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谈“古不墓祭” --《说孝》系列之二 [2022/10]
- 父亲的死 [2021/03]
- 父亲死,故乡就没了 [2020/08]
- 特别的生卒日--先父去世周年祭 [2021/03]
- 江青同志--读《还原一个真实的江青》 [2020/10]
- 抹黑华为可休矣! --兼谈中国网络安全 [2021/04]
- 为先君补办追思会 [2022/10]
- 从亚特兰大枪杀案看媒体报道的选择性 [2021/03]
- 王光美回忆中的江青 [2020/10]
- 再聊“泡妞” [2020/07]
- 网遇“英国女骗子” [2020/10]
- 我看上海人 [2020/06]
- 江青同志(下) [2020/10]
- 身处澳洲看中澳关系 [2021/06]
- “出任务” [2020/10]
- 汉语是世上最丰富的表达语言? [2020/07]
-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2020/08]
- 我们还有羞耻之心吗? [2020/08]
- 王光美记忆中的“三年困难时期” [2020/10]
- 驳易中天“中国人无信仰” [2020/08]
- 再论“羞耻之心” [2020/08]
- 简评方方“有态度的文学” [2020/09]
- 对于「国泰事件」的应对建议 [2023/05]
- 网络交游的启示 [2020/09]
- 谈“骂人” [2020/06]
《三字经》中“戏无益”的戏是何意?
喜爱传统文化或出身于旧社会封建家庭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三字经》里有这样的警句:“勤有功,戏无益”。“勤”嘛,望文生义即可,就是勤奋、勤勉之意,但“戏”呢?若不深研细判,估计一些人未必都拿捏得准。
近读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在《今日头条》中的《从热读<弟子规>说起》一文中有关这句话的解释,不禁大吃一惊!
先恭录如下:
……《三字经》上的有关“勤有功,戏无益”的说法,对于儿童直到对于成人,道理都不全面。“戏”--娱乐、文化享受,对于人、人际关系与社会,也可以有很大的助益,长知识、学道理、促品德,增友谊、多和谐、常快乐。
这里,王蒙老师将“戏无益”的戏字,理解成“娱乐”,甚至是“文化享受”,这就让人大惑不解了。但我想,现在很多名人的自媒体都由机构或枪手“打理”,这个《今日头条》上的“王蒙”是机构打理,而他们曲解了王老师的本意或抄错啦,后查阅在2010年1月12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上查到此文①,该文后又收入其首部政论文集《王蒙执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15年出版。看来,上面的说道的确是王蒙老师的亲笔。
《三字经》相传由南宋的王应麟编撰,后历代儒者扩充,直至清末民初章太炎先生的修订,是一部以儒家文化为指导思想的儿童启蒙书,先君这辈人都能随口吟诵,一如我可背诵老三篇一样。但无论哪个版本,“勤有功,戏无益”这六个字都保存了,这六字,这是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千叮万嘱,是老师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年年岁岁,历朝历代。
窃以为,“勤有功,戏无益”这六字应源自唐代韩愈《进学解》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也许,最初编辑三字经的人就是用的“勤有功,嬉无益”,而“嬉”和“戲”字义相通,相互借用。但后来“戲”俗体至“戱”,再简化为“戏”,而“嬉”一直未有简化,故为方便儿童启蒙,就借用“戏”。韩愈不仅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也是唐朝正统儒家思想的维护者与继承者,被后代儒家学者奉为唐代儒家道统的集大成者,后世儒家文化启蒙读物《三字经》的编辑者参考借用韩愈的说法与文字是有可能的--当然,这仅是我的猜想,需研究《三字经》的学者专家们考证才是。但即使是“戲”、“戱”和“戏”,古文中有多种解释,在《三字经》里显然不是指“戏曲的戏”,而是“戏耍(嬉耍)的戏”,是指小孩子胡闹、恶作剧和开玩笑等,相当于湖北话中说小孩子的“鬼闹”“厚脸”等,绝不会是王蒙老师所说的“娱乐”呀,或“文化享受”。
忽想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在《百家讲坛》讲解过《三字经》,于是在油管上查阅--让我长长舒了一口气:并非所有的学者都那么随意或那么“辩证法”地理解《三字经》。按钱老师的说法,这里的“戏”,“并不是泛指所有的游戏,而是一种游戏人生之戏……特指那些没有什么好处的、徒然耗费精力的、甚至是会带来不良影响的那些游戏……”(录自央视《百家讲坛》钱文忠谈《三字经》43集视频)
这里,钱文忠老师还是从名词的角度来解释“戏”。其实,从《三字经》朗朗上口的对仗句看,勤作为动词(或英文中说的动名词),是努力做事,戏也应是动词才合理。因此,“勤有功,戏无益”是指勤奋做事可以有事业成就(功名),戏耍、胡闹则对人生毫无益处。
当然,王蒙老师说《三字经》中的“戏无益”太过绝对,因戏可“对于人、人际关系与社会,也可以有很大的助益,长知识、学道理、促品德,增友谊、多和谐、常快乐”,这倒有些道理,但也要两看。“戏耍”能不能促进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能不能长知识、学道理,促品德、增友谊?也行!最好的例子是读柳宗元《桐叶封弟辩》里讲的故事:
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白话文意译:周成王十三岁即位,由叔父周公摄政,成王和小弟叔虞玩耍时,将桐叶当作珪给叔虞,说,这个封你。周公得知,上朝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呀!周公说: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于是成王将唐—山西翼城一带分封给叔虞。后叔虞成为三晋的始祖。)
这里的戏,应该和《三字经》中戏无益的戏字意思一样。绝对能长知识:知道天子可以分封;可以学道理:天子不能开玩笑(天子不可戏);可以促品德:说话要算数,即使是天子;可以增友谊:周成王后来与小弟叔虞保持着良好关系,叔虞封唐后开启三晋文化,一辈子都没造反。只不过,这个例子是个“反面教材”,这里的戏,是小孩子过家家,属于胡闹,只不过周公较真,让此事化为美谈。从传统的儒家文化来说,这类的“戏”,终归还是无益的,而非可以提高小孩子的智商、情操与品德的娱乐。
正如钱文忠老师在视频中谈到,他认为《三字经》并不排斥所有的游戏,这是很有道理的。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就是一位擅长用礼乐来教化学生的人。如读过一两遍《论语》的朋友都可能有印象这样的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试想,连下棋这样的游戏都在孔子的推荐之列,怎么能说儒家文化的经典启蒙书《三字经》不重视“娱乐”和“文化享受”呢?从《论语》等儒家经典中可看出,孔子是个好玩与会玩的人,他射箭、唱歌等都很在行,他上课时常和学生们一起唱歌、和声伴奏等,以至于我们今天还用“弦歌”来比喻学校的教学读书活动,如弦歌不辍。
因此,从儒家学者的角度,从事博弈、射箭与弦歌都不是三字经里的“戏”,是有益的,这才是王老师所说的“娱乐”和“文化享受”。
……
王蒙老师是我少年时期就崇拜的文学偶像,曾拜读过他的很多文学作品。即使近些年,看到他新出的有关文学创作、人生感悟、人物臧否与文化反思等作品,我都第一时间搜寻品读咀嚼,受益良多。
这次读到他对“勤有功戏无益”中“戏”字的理解,我认为这是王蒙老师随手之误,以他的文化功底,如稍加推敲,断然不会下这样的结论。而王蒙老师名声在外、粉丝众多,他对传统文化不经意的误读,哪怕是一点点,都会导致千百万的读者以此为据,以讹传讹(该文仅在2019.11.11的《今日头条》重刊中就有16万人的阅读,107人转发,217条评论赞美)。
故甘冒大不敬指出,请过路君子网上方家点评教正;如王蒙老师能偶读拙文而指点一二,那就尤所私幸。
注释:
① 参考链接(倍可亲无法加链接,请文友自行搜寻该日的网络版-抱歉)
2019.11.18撰并首发
2020.08.08重订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