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移民生涯(45):正宗的加拿大乡下人 [2013/02]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事情做多了,会成为习惯,写作也一样。
只是写作不容易,写好了更难。
小时候,我最怕星期四,下午写作文,我无话可说。
像是“一件小事”这样的命题作文,我能想来想去一个下午动不了笔。
没有生在民国,没有在大风的夜晚坐过人力车,也没有碰巧车夫碰倒一个花白头发的女人,车夫那个满身灰尘的后影,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我也无可想象。
写毛笔字可以临帖,作文临起来好难。
我的生活和鲁迅先生全然不同,让我如何写出这样的文章。
老师说,写作文要注意观察。
我看着太阳早晨升起,傍晚落下;我上学,然后放学;一日三餐,不是红薯就是馍。
日子准确的像闹钟,踢踏踢踏,我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
去他的劳什子作文。
还是理工科来的痛快,有公式,有数字,有标准答案。
我便从小与作文无缘,不只是写,便是读都没有耐心,除了课本上的文字,我连金庸,琼瑶也不读,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更是一概不闻不问。
我是文盲,文学盲,羡慕那些会写文章的人。
后来有互联网,有论坛,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政治的东西谁都能说上两句,我便偶尔发个帖子跟别人争论一下,斯斯文文。
后来上头了,飙脏话,一个地道的卸下伪装的知识分子。
管他呢,反正没人知道我是谁?
我的骂功了得,官话叫网暴,要被删帖的。
不过还是那句话,who cares,谁让他们先开口呢?
第一次发整篇的文章是在2011年。
李阳老师那一年发飙,动手打了他老婆,鼻青脸肿的,照片都上网了。
这事儿后来闹大,李阳就受邀到东方热线做了一次访谈,为自己辩护。
节目我看了,李阳老师做事吓人,口才也吓人,毕竟是成功人士,他那个戴眼镜的妹妹也是,吓人。
子曰“六十而耳顺”,我就不耳顺,毕竟那时候还年轻。
憋了一肚子话要说,刷刷刷一篇文章就写完了。
第二天起来,有些吃惊,小编把我的文章放在了网站首页,招来大堆的评论。
世事自有世人评说,我们生活在自媒体时代。
我后来写过张绍刚,孔庆东,李梦鸽,周小平,写过汪峰,文章,邓文迪,范冰冰,郭美美,也写过俞敏洪。
当然还有我自己,我的家人,同学,朋友,还有魂牵梦绕儿时我生长的故乡,那回不去的童年。
我关心世界,关注人类的未来。
朋友跟我说,理工男写文章有逻辑,很强大,不像文科生感性,浪漫,富有想象力。
我说,我佩服三个月就能写出《还珠格格》的琼瑶。
写文章对我来说永远都是件难事,无话可说的时候,我依然无法下笔。
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它促使我去思考。
思考人生,思考世界。
我思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