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鲁毕业的村官 – 秦玥飞,当朝驸马? [2023/06]
- 秦刚身世考:与博古、李维汉、董存瑞的关系 [2023/07]
- 赵少康是统派、独派、骑墙派? [2021/02]
- 商人郭文贵和国脚郝海东的“新中国联邦”何在? [2021/07]
- 2024年的台湾,谁主沉浮? [2021/02]
- 如何评价刘志军?贪官、罪犯乎?高铁功臣乎? [2021/04]
- 比港台更亲近大陆 - 可爱的缅甸果敢、佤邦同胞 [2021/03]
- 台湾统派的现状和未来 [2021/04]
- 两岸关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为何大多数台湾人临危不惧? [2021/03]
- 军人当政的虎狼之国,缅甸华人割据政权 – 佤邦缘何30年屹立不倒? [2021/03]
- 郭文贵栽了,新中国联邦怎么办? [2023/03]
- 眼中的文革,观“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有感 [2021/05]
- 失而复得的团聚,一家四口打牌记 [2021/03]
- 李总理告别仪式,其妻女为何不同调? [2023/11]
- 文革中的“武汉兵变” - 新版马嵬坡兵变、西安事变? [2021/05]
- 同宗同源、相生想杀的三大宗教 [2023/10]
- 俄乌战争与抗日战争本质上的不同 [2022/04]
- 天安门事件:四五与六四的不同结局 [2023/06]
- “新疆种族灭绝” 与中国的人口问题 [2021/02]
- 泽连斯基是否是乌克兰的民族英雄? [2022/03]
- 阿以冲突,观近日联合国混战 [2023/10]
- 911的根源:本拉登与美国的爱恨情仇 [2023/09]
- 乌克兰问题上,普京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2022/09]
- 俄乌战争,国人挺俄人数众多的原因 [2022/05]
- 北溪被炸,美俄英波乌谁是凶手? [2022/10]
- 解放军攻台惨败,美智库的兵推是否靠普? [2023/01]
- 崽卖爷田不心疼:台积电在美设厂之我见 [2022/12]
- 从金门撞船看台湾:怀威而不怀德 [2024/02]
- 大陆攻台,躲在故宫和台积电是否安全? [2023/03]
- 华裔庄文浩的反华急先锋之路能走多远? [2023/05]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发表演讲时遭到枪击后死亡。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就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遭枪击后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8日说,中方对这一突发事件感到震惊。
赵立坚在当日例行记者会后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安倍前首相曾经为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作出过贡献。“我们向安倍前首相的家属表示哀悼和慰问。”
大陆民间对此事件的反应,确切地讲,也是多极。不少人有亲日情结,无需否认;另有一些人鉴于安倍任内确实做过对中日友好有利的事,加之人死为大,不少人也持同情态度;然而更加无需否认的是,与官方态度不同,更多的人表现出了欣喜之情。
从网上的留言可以看出,表达喜悦之情的人数远远多于前两者。俗话讲没有无源无故的爱,也没有无源无故的恨。之所以会是这样,从中日关系的历史和安倍的近期表现不难发现答案。
一个有世仇的恶邻家里死了前当家人,人们私下高兴一下也无可厚非;当年本拉登被美国人干死时,普通美国人很高兴,这样很容易理解;而二战时,得知希特勒自杀,苏联人肯定欣喜若狂,人之常情嘛!一个时时刻刻惦记着将日本变成“正常国家”,将修宪作为畚斗目标的人,在大多数国人的心目中决不是善类,他死了,而且是爆尸街头,为何不能高兴?这几天,日本参院的选举结果表明,自民党及执政联盟已获得2/3以上席位,这意味着我们这位恶邻恶性未改,随时可能咬人。
这几天网上一下子冒出不少“人性论”者,指责国人的这种情绪反应缺乏人性,是“民族劣根性”的表现。其中一位教授的言论,引起广泛关注。
唐山师范大学的教授石文瑛居然公然在微博上发帖辱骂全体中国人是“支那劣根奴”。
微博账号“潇元___励志与爱情”就是石文瑛,女,笔名潇元,1962年生,祖籍河北沧州肃宁,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唐山师范学院教授,2017年退休。
她在微博上还持续回应反驳她的人:
“今之土地,人性扭曲,灵魂肮脏丑陋,愧不如先祖古人。”
“我为我的民族感到羞愧!”
“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唯一让他高兴的事,就是别人倒霉了。一些人在低劣时,除了喜欢看到别人的不幸,已无其他乐趣可言!”
像石文瑛教授这种自认“道德卑贱”的人并不少,这些人在骂本民族的时候,忘记了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分子,她们其实是站在西方的角度上骂中国人。
这种现象的形成,既有时代因素,更多是西方势力对国内进行文化渗透的结果。
1.时代的因素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那个时候的年轻人看中国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既缺乏资本积累,又没有一流人才,而技术上的差距,更加不是一朝一夕能赶上。
对贫穷和落后的绝望,深刻地印到那一代知识分子的骨髓里。他们需要一个理论来解释,或者说,缓解这种绝望。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各种对中国原生文明根源的进行全盘否定理论层出不穷。
台湾柏杨作家出版了一本书《丑陋的中国人》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劣根性,并一针见血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诸多糟粕。
有些还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的黄河文明,不上西方的海洋文明。
这个群体从此在国内蓬勃发展起来!
应当承认,在当年的年轻人中持这种看法的人不在少数。但后来随着国家政治及经济实力的日益强大,不少人走出国门后看到了更为真实的西方,相当多的人逐渐改变了看法,对自己的民族有了自信。
但有一些人,年轻时候形成的价值观没有改变, 民族自卑感伴随一生,稍有风吹草动就往自己的根子上找原因,同时也忘了其实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另一个客观事实是,这些人再怎么凑,别人还是把你当外人。台湾目前的执政者就是典型例子,尽管死心塌地,望眼欲穿地希望别人垂青,但“棋子”就是“棋子”,用完后被人随手一丢,是不可避免的宿命。
2.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
西方对一个国家文化渗透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维持该国人的“道德卑贱”感。
刘慈欣在《三体》里创造了“思想钢印” 一词。
“思想钢印”在现实社会中有两种主要的形式:1、学校教育;2、大众传媒;3、电影和文学。
学校教育是西方文化影响的重点。一直以来,高校都是最容易出公知的地方。很多中小学的教师也以西方价值观为导向。西方国家一直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内的教师到国外交流学习,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给这些教师洗脑。
石文瑛教授很明显就是给日本收买或者洗脑成功的人。
除了学校教育,大众媒体和电影文学就是另外几种种思想钢印工具。
比如“中国人素质差”就是一个经外诱内导、层层加码,由西方人为制造出来的一种几乎无人再打问号的“思想钢印”。这种潜意识,上至文人学者、下至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日常凡遇不顺,皆以此为凭。
中国人在国外但凡有个别人在排队的时候没有有耐心、超市买菜挑肥拣瘦,就会被西方媒体当做“中国人素质差”大肆宣传。
在文学和电影方面,只要是西方对手的国度,该国文学作品或者作者被推荐标准就是一个:直接或间接地维持该国人的“道德卑贱”感。前些年,一些大导演或文学奖获奖作品及感言,几乎都是这个套路,例子就无需多言了。
中国人讲究“家丑不可外扬”,这种靠自报家丑成名的方法,本人实在不愿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