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事以满足女方为主的爷们,笃定早衰 [2018/06]
- 瘟疫面前,科学与政治撕得三点全露(图) [2020/03]
- 当心了,有儿子的移民家长! [2016/10]
- 男女交欢,到底是交“器”还是交“气”? [2019/03]
- 为什么中国人到西方后全变丑了? [2016/08]
- 十九大后,郭文贵将组建郭家军,杀奔中南海 [2017/10]
- 海归回国发展,最好别去山东! [2016/02]
- 加州罂粟,不是罂粟花,乃是花菱草 [2017/04]
- 春游之乐:白泥河捞鱼“大家拿” [2018/05]
- 习近平将带领中国全面进入“折腾时代” [2017/11]
- 绝非口误:“宽农”就是“宽衣” [2016/09]
- 用“创旧”的办法,一样可以治疗现代文明病 [2020/01]
- 草原风情(1)——按摩店里的破胆故事 [2017/11]
- 中共将亡于无人,亡于绝嗣 [2018/06]
- 猜猜看,中共垮台后会逃往哪里? [2017/05]
- 草原风情(2)——浪漫不用玫瑰,代之以999口炒锅 [2017/11]
- 中日结盟,才会让美国精英一夜白头 [2018/09]
- 为什么共产党塑造不出良好的中国女人形象? [2017/12]
- 大选,我为什么不信任保守党的党魁蟹儿? [2019/10]
- 习近平的“临门一脚”功夫为什么那么差? [2018/12]
- 为什么美国一定会放弃民主,走回独裁? [2018/03]
- 倒习政变闹剧,一定是美国人编排的 [2018/07]
- 中共翘辫子后,中国该叫什么国号? [2017/06]
- 世界的下一场革命,一定是武松革命 [2018/09]
- 中共何不顺水推舟,用孟美人与美国“和亲”? [2019/01]
- 我的小三,她们都在忙啥? [2016/12]
- 统一强大的高丽,对中国更有利 [2018/03]
- 生活啊你算老几?修理说,我是你爹 [2017/12]
《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著名的中国儿歌。据说它起源于东北,原是老奶奶哄孙子、老外婆逗外孙时哼唱的民间歌谣。这首歌的原版歌词是这样的: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哩咕噜滚下来。
因为歌词涉及到“油”,即灯油,煤油,可以断定,这首歌的源头,应该不会早于煤油传入中国的时间。而煤油传入中国代替蜡烛成为普通百姓家夜间照明用的灯油,则是清同治二年(1863)的事。因此我们说,《小老鼠上灯台》这首儿歌,虽然很流行,知名度也很高,甚至流传到了国外,但它并不算古老。
民歌的生命力,一在于内容接地气,直接来源于生活,真实不虚;二在于歌词简单明了,生动传神;三在于旋律轻松活泼、优美动听。
《小老鼠上灯台》这首童谣的原版歌词,精妙所及,既符合生活实际,又显得妙趣横生。而相比之下,后来的诸多版本则是越改越离题,越加越走样。
大家试看: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
为什么后来的好事者会加进“喵喵喵,猫来了”一句呢?我想,一定是他们认为原版歌词省略了一个重要的“逻辑细节”,一个让小老鼠难堪下台的“直接原因”,所以需要补足,以便让整首歌显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加符合思维逻辑。
然而,拉进天敌猫,表面上看这首歌的内容更加丰富了,故事情节变得更加曲折生动了,语言也更符合思维逻辑了;但这样做既破坏了原故事的真实性,又掩盖了原故事的科学性,同时也摧残了幼儿的思维能力,降低了这首儿歌的教育意义。
为什么这样说呢?
1、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同时参考了大量西方人拍摄的视频资料,我发现,老鼠的警惕性非常高,它们在局促的环境里,通常会自己吓唬自己,即紧张焦虑,突然惊跳。你可以称其为“预激综合症”,也可以叫它“神经病”。
这显然与老鼠的“害虫”身份和“人类公敌”的生存处境有关。凡有老鼠出没的地方,定会有毒药、陷井、机关、诱笼等明枪暗箭等着它们,稍有不慎便会丢掉性命。你说,它们能不神情紧张,行为变态吗?
2、上灯台偷油吃,只能于灯火熄灭,居人就寝以后进行。此时作案,虽然不会有明处的危险,但因为灯台离卧榻不远,一有动静,居人便会被惊醒,朦胧中也能看清老鼠,痒痒挠、烟袋杆、铁如意、广东人事,哪一样挥过来,都如同金瓜击顶;那灯台上部的油盏,上来容易下去难,老鼠一转圈,浑身沾满灯油,点火即燃。你说,它能不紧张到失控,叽哩咕噜滚下来吗?
这种情况下,有没有猫出现,老鼠都会滚翻跌落,仓皇而逃。加进天敌猫,反而显得多余。
3、逻辑,可以用来解释社会现象,分析生活常理;但你不能要求社会想象的发生,生活常理的运作,都符合逻辑。
小老鼠在油盏上转圈下不来,它便会焦虑万分,情急之下它就会奋不顾身地蹿出油盏,跌落灯下,一顿翻滚。这就是现实本身,而现实有现实的逻辑,不需要人为地按照思维逻辑来重新编排。再说,幼儿有幼儿的思维逻辑,成人的思维逻辑未必适合他们。
记得女儿小时候我跟她讲《安丰塘的故事》,每次讲到庙门前的石狮子眼睛变红了,被上帝拣选、注定要得救的王小二,就该用箩筐、扁担挑着老母,带着家当急速往山上跑的时候,她一紧张就犯糊涂了。当我问她:“王小二一看,不好,石狮子的两只眼睛都变红了!他该怎么办?”她竟然哆哆嗦嗦地回答我说:“那个石狮子,它就,就,就轰隆一声跳到安丰塘里去了!”
所以我说,这首儿歌的原版歌词,不仅生动有趣,真实不虚,而且符合科学,富有教育意义。后面的“猫版”,反而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奶奶版”和“妈妈版”,更是娘炮隆隆,妈宝声声,莫名其妙。
由此联想,我得出一个支持性结论,即中国的幼儿教育重任,确实不能完全交给婆婆妈妈来承担,必须得有适当数量的爷们参与其中;否则,既不利于塑造“弄璋”们的男子汉气质,也不利于培养“弄瓦”们的科学精神,因为科学离不开观察分析,实事求是。
灯,本写作“ 镫”。本义: 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这个立钎式尖钉烛台,英文称pricket,正是中国古代“灯”的原形。
中国过去最有代表性的灯台,我还真没见过,只见过齐白石画中的灯台,但不如这个好。
至于这首儿歌的教育意义,正如我之前所说,中国的传统教育是风化教育,而风化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歌谣。所以,每一首健康向上的儿歌,肯定都有它积极的、正面的教育意义。《小老鼠上灯台》也不例外,它的教育意义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偷盗可耻,必遭羞辱。
未经许可,暗中据为己有,这都不是好的行为。小到偷钱、盗物,大到窃国、夺权;明到偷梁换柱,暗到偷情、偷心、偷人,最后都要以遭受羞辱来偿还。
二、不要贸然去“尝鲜”,寻求无谓的好奇与刺激。
三年前我在农庄居住的时候,意外地发现,洋老鼠偏爱中国麻油。我把一罐橄榄油与一罐小磨麻油长期放在一起,夜间老鼠只把小磨麻油的塑料壶嘴给咬开了,只喝麻油,而那个橄榄油的壶嘴,却完好无损。我由此得知,崇洋媚外,崇土媚中,不仅仅局限于人,鼠辈亦然。
看来,洋老鼠在这个台子上踟蹰良久,有屎为证。
同样,煤油是洋油,非中国土产。中国老鼠吃惯了粮谷米面,喝惯了动物油与植物油,却突然改变口味,跑去品尝洋油,为此受到惊吓,经历磨难,这纯属自讨苦吃,自取其辱。
皇帝高高在上,宫院充盈,却喜欢微服潜行,躲进窑子与妓女们厮混,结果染上暗疾——这叫“皇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哩咕噜滚下来”。
达官贵人呢,权倾朝野,威风八面,妻妾成群,艳福齐天,可他还是不满足,非要包二奶、养情人、生私生子,结果施情不匀,分赃不均,激起小三举报,大房搅局,终至东窗事发,被官府拿下,人上人变成阶下囚——这叫“官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哩咕噜滚下来”。
有些中国女人,长相不差,学历不低,在家在国都是半边天,甚至一手遮天,可她却不以为然,一门心思要嫁老外,肥水专流外人田。结果呢?遇人不淑,遭受家暴,身心俱疲,人财两空,“Once go black,never go back”,黄鼠狼没打着,却惹得一身骚——这叫“母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哩咕噜滚下来”。
中国一些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的人,利益集团成员,走资派,他们在中国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事业如日中天,权力炙手可热,可他们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千方百计地把资产转移出来,拿去西方国家投资,结果落入圈套,万贯赀财,短短数年,便融化在资本主义的销金锅里,连泡泡都没有冒一个——这叫“国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哩咕噜滚下来”。
201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