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再次访华的后面

作者:国华B  于 2023-7-28 05:0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已有6评论

美国军机在南卡罗来纳州海岸附近击落那只任性地飘过阿拉斯加和北美大陆的(中国大陆)气球后,美中关系急速恶化,俩国政府部门间的联系几乎完全停摆。为防意外,拜登政府一直尝试着重启与中国大陆同行的高层接触,并有所进展 -- 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和总统气候特使克里分别于6月和7月前往北京访问。7月下旬,早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百岁老人,前(共和党政府)国务卿、(共和党总统)国安顾问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也舟车劳顿地飞往中国大陆访问(下图 The New York Times)。


在这些访华的美国政府高官中,布林肯国务卿见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虽然见面时的规格不能让布林肯完全满意。耶伦财长和克里特使则与对应的大陆政府官员会面商谈。可纯属私人访问的基辛格,却在大陆得到了远高于美国政府高官的接待 -- 他不仅会见了中国大陆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还会见了大陆最高外交官王毅和国防部长李尚福。尤其是他与大陆防长李尚福的会见,让人颇感意外(下图2 Canal6Tv)。毕竟,基辛格乃美国一介平民,却能与大陆防长会见。而国防部长奥斯汀一直都希望与大陆国防部恢复联系并与大陆国防部长李尚福会谈,却不得要领。基辛格非但在中国大陆受到超规格的接待,他还收到来自大陆集体领导层的赞扬。如大陆前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表示,基辛格“为打破中美关系的僵局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增进两国间的了解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更是对基辛格评价颇高:他(基辛格)“以卓越的战略眼光,作出中美合作的正确抉择,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既造福了两国,也改变了世界。……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老朋友,中美关系将永远与亨利·基辛格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基辛格则回应说自己是“中国的朋友”。英国广播公司甚至暗示,“鉴于他在中国的巨大地位,(基辛格)可以充当美中谈判的幕后渠道。”


那么,为什么在美国政界早已式微的基辛格,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访华?

基辛格本人在与大陆国防部长李尚福会面时说,“我此访是作为中国的朋友而来。” 基辛格希望帮助美中双方 “消除误解、和平共存、避免对抗”。当7月20日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他时,基辛格表示,美中关系对于美中两国和世界和平繁荣至关重要,“我愿继续为增进美中两国人民相互理解作出努力”。基辛格虽然是一名过气政客,他似乎有着一颗赤诚之心,愿意为消除美中间误解铺路搭桥,为世界大同做贡献。

那么,中国大陆高层明知基辛格在美国政界影响力不再,为何依然对他如此不吝赞赏呢?

在过去十年里,政治气候急剧转向的美国,尽管两党在几乎所有的政策上恶斗,但在对华政策方面却达成少有的共识 -- 中国大陆是美国的竞争对手而非合作伙伴。在上任的头两年里,拜登政府基本退出了对华接触,转向战略竞争。拜登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和行动表明,美国非常认真地对与中国大陆的战略竞争 --建立了抗中的安全《四方会谈》(QUAD);并启动了排除大陆在外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明确表示台湾有事时美国将介入;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基础上逐渐将北约扩大至亚洲(下图 TIME)。


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大陆政府多半更加怀念美中处于“蜜月”或“友好”时的两国关系。 彼时的美国政府更感兴趣的是向美国出口开放中国大陆市场,而非对中国大陆出口关闭美国市场大门。对基辛格的超规格接待让北京发出信号,如果华盛顿恢复十年前的外交政策,两国关系会好得多。中国大陆同时也表明了其偏好的外交风格 -- 美国政府指派一名负责人来处理中国大陆事务。如乔治·W·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保尔森;奥巴马第一个任期的国家安全顾问汤姆·多尼隆。

于是,就有了中国大陆对于来访、愿意帮助促进美中关系的“美国朋友”的热烈欢迎,如习近平6月时接见2023年访华的“第一位美国朋友”比尔·盖茨(下图 twitter),和7月接待基辛格这位“老朋友”。对于中国大陆来说,代表科技界的盖茨和曾经驰骋美国外交界的基辛格访华谈美中友好,符合中国大陆团结美国有识之士继续为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确轨道发挥建设性作用的策略。因为中国大陆认为与美国友好相处符合中国的利益。


美中友好也符合比尔·盖茨和基辛格的利益,要不他们会顶着政治不正确的巨大压力,大老远的访问中国大陆给自己找麻烦?咱今儿个主要说说基辛格在“促进美中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的‘大我’之外的个人利益‘小我’。

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国际政治教授、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非常驻研究员德雷兹纳(Daniel W. Drezner)认为,基辛格此次访华是为了“保持他的相关性和影响力”。

由于离开政坛多年,以及外交界新战略家的涌现,基辛格在美国政坛、尤其在外交界的影响力早已式微。但对术业有专攻的基辛格来说,大国政治仍然是他擅长的领域。随着美中关系的恶化,睿智的基辛格可以在两个超级大国间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即以自己的关系帮助欲去中国大陆投资的美国企业和希望继续留在中国大陆赚钱的美国企业。所以,基辛格一直抵制美国对俄罗斯和中国大陆外交政策的鹰派转向;这样的转变威胁到他接触世界领导人的特权(下图)。没有了这些接触,基辛格也就失去了他的“相关性和影响力”,相应地,他赚钱的能力。基辛格的这种赚钱能力可说是一种创新 -- 一条完全不同于传统上前政府高官将其执政经历变现的路径。


通常,美国政府退下来的高官或政策负责人以写回忆录,偶尔发表外交政策演讲,或成为一家非营利组织如智库的负责人的方式赚钱。但那是辛苦钱,且机会有限。从国务卿位置上退下来的基辛格,创建了另一种赚钱方式 – 为企业或政府机构提供赢利性咨询。1982年,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和已故外交大师斯考克罗夫特(Brent Scowcroft)创立了基辛格协会(Kissingers Associates)(下图 FP),为企业客户提供有偿咨询服务。基辛格对客户的卖点是他能够进入权力走廊——不仅在华盛顿,而且在北京、莫斯科和其它国家的首都。


无论在任何国家,企业都得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经营。即使知名高科技公司如英特尔、高通、和英伟达,也得服从美国政府的对话半导体限制令(下图 SEMI14)。这也是这些公司的老总近日到华府打探拜登政府关于对华半导体政策的最新规定,以及游说的原因。而基辛格协会自建立以来的最大吸引力,便是其大力宣传的接触(美、中、俄等国)高层内幕的能力。这意味着,基辛格最近在北京的逗留不仅会给他带来大量的新闻报道,还会得到企业的持续支持。可以预测,他返回美国后的日程安排会满满的。已经确定的是布林肯国务卿将见基辛格,分享他从中国大陆带回的信息。之后,他将受邀与一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聚餐告诉他们一些“内幕”消息(当然,那是需要付费滴)。很有可能他会至少接受一次黄金时段的电视采访,并为某知名杂志撰写一篇备受瞩目的文章。


无论美中关系最终走向何处,基辛格可以微笑着说,我为之努力过了,问心无愧。亨利·基辛格博士的确是一位大师,在为美中两国关系殚精竭虑的同时,美中受益企业也不会让他囊中羞涩。绝对的双赢。

参考资料  

王月眉. (2023). 基辛格突然访华,与王毅及中国防长会面. 纽约时报中文网. 链接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30719/kissinger-china-defense/

DW. (2023). “我们不忘老朋友”习近平见基辛格透露了哪些信息? 德国之声中文网. 链接  https://www.dw.com/zh/%E6%88%91%E4%BB%AC%E4%B8%8D%E5%BF%98%E8%80%81%E6%9C%8B%E5%8F%8B%E4%B9%A0%E8%BF%91%E5%B9%B3%E8%A7%81%E5%9F%BA%E8%BE%9B%E6%A0%BC%E9%80%8F%E9%9C%B2%E4%BA%86%E5%93%AA%E4%BA%9B%E4%BF%A1%E6%81%AF/a-66298203

Drezner, D. W. (2023). Why Kissinger Went to China — Again. POLITICO. 链接  https://www.politico.com/news/magazine/2023/07/22/why-kissinger-went-to-china-again-00107676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1 回复 qxw66 2023-7-28 05:47
不是朋友
1 回复 浮平 2023-7-28 07:46
【无论美中关系最终走向何处。。。】

会先朝着去风险低风险且均有利,减少高科技合作的方向。。。

美国的价值原则之一:giving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但现在其中的 ”benefit“ 不再存在了,因为信任受损,风险剧增,防范加重,但也不会走向极端去 giving the harm of the doubt,依然会遵循民主社会其它文明政治的原则:根据事实和增加沟通交流而不是依据恶意猜疑去制定政策,对具体事物都需要一把手明确清晰的表态和共识,一步步建立规则和行动兑现,不再容易轻易接受通过口头承诺或者在重大问题上由其它外交官间接表态。
1 回复 jchip 2023-7-28 17:36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它去吧。
2 回复 rfw1972 2023-7-28 19:48
狭路相逢勇者胜,做梦都想缓和的乌龟只有死路一条
1 回复 屠龙刀之原界 2023-7-29 02:16
浮平: 【无论美中关系最终走向何处。。。】

会先朝着去风险低风险且均有利,减少高科技合作的方向。。。

美国的价值原则之一:giving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但
减少高科技合作的方向?  其实早就停了!当年这个胡萝卜是为了中国卖力对付苏联!不过现在中国也不需要了,互联网的发达,资讯共享,再加上中国这三十年来自己的人才培养,中国在科技上已经不需要“先进国家”的恩惠了!技术要时间沉积,如果中国自己不瞎蒸腾,大概也用不了50年,就可以赶上。

当然,科学技术赶上先进国家,不等于中国可以争霸世界。中国没有资源,特别是战争资源,发展到极致,也就是大号的日本。世界只有美俄才有!美国从阿富汗撤出,不顾中国的崛起,立马加入俄乌之战,就知道在美国心中,谁是有资格和美国争霸的!
1 回复 浮平 2023-7-29 02:36
屠龙刀之原界: 减少高科技合作的方向?  其实早就停了!当年这个胡萝卜是为了中国卖力对付苏联!不过现在中国也不需要了,互联网的发达,资讯共享,再加上中国这三十年来自己的
并没有完全停,scope and depth are debatable。在进行时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MSkIupYBy4

将自己的目的,方法,效果(客观事实),通过现实现象(事实基本清楚完整的前提下)去分析综合原因即可。也就是说用你自己的方法去达到你自己想要的目的(想代表个人意愿或者去揣摩领袖意图),不错位,不自相矛盾,满意就行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8-8 08: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