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發表在2017-12-21美國世界日報《世界論壇》
電影《芳華》反映中國巨變中失落者
——慈林
日前去電影院看了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前些年在美國還很少能看到中國電影,自從王健林收購了美國電影院線AMC後,在離家不遠的蒙特利公园市(Monterey Park)的AMC影城就能看到最新的中國電影了。這點也反映了中國的發展和進步。
馮小剛是我喜歡的導演,但這部《芳華》並未給我帶來驚喜,不过也沒有失望,電影結束後響起掌聲,我是鼓掌者之一,觀衆對這部電影是肯定的。
我喜歡馮小剛,是因爲他的電影善于通過草根人物的故事反映當今中國社會的敏感问題,表達了他對草根人物命運和遭遇的同情與關懷,同時也對社會進行了批判。《芳華》也不例外,通過劇中人物劉峰、何小萍等人的命運,折射出中國從文革後期到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社會嬗變。在這嬗變中,社會進步巨大,人群分化嚴重,有人得益,有人失落,利弊並存,泥沙俱下……。電影涉及到文革、中越戰爭、越戰老兵生活、社會分化等題材,這觸及到中國現實的敏感點與痛點,馮氏電影每每被嚴格審查,他的上部電影《我是潘金蓮》被推遲上映,這部《芳華》亦被推遲上映,顯示馮小剛碰到了禁區。
電影的前半段主要是講述一群軍隊文工團員的生活,在文革動亂的日子,一群少男少女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單純的世界裏,過著寬松寫意的生活,工作時排練,工余時游泳、打籃球……。當時,當兵是令人羨慕的,當文藝兵更是高人一等,他們可以说是時代的幸運兒。這段戲顯得過于冗長沒有什麽意思。想来編劇嚴歌苓和導演馮小剛都是文工團出身,對文工團有著特殊的感情,在這塊多費些筆墨和鏡頭也是人之常情,不必苛求了。
電影令人最伤感的一段,是何小萍讀父親死後送來的信。何小萍6歲時父親被發配勞改,何小萍自此失去父愛,隨母改嫁,寄人籬下,受盡委屈。她經常寫信給父親,可父親一封信都沒有回,是怕對她影響不好。她渴切的願望是能盼到父親重獲自由的那一天,能父女团圆,但她等到只是父親的死訊,及一封父親的遺書。遺書中父親說:他撑不到獲得自由的那一天,一個「撑」字暗示了一段悲慘人生。推算何小萍父親的年纪才五十歲上下,正當壯年,爲何早死?電影沒有給答案,也不可能給出明確答案,但我們通過有關資料知道,在勞改場裏勞改犯的生存環境很差,勞動強度很大,吃不飽,缺醫少藥,且精神被虐待。臭名昭著的夾邊溝勞改場就是一個典型,3000多名右派被流放此地,結果大部分因饑餓疾病而死。這封遺書很真實,很感人,催人淚下。這也是一封控告書,在「反右」「文革」中、很多無辜者被打成右派、反革命分子被流放勞改。 不但當事人受害,也殃及下一代。《芳華》裏,何小萍因失去父愛,從小生活不正常,導致她性格孤僻不合群,在文工團備受欺負嘲笑,後來更得了精神病。
電影中最令人唏噓的人物是劉峰,他善良無私,樂于助人,是個「活雷鋒」,但好人不得好報,一次向心上人表白的正常行爲,被誣爲「耍流氓」,導致他被發配去伐木连伐木,後來在對越戰爭中失去一條胳膊;退伍後待遇很差,淪爲社會的「低端人口」,靠苦力爲生,備受欺壓,老婆也棄他而去,幸而最後有何小萍相伴,兩個苦命人相依爲命。他倆都是草根出身,到老仍是草根。而同是文工團戰友陳燦和郝淑雯,本來沒啥愛情基礎,因都是高幹子弟,一拍即合,結為夫妻,文工團解散后,下海經商,搞房地產發財。中國通過改革开放富起來了,但兩極分化,貧富懸殊,可見中國的改革之路仍然漫長。
馮小剛講述的是中國巨變中失落者的故事,貼近生活,反映現實,表達了對弱势者的同情與關懷。觀衆通過他們的遭遇,肯定會有所觸動和反思: 中國應如何改革,才能让社會更爲公平合理。這大概就是《芳華》的真正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