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才顾毓琇 [2017/03]
- 震撼世界:越共自动放弃权力,五年内实行全国大选 [2017/08]
- 可怕毛泽东 [2017/02]
- 人生六十才开始 [2017/03]
- 感受老上海 別錯過武康路 [2019/09]
- 難忘紐約千島湖 [2017/07]
- 上海同学圈两则贴文,看看什么叫丢人现眼 [2018/11]
- 《求是》杂志副总编自杀辞世,遗作堪称绝唱 [2018/05]
- 請不要拒絕我 [2017/09]
- 再去看看老房子 [2018/05]
- 为上海的年轻一代点个赞 [2018/05]
- 穿旗袍 坐拉車 穿越上海 [2019/06]
- 文革中 我家弄堂裡的一些事 [2018/05]
- 国内传来 赵紫阳谈话记录稿(真假自辨) [2017/08]
- 上海之行 [2018/05]
- 女兒的畫像 [2017/09]
- 上海人家的泡飯 [2018/10]
- 也來曬曬十八個月和十八歲的老照片 [2018/01]
- 《老照片說故事》少年不狂枉少年 [2018/01]
曾經到過位於中歐、地中海和巴爾幹交會處的只有五萬六千多平方公裡面積、沿海擁有一千座島嶼、人口僅428萬的美麗而又神秘小國-克羅埃西亞共和國。
之前,對她的了解十分有限,僅知她是在1991年在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瓦解時,從正在解體中的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獨立出來的一個小國。其實她的歷史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中葉,就連她的國名由來亦無從考證,被認為是由哥德語或印度-雅利安語流傳到斯拉夫部族後轉化而來的一個混和物。
克羅埃西亞人從舊石器時代就開始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這樣一個弱小的民族經歷了被羅馬帝國、奧匈帝國、南斯拉夫王國、日耳曼等列強長期吞併,在無數次爭取獨立的頑強抗爭中生存著,她的整個歷史就是一部獨立戰爭史。即便是在宣布獨立後,依然和原南斯拉夫聯邦軍持續了四年的戰爭狀態。導遊告訴我們,就是在幾年前他帶團的途中,還遇到過零星的戰火,旅遊巴士只能停在邊上,等他們停火了再通過。在一些殘牆斷壁上依然可見累累彈痕,如今也成了一道風景。
在克羅埃西亞境內,我們首先觀光了始於1911年的首都扎格雷布,它分為上城區和下城區。上城區是舊城,名勝古跡無處不在。下城區是新城,二次大戰後才發展起來的現代化城市,高樓林立。我更喜歡舊城,有內容,耐看。
在中央車站前,是一個建於19世紀末,以在中世紀統治克羅埃西亞的首位國王-托米斯拉夫名字命名的廣場,廣場上還矗立著托米斯拉夫國王騎在戰馬上巨型雕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25年,克羅埃西亞終於擺脫了奧匈帝國的統治,也恰是托米斯拉夫加冕1000周年,於是就計畫建造一座雕像作為紀念。由於政治動盪、資金短缺,直到1933年雕像才完成,又過了14年,才於1947年將雕像豎立在基座上,此時打造雕像的雕塑家萊伯特已經過世。
托米斯拉夫國王騎在戰馬上巨型雕塑
雕塑的背後則是著名的國家藝術展覽館,建築相當精致典雅,而且宏偉大氣,它本身就是一尊藝術品。1898年展覽館首展以「克羅埃西亞沙龍」為名,百年來,舉辦了無數次的重要展覽,大多是以頌揚克羅埃西亞為主題。和國家藝術展覽館建築風格有些相似的國家劇院是一座世界級的劇院,它始建於1836年,歷時59年於1895年正式啟用,世界各地許多著名藝術家都曾在這裡演出過。2010年10
月,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也曾在該劇院表演《化蝶》、《千手觀音》等節目,給克羅埃西亞觀眾們留下深刻印象。扎格雷布許多地標性的古典建築,其牆身都是金黃色的,具有強烈的貴族氣息。
克羅埃西亞國家藝術展覽館
克羅埃西亞國家劇院
建於13世紀的當地最古老的聖馬可教堂,1882年重建後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哥德式小巧精致的建築,它的屋頂是用紅、白、藍、黑馬賽克磁磚拼貼而成的圖案巧思別致,是中世紀兩個盾牌狀的國徽。
最古老的聖馬可教堂
上城區的中心即是耶拉其卡廣場,它是以十九世紀率領克羅埃西亞人民抗擊匈牙利人入侵的總督名字命名的,作為民族英雄,他的巨大雕塑矗立在廣場中央,供人們永久紀念。在廣場上還有一座標志性的建築,那就是著名的聖史蒂芬大教堂,在城市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看到該教堂的雙塔尖頂。與大教堂相呼應的是其正對著的聖母瑪麗亞和四個天使的雕塑,這是克羅埃西亞最重量級的雕塑家伊凡梅什托維在1865年完成的精典之作。 扎格雷布上城區的博物館分布密度為世界第一,整個城區就像一座古董級的巨型博物館,她濃縮了神秘小國克羅埃西亞的悠久歷史。
民族英雄耶拉其卡總督雕像
著名的聖史蒂芬大教堂
聖母瑪麗亞和四個天使的雕塑
注:文字發表在2018年7月17日《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