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加拿大得到的幸福:苦栗子和甜蜜的回忆 [2019/08]
- 章莹颖用命换来的教训,你要当回事 [2019/06]
- 生活在温哥华:我在这里见过的最美女人(1) [2018/07]
- 美国新移民法案,华人将是最大受益者(2) [2017/08]
- 在温哥华吃野菜:马兰头 [2018/05]
- 我就是因为“不孝”,才有今天的幸福 [2019/06]
- 西雅图警察抓嫖,背后的东西很多很深刻(之三):为什么大多数嫖客是码农? [2017/09]
- 习大大开始反攻了,川普你能怎么样? [2019/07]
- 美国人揭开了加拿大房产的弥天大谎 [2018/07]
- 多伦多枪击案,又一个大谎言被戳破了 [2018/07]
- 中印已经在这里开战了(之五) [2017/07]
- 看看美国受贸易战的影响有多“严重” [2018/07]
- 在这件事情上,华人就是比别人聪明 [2019/06]
- 为什么亚裔男不讨人喜欢?看看各自的“总统”的德行就明白了 [2019/08]
- 中餐馆为什么不做早餐?(2) [2018/07]
- 大罢工的香港工人阶级是什么样的? [2019/08]
- 美国遭遇“耻辱”是件好事,免得它成为“圣母婊” [2019/07]
- 香港正在被世界抛弃,台湾已经取而代之 [2019/07]
- 温哥华的这些中国人:落寞的海军之花 [2018/03]
- 中国人的爱国主义,在美国爆发了 [2019/06]
- 川普必须是流氓,才能赢得战争 [2019/07]
- 香港人每天上街“闹”,原来都是一个诉求,就是“做人的尊严” [2019/08]
- 美国如果不伟大,美国人民就不爱她了 [2019/07]
- 香港人伟大,就是因为“自私” [2019/06]
- 移民北美,中国的孩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之一) [2017/08]
- 移民北美,中国男人变好了还是变坏了(1) [2017/09]
今天,我接下来要讲的话题是,新移民真的有必要,急于“融入主流社会”吗?
注意,我说的是融入,融化于。换一个说法就是,移民是不是应该,而且可以在加拿大这个新国家创造属于自己的圈子?无论是社会的圈子,还是经济的圈子?而不是一定要去入别人的什么圈子。
有的人可能会说,中国人就爱扎堆。来了加拿大也不能融入加拿大社会,还要去搞什么自己的圈子。哼,听起来挺冠冕堂皇的哈。不过我倒觉得,那些炮轰中国人扎堆的人,可能没见过印度人、韩国人在加拿大是怎么扎堆的。
在温哥华,印度人的数量比不上中国人,但是你看看印度人,在建筑行业是如何扎堆的。他们恨不得将这个行业的肉全部吃光,连一根骨头都不想留个其他人。我曾经找印度人来做外墙的油漆,他们毫不犹豫的就把跟房屋相关的其他印度服务商都介绍给我,还为他们打包票,为他们说好话。
印度人在加拿大推广自己的文化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在享受加拿大开放性文化政策的同时,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如何强调要融入主流社会,反而是挺坚决的反对和抵制对印度文化的融合。
更不要说伊斯兰教文化在加拿大是如何坚决抵制主流文化的。他们简直就是恨不得把他们的文化强加到别的文化之上。
还有一些在加拿大待的时间比较长的人,喜欢讥讽那些到了加拿大却只能住在唐人街的中国人,当然,现在已经不是唐人街,而是列治文了。他们大概不知道在高贵林这个地方,虽然韩国人的数量并不像你以为的那么多,却在这里建有自己的“韩国商业中心”、“小韩国城”。还有,如果你有机会在高贵林这个地方的麦当劳去吃早餐,或者到晚上到TIM HORTONS喝咖啡,你会听到满屋子里都是一堆一堆的韩国人,大声的讲着韩语。
当然,我们中国人有列志文,这个城市整个就是一个超级的CHINA TOWN,市中心70%以上的人口是中国人,大部分临街商店直接用中文做招牌,所有的银行和大型服务机构都提供方便的中文服务。从大陆来的老人,在列治文生活,可以完全不用英语。
懂得历史的人就知道,无论白人黑人黄人,每一批早先来到加拿大的移民,无不以“扎堆”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比如今天的纽约最早就是荷兰移民聚集的地方,后来被英国人夺了去。魁北克城,也曾经是法国人聚集的地方,后来被英国人打败,两家人,一人一半。所以,扎堆,在求生存的过程中,就是抱团取暖,应该理解为一种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没有了这个过程,很多新移民,可能就会冻死饿死。过度地强调尽快融入主流社会,恐怕会让一些水性还不够好的人,很快就在这个移民社会的大风大浪中淹死了。
另外,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多元文化是加拿大的基本国策。比如说,加拿大是英语和法语两种官方语言。在魁北克,在蒙特利尔,英国人的社区是英国人的社区,法国人的社区是法国人的社区,我怎么就从来没有听一个中国人,或者一个加拿大本地人讲,让法国人都融入到英国人的社会里去啊。
据说到这个世纪的中期,整个大温哥华地区就将是一个亚洲化的城市。我在前面也已经讲到,我认识的美国人,理想中的加拿大就是列治文,不是温哥华。而且,温哥华这个地方,主流的经济是房地产和国际教育,从公司方到顾客方,华人都是这个主流经济的主体,既然如此,所谓“融入主流社会”的含义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了呢?
再进一步,如果,一批新移民,能够在加拿大这个新的国度里,建立起自己的社会的经济的圈子,是不是应该可以相对独立,而且受到尊重,而不是因为他们是新移民,他们的皮肤不是白的,就一定要融入一个所谓主流的社会里去呢?(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