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语启蒙老师

作者:sanmiwu  于 2024-3-9 03:4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luantanqin|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4评论

82年冬天我在乡中上七年级。

县里举办中学生英语竞赛,我被学校选中了,同去的还有另外两个同学。

兴奋。

可以免费去县城走一遭了,我们乡在全县最边缘,离县城35公里,天高皇帝远的,走走要8个小时呢,我还从来没有去过。

我学英语从六年级开始,那时候还住在老家的窑洞里。

学校没有老师,一年级语文老师自告奋勇去县里培训了三个月,回来教我们英语。

从二十六个字母教起,没有问题,学过汉语拼音,都认识。

ABCDLFN,阿,百,猜,呆,埃尔,埃弗,奶。

老师说,不是这么念的,二十六个字母连起来是一首歌。

“abcd.........now you see, i can say my abc."

有意思,很快学会了。

单个字母拿出来念有点麻烦,一不小心会拐到拼音上,老师也是。

要背单词了,真正的挑战,不但要记中文意思,还要记发音,老师教个顺口溜,

“点头Yes摇头No,谢谢你是三块肉,让我们走是来此狗。”

​都是老师的老师教的,再教给我们,传承下来了。

爸爸给我剪了很多小卡片,麻将牌大小,用的是中药归脾丸的包装盒,一面写中文,一面写英文。

照着书上把音标也注上,只是帮不了多大忙,怎么读我们用中文。

Morning旁边写上(毛拧);Afternoon旁边写上(阿夫特浓);Day不知道对应的中文,就写上拼音(Dei)。

口袋里装的满满的,上厕所闲着没事摸出来一个看看。

臭老九,原来就是这么来的。

语法是个大问题,老师也真认真,把他所学的都教给我们了,简单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问句等等,我们也认真学。

只是不明白的地方还是不明白。

英国人也是,搞什么疑问句,后边加个“吗“不就啥都解决了吗?犯得着那么费劲,把整个句子颠倒过来?

搞不懂就只有一个办法,死记硬背。

“This is a table. That is a desk. What is this? It's a pencil. Is this your book? Yes it is. No it's not. It's yours. Thank you very much. Not at all." 

摇头晃脑大声朗读,背诵,隔壁婶子笑我,

“仰着脸念天书呢。”

我心想,农村妇女没见识,什么天书,这是洋文,将来接待外宾用的。

骚瑞(sorry)。

死记硬背倒也不是完全没用,语法不会,但我能做对题,比如肯定是that is 不是that are,后者读着就不顺。

我这种三脚猫的功夫能选去参加比赛,充分说明住的池塘太小了。

不过结果怎么样,能不能获奖是次要的,重在参与,连韩老师都说,靠近县城的那些学校教学质量高,英语好的孩子多了去了,不要有压力。

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当然不是这个意思,胜败兵家常事,韩老师看得开,宠辱不惊。

嘴上这么说,努力还是要的,代表着整个乡呢。

每天晚上下自习,到韩老师宿舍里开小灶,从单词到语法,不厌其烦地练,做模拟考试题。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准备好了。

离县城远,要坐公交车,从学校到县城只有每天下午一班车,我们要提前一天出发。

以前都是在学校门口看着公交车路过,羡慕那些出门的人,这回是自己要坐了,高兴。

提前到达车站,站在路边等。

左等不来,右等不来,都过点儿了,有点担心,第一次坐车,不会不来吧,那就太扫兴了。

问韩老师。

韩老师说,不会的,再等等。

晃晃悠悠总算来了,车子从龙门桥头过来,中间经过几站,人都坐满了。

上了车,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

挤到车子后边,找个地方站着,我们要到终点站,两三个小时呢。

透过车窗欣赏外边的风景,马路边一排排的白杨树往后倒。

路过道盏,路过梁村,这是我往东到过最远的地方了。

路过李村,路过寇店,路过火神凹。

火神凹是个中转大站,往南走可以到苍娃的老家登封,到嵩山少林寺,到中岳庙。

车子停下来休息,等客。

下车的人不少,找个座位坐下,靠窗的,这下舒服了,坐着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了。

透过车窗,路边有书摊,有卖瓜子,花蜜桃,糖葫芦的,录音机里放着河南的地方戏,

“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路上我受尽饥饿熬煎......."。

心里想着,小苍娃去法场,我们这是赶考呢。

再往前走,马上要到顾县了,韩老师说,

“等会儿会看到任西和烈士的墓碑。”

果然不错,就在马路的正中间,抗美援朝一等功臣志愿军烈士任西和的墓碑。

任西和我是知道的,小学就听老师讲过:战斗中,由于机枪打的太久,支架坏了,枪管也烧红了,任西和让机枪手把机枪架在自己的肩膀上继续向鬼子射击,枪管像烙铁一样烙在他的肩膀,他竟是一声不吭。

肃然起敬,我肯定做不到。

到县城差不多快天黑了,街上随便吃点东西去旅馆。

其实也不能算是旅馆,是县教育局的招待所,就在教育局办公大楼的最上边一层。

也不能算是招待所,就是一个大房间,比教室还大,一边堆着杂物,另一边地上铺着席子,上边有被褥。

工作人员都回家了,门事先讲好了给我们留着。

偌大一个房间只有我们四个人,倒是挺奢侈的,只是感觉有些冷。

掀开被子来,有些不爽,借着灯光看到被子不干净,像是缝好以后就再也没有洗过,鼻子凑过去闻一闻,有烟味儿。

韩老师说,凑合着睡吧,成大事者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枕头翻过来,和衣而卧。

梦到竞赛得奖了,高兴。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nierdaye 2024-3-9 18:01
我在农村中学上的学。初中英语老师是初中毕业然后学了师范中专回来教英文。老师们原来都是民办教师。后来有了大学生分过来。
回复 scripting 2024-3-9 20:02
学习一门外语,首先要学会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其次要放弃外语与母语的比较习惯。
回复 sanmiwu 2024-3-10 07:18
nierdaye: 我在农村中学上的学。初中英语老师是初中毕业然后学了师范中专回来教英文。老师们原来都是民办教师。后来有了大学生分过来。
中专师范好像83年开始的第一届。
回复 sanmiwu 2024-3-10 07:20
s**ting: 学习一门外语,首先要学会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其次要放弃外语与母语的比较习惯。
是的,不过这个层次已经算比较高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10 07:2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