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可怕的病毒 [2020/01]
- 陈破空欠考虑 [2020/01]
- 策略与机遇 [2020/03]
- 乱世也要生存 [2019/11]
- 权本主义----手机 [2023/09]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019/06]
- 习近平的选择 [2019/12]
- 范冰冰VS赵家人 [2018/10]
- 川普为何屡赞习近平? [2020/02]
- 中国芯 [2018/04]
- 介绍两位墙内学者 [2019/08]
- 张首晟的心结 [2018/12]
- 说绘画 [2020/10]
- 教育是这样腐败的 [2017/05]
- 谈谈郭文贵 [2017/05]
- 谈爱国 [2019/07]
- 还‘共产’吗? [2017/06]
- 换个角度看香港 [2019/08]
- 神秘的基尼系数 [2017/06]
- 公德与私德 [2018/07]
- 澳洲高校风云 [2017/08]
- 无法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共 [2019/09]
- 统一的希望 [2018/05]
- 一个使美国矮小的政策 A Policy Making America Smaller [2019/03]
- 谈“母亲论” [2019/06]
- 世界新秩序 [2024/12]
- 核讹诈的杰作 [2022/02]
英国人的方案是病毒学家与数学家共同探讨的结果。病毒学家告诉人们,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死亡率大约只有1.4%,绝大多数人只有轻微的症状。真正的死亡人数来自老年人。根据这个原理,就让年轻人尽量感染,从而产生免疫力。老年人尽量在家隔离。最后,当多数年轻人被感染后,在公共场所中,有条件被感染的人越来越少。当感染者为零的时候,老年人再出来就没有问题了。数学语言是根据每个人传给他人的数量RO来解释。比如,平均每一个人传给两人,就称RO=2。RO是一个变量,或者说,开始的时候,它可能很大,当它大于1时,比如2,那么就按照2x2x2…的速度传下去,到了几十次以后,就会超过全世界的人口;这当然不可能。既然它是一个变量,当被感染过的人口越来越多以后,它就逐渐变小,因为,已经没有那么多人供它感染了。也就是从2,变成1.9,1.8,1.7...。当RO就小于1,情况就反过来了。为了容易理解,我们把它设定为1/2,也就是平均每个人在传染期内只传给半个人。这以后,再继续传下去就是1/4,1/8,1/16等等。到了百万分之一就微不足道了。到这个时候,我们就说,出现了一道隔绝病毒的墙,其实是病毒已经基本消失。或者说,老年人可以出门了。
中国人不太理解概率可能是来自一种等级观念;也就是说,如果死也不要精英去死,最好是低端人口去死,低端人口保护高端人口的生命。否则,从感情上就无法接受。有了这种成见后就不会思考概率了。但英国人不考虑等级,也没打算人人都活下。他们考虑的仅仅是把所有的人当作一个整体。既然不能百分之百的存活,那么,退而求其次,我们是否能够比最坏的情况好一点?根据概率,中国的死亡人数最后一定比英国多。英国的办法就是让不容易死亡的人群先与病毒交锋,以他们最低的死亡率提供一道屏障,为老年人的生存提供条件。这个想法类似于中国的田忌赛马。在绝对输掉的情况下,能赢多少是多少。
除此以外,中、英的做法还有一点不同,英国人也是从田忌赛马中悟出的道理。就是所有的医疗保护措施集中在医护人员手中,因为,他们不但接触的病人多,而且,他们有使用这些物品的经验,绝对不会浪费。相反,同样是物资不足道中国,则把所有的物资集中到武警手中,认为如果没有社会的稳定,就不会有医院的稳定。其实,武警不但用不上,并且他们使用医疗器具的能力也比不上医生护士。结果,大批的医护人员感染和死亡。失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其他的工作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其实,整个现代医保体系就是来自欧洲。而中国的医保即想跟人家学,又要有自己的特色,最后就是邯郸学步。医保体系的原则就是田忌赛马。从欧洲兴起的,当然是人家玩的熟,如果中国亦步亦趋的学,可能也想到用概率来解决问题。但是,三心二意的学,就差了那么一点。
各国医疗制度的数学基础,就是概率论。说白了就是,一个群体不会同时生病。因此,根据计算,让所有的人交一笔钱,称为保险,谁要是有了病,等于大家负担。这就是从概率中得出的结果。比起古代做法,它有一种概率上的优势。古人养活孩子防老。自己家人生病,别人管不着,别人家的生病你也不必管。于是就有了:一场大病回到解放前,甚至可能根本不治,等死。所以,人人手中都要准备一大笔钱不敢动。学经济的知道,一个国家的资金不流动,它的经济是不会繁荣。但是,有了保险以后,就没有看病的后顾之忧。就可以利用余下的钱去投资。
遗憾的是,本次疫情十分迅猛,打破了各国政府的计划。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全球上亿的人同时生病。让概率中最小的可能出现了。任何政府都无法应对。而英国却想出这样一个田忌赛马的邪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