运来叙述本国文化也是另一种风格,让观众看完奥运会之余,也能对法国文化流连忘返,去景点多看看,拉动旅游消费,一举两得。法国也向我们展示了,即便是世界顶级赛事,也没有必要大兴土木搞重复建设,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基础设施,够用就可以了,而且这个过程,也不需要购票入场,普通老百姓也能自由观看参与其中,何乐不为。

  

  奥运会讲排场的时代过去了,这种法式的松弛感,将它解读为破落或者穷,无疑是一种局限了,正如有网友说到,在今天的时代环境下,与其恢复奥运会旧时代的荣光,不如直接拥抱年轻人的新世界,尽管天气不佳,但塞纳河绊的彩旗招展与锣鼓喧天,观众们的热情并未减退,约32万名群众在塞纳河沿岸用目光和呐喊向运动员们致敬。这证明了法国开幕式,在当地百姓的心目中是成功的,这或许已经足够了。

相关专题:法国,奥运会,冬奥会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体育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9-16 09: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