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道?----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6 [2020/05]
- 韩非的术之三---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2 [2020/08]
- 赏与罚----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4 [2020/09]
- 什么是刑名----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3 [2020/09]
- 韩非的术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1 [2020/08]
- 为何要了解诸子百家--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 [2020/04]
- 紫气东来·老子的传说-----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5 [2020/05]
- 尚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4 [2020/06]
- 尊天----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6 [2020/07]
- 义字何在?----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4 [2020/05]
- 仁究竟是什么?----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3 [2020/05]
- 礼,礼治,礼乐制度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9 [2020/05]
- 明鬼----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7 [2020/07]
- 诸子百家是如何产生的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 [2020/04]
- 非攻-----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5 [2020/06]
- 孔子画像·不要以貌取人--先秦诸子百家系列5 [2020/04]
- 法家的用人之道---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8 [2020/08]
- 礼,礼治,礼乐制度---先秦诸子百家系列8 [2020/05]
- 礼治与法制的区别---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2 [2020/07]
- 帝制不除,历史必将重演 [2018/07]
- 法家的逻辑之一-----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3 [2020/07]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十九章郑世子忽迎亲 [2022/03]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三十五章鲁桓公命名 [2022/04]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二十章鲁隐公命氏 [2022/03]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五章郑卫之怨 [2022/02]
鲁桓公为君后,鲁国是国泰民安,风平浪静,君臣之间彼此相待以礼,邻国之间和睦共处,国内国外均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气氛。自从因郜鼎的事遭到大臣藏哀伯的训斥之后,鲁桓公渐渐地学会了以礼行事,每件事每个动作都能按照礼规来办。每次出行,临走之前都到祖庙去祭告祖宗自己将要出行,返回后在祖庙举行告祖仪式,当中的诸如饮酒、举爵(酒杯),放爵等等行为细节都能做得很标准很符合礼节。季节性的大事更是依礼而行。比如打猎能按时节进行,狩猎当中也能遵守打猎的一套规矩。鲁桓公还依照老规矩在秋季农闲时节了举行了大规模的军队检阅,演练车马,布阵队形。国君处处小心谨慎,事事依礼而行,大臣们自然也都规规矩矩,朝廷里一团和和气气。
这段时间,时不时的还有小国前来鲁国朝拜,周王也两次派人来聘问,宾来客往,祥和的气氛中又增添了人气。喜事来临了,鲁桓公的大儿子出生了。鲁桓公第一次得子非常高兴,他用大牢之礼迎接世子的出生。牛、羊、猪三牲全套呈上称作大牢。夫人文姜的寝室内也摆满了各种食品。按照老规矩,鲁桓公又吩咐射人向天地四方射了六箭,表示男人顶天立地志在四方,之后将弓箭挂在孩子出生的寝室门外。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明清时代,故那时把男人的生日也称为悬弧之庆。鲁桓公又招来卜人占卜,这是接生礼很有意思的一个环节。卜人占卜什么?那还用问吗,肯定是占卜这孩子的未来,是不是一生平安,命中有什么坎坷,有什么好运等等。这是现在人的观念,那时却不占卜这些。鲁桓公的大儿子就是将来的国君,这是命中注定的事还需要占卜吗?鲁桓公占卜是想为刚刚出生的儿子找个奶妈。那时人们做事我们很难理解,哪个女人可以当奶妈一问一看就知道了,用得着占卜吗?占卜能比亲眼看更准吗?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也搞不明白,反正那时候的人就相信占卜,什么事都要先占卜,连找个奶妈也是靠占卜。现在我们表示怀疑的事,但古人们却真信这个。
通过占卜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乳母,鲁桓公又占卜,这次是找个抱孩子的人,正式名称叫负子人。负子人是干什么的?负子人是专门负责抱孩子。如果举行什么仪式,比如孩子命名仪式,满月庆典等等,孩子都是由特选的负子人负责抱着站在那里接受大家的祝贺。我们一定觉得新奇,还有专门负责抱孩子的人。但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个专抱孩子的人不是女人而是男人。乳母和负子人并不是随便选择,必须在士这个阶层的人当中占卜找得,普通平民想进宫侍候还没那个资格。负子人在士大夫中寻得,乳母必须在士大夫妻子中择选。
按照礼规,孩子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待到成人后举行加冠礼时再取字。孩子的命名仪式将要来临,鲁桓公还不知道应该给孩子取个什么名。他想了想觉得还是请教一下在这方面有专长人为好。他叫人把大夫申繻(音须)请来,向他请教如何取名。申繻是名普通的大夫,和众仲一样很有学问。鲁隐公被弑杀后,众仲隐退了,但象众仲一样有学位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申繻就是其中一个,鲁桓公将申繻召来向他咨询请教。
鲁桓公说:“命名礼就要举行了,我这几天想了几个名都觉得不妥。世子将来为君,取个什么名才好?请你说说看。”
申繻说:“繻略有所知。名有五类,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出生时某种特征而命名叫信。如郑国国君因倒着出生,故名寤生。以德性命名叫义名。如周文王,名叫昌,取昌盛之意。以某种物证取名,叫象名。用物品名称起名,这叫假借。因与父母亲的特征相同而命名叫类名。命名不能以本国国名为名,但可以用别国国名为名。不能用官职命名,如用则废掉官职名。如,宋国以前国君宋武公名叫司空,司空是官职,宋国只得将司空改称司城。还有不可用山川命名, 用则废掉山川名。先君有叫具和敖的,这是两座山的名称,我国只好将两山改称它名。不可用疾病名称命名,不可以用畜牲为名,不可用礼器名称,还有一种命名方式因某个事件而名。另外还有取名不取不吉利的名。”
鲁桓公说:“没想到取名还有这么多的说法。世子出生的日子与我相同,就命名‘同’,你看可否?”
申繻说:“当然可以。”
命名礼在祖庙举行,鲁桓公的夫人文姜和妃子以及大臣们站满了大堂。当主持仪式的相礼人宣布将要为孩子命名时,负子人抱着孩子来到国君的面前。鲁桓公看看了孩子,用手指轻轻抚摸一下孩子的额头,口中轻轻发出两声咳咳,之后面向大家神态庄重地宣布了大儿子的名,接着说了几句祖宗保佑,一生平安等等祝福的话。
鲁桓公喜添儿子格外高兴,他想起父君鲁惠公觉得自己真的很光宗耀祖,这么顺利就有了嫡子,自己的命真好。这得感谢祖宗的赐福,也要感谢夫人姜氏。鲁桓公这时已经不在乎夫人比他大几岁了,大点没关系,能生儿子就好。鲁桓公对文姜越来越满意,他觉得文姜温顺,又能生子,真是上天赐予的一个好夫人。由夫人想到齐国,鲁桓公觉得更应该与齐国友好相处。鲁桓公想得很好,却不慎在不经意间得罪了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