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聂文蔚》 [2017/04]
- 爱国者的喜讯,干吃福利的绿卡族回国希望大增 [2017/01]
- 奥巴马致女友:我每天都和男人做爱 [2023/11]
- 周五落轨的真的是个华女 [2017/03]
- 现场! 全副武装的警察突入燕郊 [2017/12]
- 法拉盛的“鸡街”刚刚又闹出人命 [2017/11]
- 大部分人品太差了--- 中国公园里的“黄昏恋” [2019/12]
- 年三十工作/小媳妇好吗 /土拨鼠真屌/美华素质高? [2019/02]
- 亚裔男孩再让美国疯狂 [2018/09]
- 黑暗时代的明灯 [2017/01]
- 看这些入籍美加的中国人在这里的丑态百出下场可期 [2019/11]
- 看看谁给华涌女儿过生日了? [2017/12]
- 智利中國留學生攻擊支持香港遊行的臺灣炸雞店 [2019/08]
- 当今的美国是不是还从根本上支持中国的民主运动? [2017/10]
- 文革宣传画名作选之 “群丑图” 都画了谁? [2024/01]
- 香港的抗争再次告诉世人 [2019/06]
- Why Xi Jinping’s (Airbrushed) Face Is Plastered All Over China [2017/11]
- 国民劣根性背后----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坏! [2023/10]
- 中国女欢呼日本地震 欧洲老公惊呆上网反思 [2024/01]
- 周末逛法拉盛,还是坐地铁? [2017/10]
- 加入外国籍,你还是不是中国人?谈多数华人的愚昧和少数华人的觉醒 [2018/02]
- 春蚕到死丝方断, 丹心未酬血已干 [2017/03]
- 1919年的两本书之:凯恩斯如何预见德国的崛起和后果 [2019/12]
破裂還是延續?中左翼還是“ 無政府資本主義 ”? 阿根廷這個擁有約 4500 萬人口的南美洲大國將在 11 月 19 日的第二輪總統選舉中投票,在通脹飆升的背景下,阿根廷人將不得不在現任經濟部長中左翼執政聯盟祖國聯盟候選人塞爾希奧·馬薩提出的連續性和極右翼選舉聯盟“自由前進黨”候選人、國會眾議員哈維爾·米萊的“無政府資本主義”所倡導的徹底決裂之間做出痛苦但關鍵的選擇。

近 150% 的高通脹率 經濟窒息
選舉處在緊張的背景下,特別是要在經濟層面上做出的具有嚴重後果的選擇。11月中旬,該國國家統計局宣布,一年多來,通貨膨脹率接近143%,繼續高漲,拖累了拉美第三大經濟體。最重要的是,在一個經歷了經濟問題的糟糕時期並且物價上漲回到三十年來從未達到過的水平的國家,這個話題已經在所有政治辯論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馬薩和米萊也代表這個拉丁美洲第3大經濟體截然不同的未來,在經曆數十年的債務、金融管理不善和貨幣波動之後,阿根廷被高達三位數的年通貨膨脹率壓得喘不過氣來。
選前民意調查顯示,兩人競選激烈,選民分歧嚴重,既憤怒又害怕地等待這個可能會打破該國平衡,並可能重塑或改變其外交關係、經濟未來以及更廣泛地區的政治斷層線的選舉結果。
在10 月份舉行的第一輪選舉中, 經濟部長馬薩獲得了 37% 的支持率,而米萊則獲得了 30%,此後米萊獲得了一個關鍵保守派集團的支持,如果這個支持轉化為選票,就可能會推動他越過底線。
民調查顯示,兩人選前旗鼓相當,一些人支持米萊,另一些人則預測馬薩獲勝。但同時,全國各地的許多選民都不相信這兩位競選者。
競選人背景及政策
馬薩去年被任命為“超級部長”,試圖扭轉經濟局面,但迄今為止一直難以控制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加速達到30年來的最高水平。凈外彙儲備嚴重虧損。與米萊不同的是,他確實擁有豐富的政治經驗,並且被視為能夠跨越政治分歧以及與該國強大的工會、公司和投資者進行談判的人。
但布宜諾斯艾利斯及其他地區的人們對政府感到憤怒,政府導致通貨膨脹率飆升至 150%,導致五分之二的人口陷入貧困。這削弱了馬薩的力量,也因此推動了他的右翼競爭對手米萊的突然崛起。
米萊是一位兩年前才從政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他是前電視評論員,直言不諱和咄咄逼人的風格讓一些人將他與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進行比較。作為削減國家支出計畫的象徵,他經常揮舞着電鋸出現在集會上。他贏得了鐵桿支持,尤其是年輕人的支持,同時也吸引了一些希望因經濟危機而懲罰前總統庇隆主義者的中間立場選民。但也引發一些選民對他的恐懼和厭煩。
阿根廷是大豆、玉米、牛肉和鋰的重要出口國,是不斷崛起的頁岩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但同時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全球最大的債務國。
兩位候選人對這個陷入經濟困境國家的未來提出了截然不同的願景,右翼的米萊嚴厲批評中國和巴西在內的左翼政府,稱其為“共產主義”,他希望將阿根廷陷入困境的經濟美元化並關閉央行;在社會政策層面,也反對墮胎。
馬薩是左翼政府中的中間派,他將自己描繪成福利國家和南方共同市場區域貿易集團的捍衛者,但他卻也背負着作為經濟部長未能穩定經濟的枷鎖,仍然處於 繼承獨裁政權的“庇隆主義者 ”和“ 基什內爾主義者”所挖的溝渠中。他堅持認為,國家必須補貼能源和交通等部門,以防止物價飛漲,同時試圖以新候選人的身份與他所屬的政府決裂。根據他的政治陣營的歷史,他還打出統一牌,強調國家團結的必要性。
選民心聲
路透社報道指出,有傾向於米萊的支持者認為,主流政客的腐敗行為讓他們感到厭倦。認為“錢不會投入公共工程,也不會為退休人員或收入微薄的工人提供食物——而只會增加政客的腰包。”也有人說,“米萊是反對黨還是執政黨內唯一真正得到整個政治舞台支持的政治演員。” 有選民說:“不知道他是否是最好的,但在這種正面交鋒的情況下,在我看來,米萊是這個國家最可行的選擇。”
與此同時,馬薩也通過批評米萊的“電鋸”經濟計畫贏得了一些選民的支持,他稱該計畫可能會影響福利發放,並推高目前由國家補貼的交通、能源費用和醫療保健的價格。
51 歲的媒體行業工作人員費爾南多·佩德內拉 (Fernando Pedernera) 向路透社解釋他投票給塞爾吉奧·馬薩的原因是,在兩種正在激烈爭論的模式中,“馬薩倡導模式基本上可以保證我活下去。” 他同時也批評米萊的競選搭檔捍衛阿根廷前軍事獨裁政權。
路透社採訪的一些米萊支持者指出:“儘管不同意他所有的社會政策,但同意他的大部分經濟計畫。而對面的馬薩並沒有提出一個計畫,他沒有說他要做什麼。”
也有憤怒的選民說,不會投票給這兩位候選人中的任何一位。因為他們都不代表對國家未來的希望。選民批評他們花更多的時間互相爭鬥,也不是解決人民的問題。
高度分散的國會 不確定的國家前景
路透社報道,阿根廷新國會已在十月的第一輪投票中決定,格局高度分散,沒有一個集團擁有多數席位,這意味着無論誰獲勝都需要得到其他派系的支持才能推動立法。
這種局面可能會阻礙更激進的改革,並迫使馬薩或米萊採取溫和態度。
威爾遜中心拉丁美洲項目主任本傑明·格丹表示,選民分裂也增加了社會動蕩的可能性,他認為,如果新總統不能迅速改善現狀,阿根廷可能會陷入“瘋狂的旅程”中。他指出:“目前,阿根廷人正處於未雨綢繆的狀態,抱有一絲希望,希望下一屆政府能夠找到解決該國嚴重問題的辦法。” “無論周日誰獲勝,這種耐心都不會持續太久。”
作為一個南美大國,這場選舉自然也引發周邊國家的高度關注,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的左翼總統均表示支持馬薩,而秘魯,及智利和哥倫比亞的右翼前領導人則支持米萊。
正處於關鍵十字路口阿根廷,究竟選擇信任已存在 40 年的制度還是屈服於某種民粹主義,結果很快就將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