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圣地(1)—一生必须要去一次的地方 [2020/08]
- 这就是温哥华最差的社区吗?(组图) [2014/04]
- 穿越圣地(2)--凯撒利亚 [2020/09]
- “逃离中国”(组图) [2013/12]
- 穿越圣地(3)--“上帝的葡萄园”(迦密山) [2020/09]
- 落基山脉之旅(6)--“皇冠上的宝珠” [2015/10]
- 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为昆明遇难同胞默哀! [2014/03]
- 成都之行(2)---人文篇 [2013/07]
- 远志明事件之我见 [2015/01]
- 受难节的意义 [2017/04]
- 我为什么要看《人民的名义》? [2017/04]
- 一个历史短浅的国度---育空地区(一) [2013/09]
- 世界上最令人难忘的图书馆(组图) [2014/01]
- 耶路撒冷到底属于谁?(一) [2018/01]
- 美国为什么要继续印钱? [2013/10]
- 自由经济市场是导致雾霾的罪魁祸首吗? [2015/03]
- 《甄嬛传》中有值得宣扬的价值观吗? [2013/06]
- 圣地亚哥一日游 [2017/04]
- 成都之行(3)---都江堰 [2013/07]
- 如何看待动物的生命?(组图) [2013/07]
- 看了温哥华,能留还是留下吧! [2015/04]
- 东海有战事发生的可能吗? [2013/12]
- 谁是背后的黑手? [2015/01]
- 方舟子何罪之有? [2014/10]
- 国民党为什么失败? [2014/11]
有资料显示,美国在1970年前,一直就是世界石油出口大国,并且主导国际石油市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盟国所用的石油80%都由美国提供。日本在偷袭珍珠港前,不仅90%的石油是从美国进口,连一半以上的战略物资也是从美国来的,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才停止向日本供应石油等战略物资。
1970年代,美国将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从此取而代之成为国际基础货币。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美国和沙特达成了一个“不可动摇的协定”,美国给沙特提供军事武器和保护,沙特代表OPEC必须同意将石油以美元结算,世界进入石油美元的垄断历史。
美元作为当前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具有交易、存储和计价三大功用。由于国际贸易大都以美元结算,所以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基本都是美元,这就是俄罗斯即使与美国激烈对抗也不敢轻易抛售美元的原因。
在全球化发展下,国际间的贸易交往也越来越自由化。据说OPEC有些成员,已经在用非美元货币结算石油出口,如伊朗于2008年就宣布去美元化贸易结算;中国正在考虑,或者部分已经以人民币结算石油进口;而俄罗斯也于去年开始秘密商讨,准备以其它货币取代美元结算石油出口,这也是美国收拾俄罗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各国货币纷纷贬值的一片哀鸿中,只有美元坚挺一路引亢高歌,美国不会坐视任何国家威胁到美元的霸权地位。
中东的几场战争,包括反恐,消耗了美国太多的国力和财力,国内外怨声载道。所以,在后来的国际争端中,美国都表现得相当慎重,不会贸然动武。再说,美国也不可以野蛮干涉他国之间的自由贸易。问题是,如果油价持续下跌,对页岩油开采来说显然是入不敷出,美国会坐以待毙吗?当然不会,其实美国早有对策。
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一书里已经预言,到2015年左右,美国将面临失去世界霸权的威胁,所以应该在此之前未雨绸缪,早作准备。这个准备,除了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秩序外,更重要的是拿回世界能源主导权,变被动为主动,重构国际能源格局。
美国的石油产量从1970年代开始下降,其实是美国战略眼光的一个转向。随着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的不断发现,加上价格便宜,美国决定放弃对石油生产和供应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使用外国的石油资源,国内的作为储备。在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急速需求情形下,美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是,这种对石油的依赖,一定程度也左右了美国在很多中东问题上的定夺。因此,早日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变被动为主动,是美国战略眼光的一个重要转折。
石油美元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美国之所以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除了文化和体制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中持续不断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不仅仅表现在高科技领域,而是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在全球环保和减碳的压力下,美国人一边努力通过技术革新迅速提高页岩油气的产能,同时还加大了改良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奥巴马在第一任期结束前曾经提出一个“全面能源战略”,重点指出了天然气在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位置。在这个战略里,奥巴马将天然气称作“桥梁燃料”,作为淘汰传统燃料降低碳排的过渡能源,并且呼吁企业界投资建造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工业和服务业。
美国的天然气除了储量高外,价格低也是一大优势。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原先在这些国家的外资企业纷纷撤走或搬到美国,特别是很多大型高能源消耗的化工、石油和钢铁行业,如欧洲的德国的化学公司、奥地利的钢铁公司等,都把大量投资投向美国,廉价能源渐渐取代了廉价劳动力。由此看来,中国等不发达地区的工资增长,实际上是给美国制造业发展帮了大忙。2014年全球经济疲软,唯有美国一枝独秀,最大的动因就是美国人对现实的纠错能力。及时回归传统实业,发展制造业,这才是美国经济复苏的最强动力。所以,尽管从理论上看油价下跌对那些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有利,但最受益的还是美国。
随着页岩气技术革命成功带来的产能剧增,美国及时调整了相适应的市场和政策,一边加大储备(据说美国目前的石油储备已高达4亿桶,我感觉实际远不止这个数目。),一边为提升天然气在全球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施加影响,利用价格优势,吸引世界各国的注意力。通过贸易,深化美国与周边国家以及欧洲和亚太国家间的盟友关系,切断这些国家依赖俄罗斯和中东的联系,尤其可以防止俄罗斯及OPEC成员等国联手,形成能源联盟。
国际能源署(IEA)早在2013年10就已经发布报告,美国将要或者已经取代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的油气生产国,标志着国际能源格局的转变。高盛也在一份报告中称,美国的页岩油将会取代OPEC创造世界石油的新秩序,有可能取代OPEC,并掌握话语权,也就是定价权。
美国是否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地维护霸权了?不然。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想独善其身都是不可能的。眼前的石油价格战,貌似美国和沙特的密谋,其实是各怀鬼胎。以沙特为首的OPEC组织希望趁打压油价来遏制美国油气出口商业化的进程,以及非OPEC成员区的产量;美国则要借机打击俄罗斯、伊朗等国家经济。俄罗斯当然也不会束手就擒,正蠢蠢欲动希望联合中国等国家一边试图摆脱困境,一边伺机防守反击。欧洲的印钞机已经开动,世界货币争相贬值,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正有形无形地全面铺开。
有网友乐观预测,未来的世界“国家会消亡,地球村和平指日可待。”。我不得不遗憾的指出,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愿景而已。借用当前流行的一句口头禅,“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骨感的。”。人性的贪婪是无止境的,理想主义最终都屈服在欲望的诱惑之下。世界该走向何方,我一点都乐观。。。
(注:文中资讯均来自网络报道)
全文完。谢谢大家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