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云南南路美食街/夜市 [2016/09]
- 从刘志伟的孱弱看中国的奴性官员 [2012/02]
- 美国"一石三鸟"的斩首行动 [2020/01]
- 《清風徐來》電影《港囧》主題曲 - 王菲 [2015/10]
- 乌镇游 (上) [2013/06]
- 百慕達遊(三) 出海游船上的生活 [2013/11]
- 「我的天空」 王菲 [2013/09]
- 上海【成田屋】日式料理 [2015/11]
- “手撕牛肉” [2010/07]
- 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2011/09]
- 镇海保卫战 [2013/07]
- 荠菜豆腐羹 [2011/01]
- 镇海游: 郑氏十七房 [2013/07]
- 练毛笔字---思梅 [2011/01]
- 静安雕塑公园 [2013/06]
- 元宵节灯谜一 <字谜> [2010/02]
- 从康州枪杀案到“百善孝为先” [2013/03]
- 脑筋急转弯 (正经的) 12/20 [2011/12]
- 满人,日本人不是一回事 [2012/09]
- 从敲锣打鼓谈谈对平仄格律的看法 [2011/12]
- 我爱中国 [2012/07]
- 诗词小作业——《花香不断》接风天 [2013/08]
- 新一轮诗社作业: 咏荷 [2012/06]
- What is your justice? [2012/07]
- 《秋》古韵诗社第14轮 [2011/08]
- 临摹王羲之丧乱帖(行草) [2012/07]
- 学画国画 -- 花鸟 [2012/07]
从敲锣打鼓谈谈对平仄格律的看法
shen fuen
声律对近体诗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熟练地掌握声律,有助于创作出音调和谐、悦耳动听、富有音乐美的诗词作品来。许多年以来,人们错把诗词的平仄格律视为一门高深的学问、不可逾越的格律。其实平仄来自“四声”, 四声又可以归纳成平, 不平, 或者叫平仄。这样,每一句诗句就有了平仄声律。打个比喻, 平仄声律好比是敲锣打鼓, 锣平鼓仄。敲锣打鼓就是平平仄仄。敲敲敲打打, 打打打敲敲, 就形成了声律。
在“永明体”以前,诗坛上流行的是“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对仗,用韵也比较自由,锣韵鼓韵都可以用。南齐永明末,沈约、谢朓、王融、周颙善识声韵,盛为文章。他们用四声以制韵,定篇幅,写诗讲究韵律、对偶,世呼为“永明体”。
“永明体” 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全诗共8句,每句5个字,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锣韵、鼓韵就分开了)。三四句、五六句均为对仗句。既然为对仗, 第三、第四句(第五、第六句)的最后一个字平仄不同, 一打一敲。每一句的前面四个字是敲是打, 没有规定, 只要顺耳就行。
怎么敲打法才能顺耳? 当时文人好骈文(四六文) 声律, 敲敲打打,打打敲敲,敲敲打打敲敲。对于奇数字数的五言诗, 七言诗, 比四六文每一句多一字, 最后一字该敲一下顺耳, 还是打一下顺耳? “永明体”没有规定。沈约有诗句 “谁谓含愁独不见”,打打打,(三仄尾) 。 宋之问有诗句“明月的的寒潭中”,敲敲敲, (三平) 。千古第一七律黄鹤楼(崔颢) 中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打打打,敲敲敲, (三仄, 三平) 。三仄、三平有什么不顺耳?
为什么后来近体诗格律规定只押平韵? 可能是因为对仗规定“仄起平收” 而排斥仄韵结尾的律诗。因此近体诗的规定扼杀了仄韵结尾的律诗。那近体诗格律规定是谁的“功劳”? 是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宋之问诗品皎皎,人品低劣,遭人唾弃。
即使在近体诗繁荣的盛唐时期浪漫豪放李白和王维,仍然不屑于受格律的约束, 弥补了近体诗格律所排斥的区域。后来,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你最后要敲,我偏要打,柳宗元写出了仄韵结尾的千古五绝唱: 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孤单那, 唯独我柳宗元钓了仄韵之尾啊。
因此,如果把近体诗平仄格律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音,视为“钦定、王定”格律,必然由于过分追求形式的华美,再加上声病的限制,未免产生“文贵形似”(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之偏和“文多拘忌,伤其真美”(锺嵘《诗品序》)之弊。
如果把近体诗平仄格律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音,视为“钦定、王定”格律,必然排斥某些本应该属于律诗范畴的优秀作品。
总之, 如果把近体诗平仄格律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音,视为“钦定、王定”格律,必然影响了华夏诗词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