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劳伦斯河评论 (已有 539,875 人访问过博主空间)

https://www.backchina.com/u/383113

马斯克危言耸听?火星殖民的意义与炒作

作者:圣劳伦斯河评论  于 2025-5-20 01:5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马斯克危言耸听?火星殖民的意义与炒作

作者:圣劳伦斯河评论
2025年5月19日

近日,马斯克再次大谈殖民火星, 他声称,如果地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那么地球只剩下大约10%的寿命,然后它就会变得非常热,以至于生命不可能存在。”火星殖民是人类的“人寿保险”。

在最近接受福克斯新闻“杰西·沃特斯黄金时段”采访时,马斯克给出了他对宇宙的预测。“最终,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将被太阳毁灭,”他说。“太阳正在逐渐膨胀,所以我们在某个时候确实需要成为一个多行星文明,因为地球最终将被焚毁。” 

马斯克在危言耸听吗?还是商业炒作?说火星殖民是人类的“人寿保险”, 怎么听都有点广告的味道。还是先让我们对马斯克的观点仔细分辨一下吧。

正统学术界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马斯克一部分上述观点。例如,天体物理学家普遍认为,太阳已经存在约45亿年,目前处于稳定发光发热的主序星阶段,而这一阶段还能再持续大约50亿年, 太阳正缓慢而稳定地走向毁灭。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燃烧温度越来越高,亮度也越来越高。预计在大约5亿年后,不断增加的热量将剥离地球大气层,使海洋沸腾,使地球不再适合居住。大约10亿年后,太阳将使地球表面温度达到70摄氏度,约 50亿年后,太阳将膨胀成一颗红巨星——很可能将整个地球吞噬。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天体物理学家的上述观点未必都准确和可靠。至今为止,天体物理学家尚未能直接测试太阳核心区的成分和温度,太阳核心区的反应机理是核聚变只是一种假说,未得到严格的证明,仍然有其他学者提出不同的模型,例如,太阳核裂变模型。太阳究竟已经存在多少年,还能持续多少年,今后的温度怎样变化,目前的科学界只采纳主流学界推崇的观点,事实上存在争论,不能完全确定,不同的模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按照非主流学者提出的太阳核裂变模型,太阳的温度并不是越来越高,而是总趋势向低,太阳并不是越来越膨胀,不会膨胀到靠近地球把地球烧毁或吞噬,所谓地球只剩下10%的寿命未必准确,实际上目前没有把握说出一个具体数字。有学者指出,目前天文学界在关注的K2-18和K2-18B双子星,红矮星K2-18可能是一颗正临近熄灭边缘的恒星,它的表面温度只有3000摄氏度,K2-18B可能是一颗刚熄灭并在向地球演化的行星,它的表面温度正在接近地球表面的温度。接下来K2-18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其内部是核聚变还是核裂变,这位学者认为人类有可能在短期内目睹这二颗双子星的历史性事件,因为K2-18表面温度可能从3000摄氏度突然断崖式下跌。

支撑宇宙起源和天体演化的基础理论如宇宙大爆炸,宇宙膨胀,时空(是否存在),恒星核聚变模型,等等,多尚在争论,不是毫无疑问的真理,对宇宙的真相,人类所知并不多, 即使是主流观点,也不能当作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马斯克的言论有点危言耸听。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地球确实面临一些严重危机,如最近几十年地球气候变暖让我们担心地球气温会否持续升高,以至出现极端高温;太阳围绕银河系旋转回到二叠纪位置,二叠纪大毁灭灾难是否重演,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五次大灾难,没有理由不认为人类不会经历第六次甚至更多次大灾难,这些大灾难何时爆发我们不得而知;太阳系和银河系的密度可能超出人类认知,许多行星看不见,行星碰撞地球概率到底有多大,我们其实不知道,可能性可能高于我们的估计;还有核战争,足以毁灭人类的大部分。对人类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于我们的准确预测,而是来自于我们对宇宙真相了解太少,盲区太多,大灾难将突然而至, 我们将措手不及。从这个意义上,马斯克火星殖民提高了人类文明延续的几率, 这是它最大的意义。当然,马斯克火星殖民还有多种意义,如,它是技术创新的驱动力。 为实现火星殖民,SpaceX开发的“星舰”(Starship)系统代表了航天技术的颠覆性突破。这款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超重型火箭,目标是将单次发射成本降至极低水平,从而推动太空运输商业化。例如,猎鹰9号火箭的成功回收已大幅降低近地轨道发射成本,而星舰若能实现设计目标,将开启大规模星际运输的新纪元。此外,火星殖民计划还推动了生命支持系统、辐射防护、太空农业等领域的研发,这些技术可能反哺地球可持续发展。
马斯克火星殖民激发人类探索精神。马斯克将火星殖民的愿景不仅在于生存保障,还在于拓展文明的边界。通过建立多行星文明,人类可以进一步探索小行星带、木卫二等其他天体,深化对宇宙的认知。这一目标也激发了公众对太空的兴趣,推动更多资源与人才投入航天领域。

但是,马斯克火星殖民也存在一定局限。火星殖民的局限性主要有四个:
1. 技术与环境的双重挑战
   火星的环境极端恶劣:大气稀薄(仅为地球的1%)、缺乏磁场保护、表面辐射强度是地球的数百倍,且昼夜温差可达100℃。科学家指出,即使通过地球化改造(如释放极地二氧化碳),火星也难以形成稳定的宜居环境,因为其缺乏足够的二氧化碳储备和磁场抵御太阳风侵蚀。此外,长期低重力环境可能导致人体骨骼退化、视力损伤等健康问题。

2. 经济与伦理争议
   火星殖民的巨额成本(如运送100万人需数万亿美元)与地球现存的社会问题形成鲜明对比。批评者认为,资源倾斜可能加剧贫富差距,而殖民计划更像是富豪的“技术乌托邦”,而非普惠性解决方案。伦理学家还担忧,大规模移民可能破坏火星潜在的原生生命证据(如微生物),阻碍科学发现。

3. 政治与商业化的矛盾
   SpaceX的商业模式依赖政府合作与市场回报,但载人航天的有限市场难以支撑长期投入。例如,星链项目虽在通信领域取得突破,却因政治干预(如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引发多国抵制,暴露了商业航天与国家安全间的冲突。此外,马斯克激进的殖民时间表(如2030年载人登陆)被质疑为“宣传噱头”,实际技术瓶颈(如生命支持系统)尚未完全突破。

4.太阳-地球演化模型偏差降低火星殖民的价值
如果太阳内部不是核聚变,而是核裂变,太阳不会导致地球表面温度持续升高,太阳不会把地球焚毁或吞噬,太阳系的行星是从恒星演变而来,昨天的地球是今天的太阳,今天的火星是明天的地球,那火星殖民的价值将降低,虽然火星殖民仍然具有伟大意义(尤其是长远看),但把预防地球灾难的重点放在地球本身将更具有现实意义。马斯克火星城市将采用地上地下结合模式,在地球上同样可以搞地上地下结合模式,这里不展开讨论。

综上所述,马斯克火星殖民是人类的一个伟大梦想,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一种重大选择。说“地球只剩下大约10%的寿命”有点危言耸听;说火星殖民是人类的“人寿保险”,略有夸大之嫌。即使它是人类的“人寿保险”, 至少,目前还不能肯定它是唯一的或最佳的“人寿保险”, 人类尚需考虑更多方案。马斯克是商人,不能完全排除他的火星殖民言论具有一定商业炒作之嫌。

评论 (0 个评论)

圣劳伦斯河评论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0 02: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