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立场软化 习近平被迫向现实低头

京港台:2024-7-24 05:13| 来源:ABC中文 | 评论( 41 )  | 我来说几句


立场软化 习近平被迫向现实低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习近平最新动态 追踪报道!

  为经济困境软化外交立场 中国菲律宾就南海达成临时协议

  中国与菲律宾就南中国海的一起争议事件达成一项临时协议,这表明北京的外交立场可能有所软化。

  该协议是在中国共产党五年一度的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会(三中全会)后达成的。一个月前,菲律宾军方报告称,中国海警使用强力水炮阻止菲律宾海军人员运送补给品。

  中菲两国的协议规定,双方将“共同管理海事争端并缓解地区紧张局势”。

  然而,中国声称将监控菲律宾在海上运送补给的活动,并表示这将需要“事先通知”北京,这引起菲律宾当局本周表示坚决反对。

  中菲两国的不同声明反映了中国长期以来在外交上的一种平衡策略,即在缓和争端和维护国内声誉之间寻找平衡。

  这种策略通常涉及搁置争端,同时在言辞上表明北京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决心。

  “在有争议的地区,我们可能会看到紧张局势增加,但本质上这仍然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主权争端,”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扎道炯说。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叙事,解决方案是不太可能的。然而,努力的目标是防止争端升级为冲突。”

  这种较为温和的外交和防御立场也在中国新发布的未来十年改革方案中有所体现,这一文件上周在第三次全会期间获得政治精英的批准。

  “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并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权,需要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主席警告说。

  这项涵盖经济、治理、军事和安全方面的综合改革计划,要求中国的党、政府和军队“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并“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改革方案旨在五年内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我们了解中国未来参与国际事务和国内的经济战略提供了一瞥。

  软化地区安全立场

  中国的主权争端在南海最为激烈,其争议涉及北京、越南、菲律宾和台湾等多个不同的主张。

  尽管菲律宾、日本、东盟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裁决,但北京和台北都拒绝接受其结论。

  中国当前的“九段线”的说法其实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源于中华民国政府,即现在的台湾。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习近平的外交风格从温和转向强硬,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逐年扩大。然而,中国政府近期采取较为温和的语调,将重点放在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形象方面。

  “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道路。外交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改革方案写道。

  在这份两万字的文件中,北京还强调继续进行军事改革,以维护海洋权利,保护北京在南海的利益,并建立一个“高效协调”的国家安全体系,以确保主权和领土完整。

  “加强落实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负责制的制度和机制,深化军队的政治建设,”文件称。

  “我们需要记住,南海的局势不仅取决于北京的愿望或偏好,也取决于菲律宾的国内政治,”扎教授说道。

  “菲律宾的中国政策是内政。对北京来说也是如此。双方都不能影响对方。”

  加强国家控制

  三中全会和改革方案延迟近一年才推出,被认为是中共内部对国家未来十年方向进行了重大辩论的迹象。

  其内容也反映了习近平外交理念的重大转变,文件强调增加对国际贸易的开放,并与全球经济规则对齐,同时也希望加入超越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框架,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经济和安全是不可分割的,”扎教授说。

  “没有与邻国的稳定安全关系,就没有经济机会。

  “为避免未来的冲突做准备的同时,经济基础也是有必要的。”

  尽管中菲两国的主权争端在1994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愈发激烈,但两国的贸易关系却出人意料地增长。

  2023年,中国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进出口总贸易额为61亿澳元(43亿美元),其次是日本的310亿澳元(21亿美元)和美国的300亿澳元(20亿美元)。

  今年6月,菲律宾社会经济规划部长表示,尽管南海紧张局势加剧,菲律宾仍对“任何国家,包括中国”的投资和贸易持开放态度。

  尽管马尼拉加入了美国总统拜登的PGI吕宋走廊,并在今年退出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并北京仍然承诺在未来十年进一步发展这项全球贸易计划,以促进其国内的经济发展。

  中国还旨在吸引外资到其欠发达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加强国家控制的同时,对经济参与采取微妙的调控。

  然而,分析师和投资者担心没有北京的直接干预,中国的经济前景令人担忧。

  国内挑战仍未解决

  习近平在三中全会上没有提到备受期待的经济刺激措施,尽管他宣布政府计划对“收入过高”的精英人士的资产进行监管。

  这一举措可能会进一步导致资本外流并损害国内经济。

  北京宣布经济发展的重点将放在进一步发展由国家控制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在改革方案中似乎很少被提及,而是被期望提振市场信心。

  “对于那些仍在市场中寻求短期、整体需求刺激经济措施的人来说,失望可能再次出现,”盛宝银行集团首席中国市场策略师黄永辉说。

  “在上周四的解读后,考虑到对第三次全会的温和预期和立场,这种失望应该已经反映在市场价格中。”

  “考虑到低预期,总体而言,改革方案是一个积极的进展,特别是对于那些关注中国经济未来五到十年轨迹的投资者,而不是关注接下来一两个季度整体需求的人。”

  周一,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罕见的直接市场干预措施,以应对日益恶化的通货紧缩压力。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投资者信心的晴雨表,香港恒生指数在三中全会后的周五下跌了2.03%。

  尽管习近平今年早些时候在对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贸易、投资和消费推出了多种政策转变,但最新数据显示,上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7%,低于市场预期。

  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下降了10.1%,城市房价继续下跌。

  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一度抢手的房产几个月无人问津,越来越多的地产中介倒闭。

  “随着世界前所未有的变化加速演变,局部冲突和动荡频繁,全球问题加剧,外部打压和遏制升级,中国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期,”习近平在周日的说明文件中警告说。

  那么,他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吗?

  习近平给自己设定了最后期限——2029年。

 

相关专题:习近平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19 15:1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