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太小助教 [2014/11]
- 用电脑画笔可以画出的...... 续篇 [2015/05]
- 狼性文化与Aggressive之随想 [2015/05]
- 从哈佛等常春藤名校"招生歧视"想起 [2015/01]
- 从刘小东的油画“天葬”想到当代艺术 [2015/02]
- 犹太人的教子理念 - 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 [2014/11]
- 忆老师孙树湛 [2015/01]
- 用电脑画笔可以画出的...... [2015/05]
- 从"Make a Point " 立论这个西方教育理念谈起之二 [2014/12]
- 从顾城的"黑眼睛"到雨果的"悲惨世界" [2014/12]
- 从"Make a Point " 立论这个西方教育理念谈起之三 [2014/12]
- 来自"西点"West Point 的哈佛 MBA [2016/08]
- 布拉格的星期天早晨 [2015/02]
- 八十年代下乡绘画写生往事之一 "老乡家的派饭" [2015/02]
- 从"Make a Point " 立论这个西方教育理念谈起之一 [2014/12]
- GPS 与高科技依赖症 [2015/03]
- 黄土高坡上的信天游 [2015/02]
- "自嘲"是雅量,放低"自我"是智慧 [2015/03]
- 欧元与欧盟印象记 [2015/07]
- 1 [2015/05]
- 从加州高中生自杀想起悉尼同类的悲剧 [2015/05]
- a [2015/05]
破旧的长途汽车,行进在四川的边区,一路上各种服饰的少数民族无数,包黑色包头巾有一个尖角的是独龙族,最有特色!大朵、大朵的白云飘在碧蓝的天空,远处的一大片红墙金顶的建筑群是郎依寺,几顶黑白的帐蓬,牦牛和白色的贾洛羊,在辽阔无垠的草毯花海上游荡。绿茵茵的曼扎塘湿地,大片的水色连着树丛和草地,雪山的连片倒影,群群的飞鸟腾空而起,那天堂般的美景,令人心醉!
奔腾的阿曲河畔,阿坝招待所,脸上有着两朵高原红的藏族女孩,麻利地办好了住宿登记。放下了行李,我们顾不上吃午饭,拿了写生画夹就出去画速写。有着千年建筑历史的藏族民居,白墙上几扇半高的小窗,厚重的原木色彩与造型,远处的红墙金顶的寺庙,牵着马佩着藏刀的红脸壮汉,几个着藏袍的姑娘欢笑着,走进了这如画般街道。我们兴奋地来回画着,直到天黑才无奈地回来,高原红女孩告诉我们,有人在房间中等我们,谁呀?
原来是当地的文化馆干部和几个美术青年,看见我们拿着画板,在街上乱窜,来交朋友了!还拿了许多习作,素不相识的上海学生与藏族文青,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从"星星画展"到"朦胧诗",从素描、油画到文学......我吃惊地发觉他们并不太闭塞,当年就这么几本艺术杂志,他们就靠这了解外面的世界,真正的"文靑",我永远记得他们那专注的眼神!一群年青人,没有任何功利目的,为艺术走到了一起,聊到了深夜。最后,一个朋友说,请几天假,陪我们一起去三十公里外的牧区养鹿场去写生。
原来是当地的文化馆干部和几个美术青年,看见我们拿着画板,在街上乱窜,来交朋友了!还拿了许多习作,素不相识的上海学生与藏族文青,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从"星星画展"到"朦胧诗",从素描、油画到文学......我吃惊地发觉他们并不太闭塞,当年就这么几本艺术杂志,他们就靠这了解外面的世界,真正的"文靑",我永远记得他们那专注的眼神!一群年青人,没有任何功利目的,为艺术走到了一起,聊到了深夜。最后,一个朋友说,请几天假,陪我们一起去三十公里外的牧区养鹿场去写生。
文青朋友找到一辆过路的货车,我们去了鹿场。一大排红砖黑瓦的平房,坐落在山坡上,长长的木围栏,几乎圈下了一座山,茵茵的绿草中,散布着只只红黄白点的梅花鹿。这是囯营鹿场,我们住在招待房间,真象筒子楼中的集体宿舍,窗户前一张桌子,四张单人床, 新的白床单被子,我到现在还记得那粗布面的感觉,那温馨的布香!长长的棕色圆木搅奶桶前,藏族老大娘搅着酥油茶,一杯灰白色的奶茶在手,慢慢地尝,有点咸、嬗味和茶砖的苦味,虽然不习惯这种味道,还是喝了一杯,对比之下,生的风干牛肉,要好吃多了。我们画鹿群和牦牛,画着藏服的人物速写,画小油画写生。藏族文青跟随我们一起画,认真地学,虽然手上技能很差,但是画出的速写,有一种纯朴生动的韵味,是真正的草原人的风情。
当时,人们刚走出文革的阴影,逐步走上正轨,生活充满了希望。青年们渴望学习,热爱文学艺术,连遙远的藏区也不例外,那些普通话并不流利的青年,谈到诗、画和文学时的眼神,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当时,人们刚走出文革的阴影,逐步走上正轨,生活充满了希望。青年们渴望学习,热爱文学艺术,连遙远的藏区也不例外,那些普通话并不流利的青年,谈到诗、画和文学时的眼神,让我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