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华人在职场中为何遭遇困境 [2015/11]
- 为什么美国名校要限制亚裔学生名额? [2015/09]
- 美国移民法官: 韩国人的绿卡欺诈案 [2016/01]
- 从十九大报告看中国话语权的任重道远 [2017/11]
- 电影《芳华》所反映出的民族局限性 [2018/01]
- 中国足球上不去的真正原因 [2017/09]
- 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命运(6) [2016/05]
- 美国已拉开牺牲台湾的序幕 [2018/03]
- 中国的无现金社会不会被美国接受 [2017/09]
- 中美角力:中国被迫由防御转为进攻 [2016/12]
- 中华民族承担着根除白人至上组织的历史重任 [2017/08]
- 民众的政治热情导致美国禁枪难 [2017/10]
- 特朗普当选与华人易帜是历史的必然 [2016/11]
- 朝鲜半岛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必经之路 [2017/03]
- 民主党强力推行亚裔细分法案究竟是为了什么? [2017/07]
- 身为华人应如何看待特朗普及其政策 [2017/02]
- 蔡英文和民进党应感到伤心欲绝 [2016/12]
- 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命运(1) [2016/05]
- 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命运(7) [2016/05]
- 英法联军为何也要在南海展开自由航行 [2018/06]
- 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全) [2016/05]
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是大陆多年来所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大陆的对台政策一直着眼于吸引台湾民众,因而能够自发地在岛内推动两岸的和平统一。例如,十几年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就强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要让台湾民众清楚地了解大陆的对台政策,做到“入岛,入户,入脑”,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大陆的诚意。而与此相配套的就是两岸人尽皆知的“让利”政策。
据所查到的资料,大陆自1980年开始对台湾出现贸易逆差(用民间的话说,就是台湾在两岸贸易中挣钱,而大陆赔钱),而这种逆差自2000年之后,由于“让利”政策而开始出现大幅上涨的现象。从2009年开始,两岸之间的贸易逆差一直保持在800亿至1000亿美元之间。8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可以从一个场景中感受一下。多年前时任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在回应台湾来访团体要求大陆进一步让利时说道, “台湾社会应体会到大陆对台的诚意和善意。目前两岸贸易中大陆承受的逆差已近800亿美元,而这完全是因为大陆视台湾为同胞。如果大陆对韩国有200至3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我们就得到国际贸易组织(WTO)打官司了” 。
然而,大陆多年来高居不下,特别是自2009年马英九当选为台湾领导人以来所维持的天文数字的贸易逆差在争取台湾民心方面差强人意的结果则是有目共睹的。在巨额让利了多年之后,台湾社会选举了大陆最不愿意看到的,具有强烈台湾独立意识的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女士为新一任领导人。很显然,大陆的“让利”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很多大陆民众深感气结,直指台湾人就是白眼狼,对他们让利纯属是肉包子打狗。甚至有分析指出,由于曾经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台湾民众仍有皇民心态,因而无视大陆的诚意。大陆民众这种情绪上的不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台湾民众感受不到大陆如此慷慨的善意和诚意呢?很多分析给出很多理由。其中最醒目的理由就是两岸之间政治制度的不同,而台湾人民希望生活在民主自由的制度之下。诚然,两岸之间确实存在很多的不同。但是,随着大陆的不断崛起,两岸之间的很多差异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在一些领域,大陆已超越台湾,走在了前面。例如,现代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已使很多大陆城镇居民的生活变得比台湾更为便利。同时,正因为两岸之间仍存在着差异,大陆的对台政策就愈发显得重要,因为这种政策的目的就是要结合目前的实际状况,不断推动两岸朝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
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大陆需要重新审视多年来推动的“让利”政策。即使因为遇到挫折,大陆已做出调整,在当前的形势下对台经济政策以“制裁”为主。但是如果四年后蔡英文未能连任,而支持“九二共识”的国民党人士上台,大陆是否需要重新拾起“让利”政策?而重新拾起的“让利”政策是否仍会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这些都是大陆需要回答的问题。而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搞清楚,“让利”政策究竟是“推动”还是阻碍了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人们为什么希望加入另一个集体(例如国家,地区,一股势力,一个团体)。很显然,人们希望加入到另一个集体是因为人们可以得到以前得不到的好处。如果加入这个集体后没有好处可得,甚至正在享受的好处还可能丧失,人们自然不会要求加入这个集体。此外,在正常情况下,为了得到所向往的好处,人们必须要做出努力,为此而打拼。而只有经过打拼和努力所得到的幸福(好处)才真正值得珍惜。人们往往不珍惜垂手而得的好东西,就因为它来的太容易了。之所以,大部分巨额彩票的得主往往结局都很悲惨,就因为他们不知珍惜这上天掉下来的馅饼。
现实生活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每年从世界各地奔向美国的移民至今仍有增无减,令全美各地的移民局疲于奔命,应接不暇。人们向往加入美国不外乎几个理由,或者向往它的自由民主制度,或者向往它的富裕生活。对于很多当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中国留学生而言,美国的现代化(不论是科技还是思想的现代化)对他们产生了极为强列的吸引力,他们要享受这种现代化。而只有在美国才能在最高程度上享受到这些好处。而为了能留在美国,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合法和不合法的都有。人们或通过苦读学位而找到工作,或通过巨额投资而得到居民身份,更或通过偷渡,假结婚,假公司等不合法的手段获取居民身份。很多人甚至悲惨地倒在进入美国的沙漠之中。总而言之,美国并没有通过“让利”去吸引人们来美国。相反,人们还必须得为之而奋斗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因为只有在加入美国后才能享受到这些好处。
我们再来看共产党自身成功的经历。解放战争(台湾称之为国共内战)后期,成千上万的民众推着小车上前线为解放军送衣运粮,抢救伤员。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共产党在当时给了他们物质上的好处来拉拢他们了吗?完全不是。这是因为共产党告诉他们,如果你们加入我们,待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就将会有幸福生活。民众正是因为将要得到的好处而支持共产党的。同时,为了得到这些未来的好处,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民众仍需要做出努力,这才有推着小车上前线的壮观场面。所以,共产党当时的政策是极为成功的。
此刻,我们再回头来审视大陆对台的“让利”政策。多年来大陆每年通过贸易逆差给台湾送去800至1000亿美元的红利。试问,如果两岸统一后,台湾逐渐成为中国的普通一省,中央政府还会每年给台湾省这样的巨额补贴吗?这将令人难以想象。即使中央政府有心,其他各省也一定不会答应。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两岸统一后,台湾目前所享受的经济上的巨大好处一定会失去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同样的道理,2015年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了《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权益保护规定(草案)》。该草案拟赋予台胞及其家属与上海市居民同等待遇,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可就近进入幼儿园和中小学就读,按照规定申请公共租赁房等诸多优惠待遇。而很多来自大陆其他省份在沪工作多年的人根本享受不到这些待遇,因为户籍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试问,两岸统一后,上海市还会持续这个政策吗?其他省份的人会容忍这种现象继续存在吗?除非上海决定永远给予台湾这种特殊待遇。
当台湾南部农民的农产品销售问题遇到困难时,大陆方面为展现善意,高价收购。从2011年起截至2015年,台湾每年从农产品出口到大陆得到的利润就高达10亿美元。试问,大陆任一省份如果农产品销售不好,中央政府会大包大揽地买下来吗?如果统一后台湾逐步变成普通一省,这每年的好处还会有吗?
至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撇开两岸的政治制度不谈,两岸统一后,台湾民众从大陆“让利”所享受到的好处将很有可能会随之逐渐消失。在这点上,台湾人看的是很清楚的。任何人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位置上都会想,如果统一后好处尽失,为什么还要统一?这也就是为什么,拿了那么多年大陆“让利”的好处后,当台湾民众看到马英九的政策有可能会导致两岸统一,他们就得赶紧踩刹车。否则,再晚了好处就都没了,由此导致蔡英文高票当选。当两岸关系紧张一段之后,台湾民众还会再摇摆回来,选举国民党人士上台,如此才可以继续接受大陆的好处。此外,台湾并没有经过任何努力和奋斗就轻易获得如此大的好处,也使得很多人对此并不珍惜。这也就是为什么台湾社会上竟然充斥着视大陆提供的“让利”如无物,理所当然,甚至还不够的现象。由此可见,大陆的对台“让利”政策不仅没有推动两岸统一的进程,恰恰相反,这一政策反倒为统一设置了障碍,因为它让台湾民众担心失去既有利益,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尽力避免统一,永远维持现状才好,进而才能继续拿到大陆“让利“的好处。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大陆至今仍在坚持推动对台“让利”,强调除了坚持“一中”、反对“台独”不会变,同时“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决心和诚意不会改变”,并进而推出了新的各项对台优惠政策,以期吸引台湾民众的心。近期最新的发展是,大陆推出 “一中分治”的新策略,希望给民进党政府一个台阶,从而尽早结束两岸“停摆”的状况,让两岸互动得以恢复,从而使得经济上的“让利”政策重新得以进行,以免经济“制裁”持续的时间太长,让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渐失。
为什么大陆仍然坚持“让利”这一已被证明没有起到预期效果的政策呢?我们都曾记得,时任台湾领导人李登辉先生于1995年提出两岸关系是“特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亦即“两国论”。“两国论”完全违背了大陆一直坚持的“一个中国”的原则,因此两岸关系曾因此一度陷入低谷。说到这里,作者必须要遗憾地指出,大陆至今仍在坚持对台的“让利”政策,恰恰就是因为大陆将两岸关系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混淆了,用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方法处理两岸关系,因而才遭遇到了挫折。
为了把事情说清楚,我们先用简单的两家人和一家人的关系来说明。我们来看两家邻居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两家经常热情来往,互相帮助,日子长了,双方的好感就会不断加深,两家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紧密,好的就像是一家人那样。但是如果其中一家希望另一家的女儿能嫁到自己家来,此时两家关系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有女儿的这一家关注的就不再是两家之间的来往了,而是对方家庭内部的情况了。如果对方两个老人都常年卧床不起,以致家里常常举债度日,很难想象父母会同意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如果对方为达此一目的常常做一些事情以表达善意,反而可能会被女儿的父母斥为是不安好心,好比是政治上的“统战”。所以说,作为两家人时,人们关注的是双方的交往。但要成为一家人,人们的注意力就立即转向关注对方家庭内部的状况。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比如,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多年来友好往来。中国以各种方式帮助巴基斯坦顶住来自印度的巨大压力,而巴基斯坦也投桃报李,在国际场合坚定地站在中国一边。汶川大地震时,巴基斯坦把自己国内所有的帐篷都捐献出来,因而被大陆民众亲切地称为“巴铁”。但是,如果中国对巴基斯坦说,既然咱们两国关系如此之铁,你们干脆加入我们而成为中国的一部分算了。此时两国关系的性质就变调了。加入到你们中国?语言不通,食物不同,各种文化习俗完全不一样,为什么要加入你们中国?也就是说,此时巴基斯坦关注的就不再是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而是开始审视中国国内的情况。可想而知,“巴铁”加入中国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此刻,我们再回头看两岸关系。当大陆今天仍意在持续推动对台“让利”政策,是希望通过两岸之间的良性互动来拉近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拉近两岸之间的距离。如果台湾是另一个国家,大陆的“让利”政策一定会取得巨大成功,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一定会不断加深,台湾也一定会被大陆民众称为“台铁”,因为台湾也一定会投桃报李,对大陆做出友好举动以回馈。两岸作为两个国家也一定会是非常友好的邻邦。然而,现实是大陆要的是台湾的回归,因而此时台湾及其民众所关注的就根本不是两岸之间如何良性互动以及大陆如何对台湾表达善意,而是大陆内部的状况以及加入后是否会得到好处。如果没有好处,甚至到手的好处都可能失去,大陆让再大的“利”也是无济于事。所以,我们说,大陆其实是以国与国的关系来处理两岸关系。方法不对,自然难以得到所期待的效果。
至此,我们就可以理解,既然大陆以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方法处理两岸关系,就不能怪台湾是白眼狼了,因为大陆并没有下大功夫以切实关注及回应台湾民众真正的关切之所在,即统一后会得到什么好处。这同时也再次提醒人们,和平统一的关键还在于大陆自身内部的发展,提高和完善,而不在于现在给台湾多少好处。道理已说的很清楚,事实也已证明,给多少好处也是白搭。
但是,既然大陆把台湾视为同胞,同胞有困难,大陆还是要伸出援手的。只是这种帮助是要有原则的。比如说,我们仍要积极鼓励台湾的学子到大陆求学。台湾的年轻人如果在台湾找不到工作,可以鼓励他们到大陆寻找机会。但是台湾民众在大陆的待遇不能比照大陆自身公民的待遇,即大陆不能给予台湾民众以“国民待遇”。这点可参照美国的工作签证,绿卡以至公民的不同待遇。为什么待遇上要有差别,是因为大陆要为台湾民众提供他们为统一而奋斗的空间和动力。大陆应该和蔼,坚定而又自信地告诉台湾同胞,统一是两岸同胞共同奋斗的目标。大陆在不断改善自身社会状况的同时,台湾同胞也要不断打拼,在台湾切实持续推动两岸的统一事业,当两岸实现统一之时,也就是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享有一样待遇之日。
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大陆已在很多领域超越了台湾,这为和平统一在客观上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可能性。所以,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升大陆在更多领域形成对台湾的优势应是大陆努力的重点,让台湾民众能够切实地意识到统一后会得到更多的好处。这样,大陆对台湾的向心力就会自然而然地不断加强。相应的,大陆也需要调整对台政策,使其能够更有效地推动两岸的统一。中华民族充满智慧,人们有理由对两岸的和平统一更加乐观。
(读者可在智库网站 wenhuashijiao. 查阅更多的相关分析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