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振铁锈区

作者:苏诚忠  于 2024-7-30 12:4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对于富人来说,多养一个孩子不算什么,有闲阶级教育孩子是一种乐趣,他们有用不完的时间和精力。但一个穷人家的母亲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了,孩子成才了,赚了大钱,所有的税收都被政府拿走了。而这位母亲因为教育孩子,耽误了事业,最后穷困潦倒。长此以往,还有哪个穷母亲愿意生儿育女?为了防止养儿不教的现象,就不该仅在孩子出生时进行补贴,而是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孩子工作以后,将某一比例的纳税返回给养育自己的父母。这样,当其他母亲看到了这个结果后,就有意愿多生孩子。为了使孩子将来能够有好的工作,多缴税。作为贫困的父母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处处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把孩子等成他们自己的期待。只有这样,穷人才会在低年龄生育后,依然有着足够的生活自信。她们和富人家的女人比不了财产,但可以打拼未来。通过这种孩子与父母的相互扶持和相互提高,还可能使父母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在孩子离开自己以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有了期待才有信心,有了信心,才有志气。
从《乡下人的悲歌》中看出,底层社会的人,头脑简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用一种朴素的道德来为自己的行为作辩护。男人们在孩子面前动粗,骂人,抽大麻。女人们则对孩子不负责任,在外面乱搞。乡下人之间的交往,有点像中国武侠小说中那种快意恩仇;宁可开枪,不愿意做过多的解释。这其实是不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的运作方式;资本主义也抛弃了他们。尤其是,当事实狠狠地教训了他们后,他们根据自己的处境,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哲学,并且讳疾忌医,龟缩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用自己的可怜知识教育后代,“母亲告诉女儿如何养孩子,父亲交给儿子怎样干活儿,哥哥告诉妹夫怎样对待自己的老婆。在忙忙碌碌中,人们从自己的邻居们那里学会如何处理家庭生活。”
假如能让这些乡下人知道,自己的教育对象在将来是对自己有回报的人时,他们的心情就会不一样,他们即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对社会的重新认识,也需要将自己如何破茧而出的经历传授给被教育者。目前,能使这些人愿意这样做的力量来自宗教与良心。作者外祖父母对他的关爱,出于当年美国繁荣时期遗留下来的贵族精神。那是欧洲封建时代的痕迹。文艺复兴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改变了封建主义的恶习,但也将其理智的部分清除掉了。由于没有动力,父母一辈子总结出的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以及总结出来的教训。没能认真讲解给子女,最后随风飘逝。这些教训如果没有财富的支持是无法坚持下去的。几代人以后就会消失。只有真金白银才能使它延续。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类的工作时间应该越来越短,因此,应该奖励父母,把时间用到培育子女上面。
作者谈到他的外祖父母认为“不是所有的有钱人都坏,但是,所有的坏人都有钱。”这里包含了左派思想。也是乡下人丧失信心的羡慕、嫉妒、狠。如果他们知道,儿女将来的税收中还有自己的一份时,就会从新燃起希望的火花,认真思考,如何做一个既有钱,又不坏的人,并把这种理念告诉自己的下一代。
巴菲特说:“家庭的第一核心是经济,而不是感情。”这就是造成目前生育年龄偏高,不愿意生育的原因。一位底层社会的母亲,生完孩子以后,几乎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只能自暴自弃。因此,需要让她感受到,孩子是社会的,也是自己的宝贵财富,孩子在未来的工作中,即向社会纳税,也有一部分税收转到自己的账户上。换句话说,让孩子成为母亲的希望,母亲有了希望,社会才能有希望。
上幼儿班、小学、中学、大学都要付费?而为何母亲的家庭教育却只是义务付出呢?家庭教育其实比那些学校更加重要。教师的付出的仅仅是时间和精力。但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她付出的,往往是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她们努力不仅仅是教育孩子,也要教育自己。也就是说,如果政策合理,生孩子不应该是母亲的累赘,而是母亲的动力。必须使整个舆论逐渐认识到,生孩子,教养孩子是一份伟大的,有前途的工作。
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叫做米列娃·玛丽克Mileva Marić。她也是一位物理学的高材生,有人说,爱因斯坦的很多思想来为这位妻子。这并不奇怪,夫妻间相互交流很正常。但是,结婚后,爱因斯坦全身心投入工作,成绩斐然,而玛丽克因为有了两个孩子忙于家务,逐渐失去工作并被爱因斯坦抛弃。如果我们的制度能将孩子工作的税收分出一部分给父母,那么,玛丽克很就多了一种期待,也就是说,她可以在孩子工作后,获得经济自由而重新回到实验室。生育和研究两不耽误。世界可能因此出现一位女爱因斯坦。
试想一位母亲,一连生有四个子女,将来每个子女都缴纳两万元的税,这位母亲如果再能从子女的税收中,总共得到两万元,加上自己的一份工作或者一部分最低收入津贴,那么,她可能在四、五十岁的年纪上就不必为了生活奔波,如果自己努力,还能更上一层楼。当然,为了避免类似亚洲家族企业的现象,财产在一定规模以上的父母,不应该享受这个福利。
目前世界各国都认为,富国生育率下降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但就是不肯检讨自己的税收政策,实际上是用社会主义的,财富面前尽量平等,偷走了资本主义的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而政府发出救济时却堂而皇之的说,这是我给你的恩惠。这种不合理的舆论应该彻底的改变。
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大的公司。每一位公民,是这个公司的雇员,他们得到公司产生的利益,也应该为此付出劳动和义务。父母生下子女,是为社会尽到义务,将来,这个成果所产生的利润,不能由政府独吞,应该为父母的劳动做出回报。只有在这种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社会才能继续发展。 ​有了这样的政策,相关的堕胎法的矛盾将转变成为财务资助,让每一位母亲都明白,她们打掉的胎儿,就是她们未来的财富和期待。这就是资本主义解决问题的方法。美国应该学一下中国古代的做法,它使的战乱不断,生育和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条件下,这个民族的生育率依然十分旺盛。因为,它符合等价交换原则。孔子甚至认为,上了战场的人,为了赡养父母有权当逃兵。美国接受的移民,都是这种生育文化的受益者,为什么美国人自己不采取这种思想呢?
五亿年前的生物,没有性别,雌雄同体,特别公平。从扁形动物开始,虽然生理上是雌雄同体,但是,让别人受孕,而自己不去受孕的‘鸡贼’策略产生了。同样是提供一般染色体,当爹比当妈消耗的能量要少。繁殖机会也更多。在遗传利益的驱动下,一旦两只海扁虫相遇,就会进行一番缠斗。胜利的一方当爹,失败的一方当妈。海扁虫的交往,就像武林大会,最能打的冠军将会只当爹。留下成千上万的后代。一般能打的时而当爹时而当妈,落败的那些将会一直当妈。这说明,连扁形动物都不想当女人。每个个体都知道女性生育的付出,但是,现代福利制度忽略了女性付出,这就相当于增加了母亲在现代生活中的负担。
男人当兵复员有津贴,可以免费上大学, 但女人创造了孩子后却一无所获。时间一长,所有的母亲都感到了生孩子是累赘,母亲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不断地增加,造成整个社会对生育的恐惧,这就是今天所谓的社会问题。其实,它是人为制造的,是对生育和教养忽视的结果。应该让某某战争的老兵,与若干纳税人的母亲,具有同等的地位与尊敬。
最后,上大学占用了父母太多的时间,我认为,应该缩短学制,这也是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新政策应该帮助母亲,可以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完成生育和教养子女的双重任务。假以时日,无论穷人还是中产,都会愿意在适当的年龄生育,为自己的未来,预先做一个保险,并且认真经营。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7-30 12:4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