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掉的公立学校的老师们 [2022/11]
- 说说习上习下的中国结局 [2022/10]
- 一个体制的烂,往往反映在体育上 [2023/09]
- 活着——中国企业一切问题的根源 [2023/10]
- 泽连斯基生来就是英雄吗? [2023/08]
- 为什么“竟无一人是男儿” [2022/10]
- 从面相分析伊隆·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 [2022/08]
- 普京的面相与战争的分析 [2022/09]
- 从黄氏宗祠的反抗看中国人民的出路 [2023/08]
- 妄想皇帝登基后就不一样的人,到底是种什么心态? [2022/09]
- 停止公布失业率:“捂不住嘴,我还捂不住自己耳朵吗?” [2023/08]
- 为什么中国的恶性报复事件总是针对孩子? [2024/03]
- 为什么杰克·韦尔奇选错了接班人?你会选谁?(一) [2022/08]
- 不靠谱领导力(7)——尊重规则 [2022/07]
- “二舅”哪有快乐,他有的仅仅是不甘! [2022/07]
- 从“塔利班占领阿富汗一周年”谈对社会的改良型变革 [2022/08]
- 现在的时评人对中国领导人的想象,幼稚得让人发笑! [2024/06]
- 看过了太多人生,来聊聊命运 [2024/06]
- 对这个世界最安全的事,就是习近平的连任 [2022/08]
- GE的未来会走向哪里? [2022/08]
- 写给民办学校的校长们 [2022/08]
- 不靠谱领导力(9)——复杂系统的分析与梳理 [2023/01]
多年前曾写过一篇文章,《做自己?你会害了你自己》。这是我不及而立之时,对“做自己”的思考。
如今,已过而立,未及不惑,对于“做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
随着年纪渐长,经历成家立业,事业起伏,也感受更多人情世故,苦痛欢乐,对人生的体悟自然也会不同。
而今,这些经历与感悟,渐渐能让我体会到稻盛和夫在担当东京航空董事长时的心态,也便觉得可以写这篇文章了。
“三十”如何“而立”?Permalink年少之时,选择与可能性都是最多的时候,因此,绝大多数时候都自觉无所不能,有无限的可能性,也可以做任何事情。
但随着年岁渐长,遇到的磕绊也就越多,会逐渐发现很多事情非己可为。没能力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可选择的事情就越来越少。目标就越来越明确了。
大多数人在三十岁之时,能确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吧。
对于这个成长过程,奥托·夏莫的“U型理论”阐释的非常准确。
奥托·夏莫本是在研究组织变革时提出的这个理论,可是这个理论在解释人的成长与觉醒过程也出奇的好。
“U型理论”总共包含七个阶段:
下载:重复过去的模式——按个人的习惯思维方式看待世界;
观察:暂悬评判并用全新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转向:联结到场域,从整体的角度参与到情境当中,感知系统与自身;
自然流现:放下自身锢桎,联结到最深层次的源头,从而接纳自身的一切;
结晶:具化为愿景和意愿;
建立原型:就周围的实际情况来建立新的思维模型;
运行:在实践中运行新的模型。
人的深刻觉悟,总是这七个步骤组成的。这也是“三十”能否“而立”的关键。
如果不能真正领悟这样的觉悟之法,大多数人会重复自己“下载阶段”的思维模式,这些人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去体会和学习这个过程,直到真正开始觉悟。
但也有人终其一生都难以领悟这样的过程,他们会困于自己的“下载阶段”,并用各种各样的解释去合理化自己的思维模式。
生命与世界Permalink我认为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思想,是在我初中时所领悟的,即:
“每个人的生命都弥足珍贵,不只是因为构成你的元素,刚好偶然地在数十万亿颗星球中组成了一颗有生命的地球;同样也因为在生命繁衍的数十亿年中,成就你的基因源于数亿亿次偶然;即使到最后成就你的基因,也是上亿精子中的一个;所以你的生命就是大海中捞出的针,无数幸运和偶然造就。”
这种思想的形成可能源于卡尔·萨根,那个阶段读了很多他的作品;也有可能是早早产生的,对“作为人的自我”在茫茫宇宙中寻求意义的一种发问。
我是一位无神论者,所以我并不相信人会有轮回,能上天堂。
因而,我很自然的就认为,人的一生在宇宙中间只是短暂的一瞬,就像田野中成千上万只萤火虫中,闪烁的那一下!闪烁之后则永久消失,再也无法重来。因而不论酸甜苦辣,都是这珍贵一瞬的滋味。
我一直像流星一样在燃烧自己的生命,妄想让自己燃烧的光成为永恒。
但这终究是一种妄想!
不过,这种妄想也成就了我自己,让我从一颗可能根本不会划出光的流星,在天空中划出一段银线。
通透而平淡Permalink早年看过的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中对一个人理想的职业道路有一段讨论:
人生中最理想的职业有三个象限,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天赋,第三是经济趋势。(这或许出自吉姆·柯林斯,也或许是汤姆·彼得斯,时间久远,不太记得了。)
如果一个人能在一生中选对了这三个象限的共同区域,几乎都会有不俗的作为。
但能真正做到这种选择的人,少之又少。一方面环境所限,另一方面自我认知所限,还有更大的一部分,是运气所限。
因此,大多数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都会以兴趣作为首选,其次是经济趋势,最后才是天赋。
那么,即使某个人最后选对了那件事,是否就是毫无遗憾了呢?
命运的馈赠在于,你所选择的任何一条路,都是喜忧参半的。你既无法想象其他选择的幸福,也无法想象其他选择中的厄运。
有些不幸,反而催生伟大,正如梵高的苦痛,成就了他作品的伟大一样;而看似幸福的人,却往往是平乏中伴着苦涩地生活而已,这就是无数个“张大民”们所面对的生活。
正是当我真正认知这一点的时候,我才发现,通透并接受,生命自然。继而在一段时间后,才发掘生命本源的力量:Peace。
“Peace”是一种状态,真正珍惜每一点滴的生命。自然而然,想法就会凝结到一点,仅仅让自己在每一刻都变得最好。
我不要求任何事情,去帮助所有人,去影响所有人。我希望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
而我的收获,也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可以影响任何人,能让他们变得更好;我的客户也多到需要排队预约。
这种状态,是稻盛和夫在担当东京航空董事长时的心态,也是曾国藩在他日记中屡次提到的“静”字,更是李小龙所说的“水之道”。
遇之为缘,心存真切;心如止水,待物如初。
这是我2022年的总结,也是我2023年寄语。
后记Permalink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兴趣和人生,我也一直在问我自己,什么是兴趣?如何做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的自省和在工作上的痛苦,让我有了下面的感悟。于是就有了写文字的渴望,这种渴望就像一只在心里不断撕咬的蚂蚁,让人痛苦、焦虑。越是懒得动笔,这种痛苦的感觉就越是强烈——也许这就是真正的兴趣。
很多人自以为有兴趣,其实不过是新鲜感而已,他们不敢停下寻找新鲜事物的脚步,因为一旦停下这种脚步,生活就会变成一张忘了化妆的明星的脸,展现出它华丽面具之后的乏味和枯燥,那种感觉中的美丽荡然无存。很多人是依仗着这张面具的美丽,才拥有期冀明天生活的勇气的。所以那些不断寻找新鲜感的人,不敢停下来,他们一边处于寻找新鲜感的疲惫中,一边处于担心这种新鲜感不再存在的恐惧中。一旦有了要停下来问一句“我真正渴望的是什么”的念头,很多人就已经恐惧不已。
还有很多人一直处于一种迷茫的不幸之中,似乎从来没有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不满于目前或者之前所有生活和工作中的地位,而往后可能也会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这是非常明显的定位偏差,或是因为个人背景,或是因为能力,也有可能是没遇到生命中的伯乐,很多人就在这样的偏差中变成一片落叶,从一个树杈吹到另外一个树杈,在时间的长河中漂流。
另外还有两类人,他们生命的深度恰好匹配了自己社会的地位,在生命中从容淡定;一类是对生命的理解非常浅显的人,他们的痛苦源于他们从未认识到自己的地位,他们就像是一只在湍流中漂动的树叶上的蚂蚁。
我现在已经能体会稻盛和夫在担当东京航空董事长时的思考,是否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如果是,则自然会砥砺潜行,跬步以进,信念坚定,毫不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