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不容易

作者:玉米穗  于 2025-3-29 22:0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前尘往事|已有4评论

  生活中说点假话很平常,根据需要说点应景的场面话,逢场作戏乃至言不由衷也是人之常情。一般随口说的那些场面话时过境迁事情过去了大都也就忘了,但有些随口而说的瞎话却总也让人难以忘记,比如我记忆中自己第一次说的假话和当时的情形,多年过去却依然记忆犹新。


  事情发生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年级学的东西很简单,语文课上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是共产党万岁,之后的课文也多是类似的红色口号。每一课上完要默写生字,因为没什么难度,我连续几次小测验都得了一百分。我以为这样的小测验人人都是一百分,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班上有个同学从第一课开始每次都不及格,这让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也是语文老师)很恼火:一百分拿不到,不及格也不至于吧;一次不及格倒也罢了,每次都不及格,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当那家伙再一次不及格时忍无可忍的班主任老师终于发飙了,那天在课堂上她对着他厉声说到:你站起来!我问你,为什么你每次都不及格,从第一课起你就没有及格过!你每天回家都干些什么?!接着她突然转过身子对着我说道:你,告诉他你每天回家都是怎么学习的,怎么学习才能每次测验都一百分的!面对这突发情况,我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瞬间脑子嗡嗡的,闪过的念头是妈呀我该怎么说才好,因为实际情况是我每天回家扔下书包就出去玩,拿一百分只实属偶然,也是因为测验内容太简单而已,真没什么好说的。可我知道这场合显然不能说实话,唯一合适的对应是顺着老师的思路瞎编。我边想边慢慢站起来,磕磕巴巴地说我每天回家都是先复习学校里学的东西,复习好了再出去玩。说的时侯我其实特别心虚,因为这是百分之百的胡扯,老师和班里的同学对此可能不清楚,可那位老不及格的同学是知道的,因为他是我的邻居,就住我楼下,我们是每天放学回家扔下书包就一起出去玩的玩伴啊。(皮卡丘 文)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浮平 2025-3-29 23:03
您的博文 —— 实话实说,其实是一个哲学层面的话题:To be or not to be。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用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来探讨:什么是“实话实说”?是谁在说?对谁说?说什么,为什么说?又如何说?

在新闻行业,特别是调查记者的职业伦理标准中,要克服的正是某种“实话实说”。 “实话实说”并不是直接表达个人观点,而是客观的呈现事实。每一句话都需要建立在事实依据之上,而非个人立场。

王志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一方面标榜自己具有专业调查记者的客观性,借此树立个人与众不同的权威效应;另一方面,他时刻表达个人政治立场和偏见,混淆了新闻记者与自媒体‘意见领袖“的角色。这种错位不仅削弱了他的公信力,也模糊了公众对“实话实说”的真正理解。

即使他作为专业记者采访时,也经常穿插个人观点和论断。
回复 玉米穗 2025-3-30 00:47
浮平: 您的博文 —— 实话实说,其实是一个哲学层面的话题:To be or not to be。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用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来探讨:什么是“实话实说”?是谁在说?
谢谢博友。问好。
回复 rfw1972 2025-3-30 21:47
浮平: 您的博文 —— 实话实说,其实是一个哲学层面的话题:To be or not to be。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用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来探讨:什么是“实话实说”?是谁在说?
做人难,做机器人更难
回复 浮平 2025-3-30 22:20
rfw1972: 做人难,做机器人更难
对认知落后了一个世纪的封建专制价值观者来说,做现代人难上加难。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30 22: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